張愛民
(泗陽縣文化館 江蘇 泗陽 223700)
談社區公共文化人才隊伍建設
張愛民
(泗陽縣文化館 江蘇 泗陽 223700)
人才問題是社區公共文化建設運行的核心問題。一個社區擁有既懂社區公共文化建設運行規律、有組織社區文化活動能力,又能熱心社區文化服務的優秀人才,常常是這個社區公共文化服務積極健康、人氣興旺、群眾滿意的直接原因。當前正值全面推進中國社區公共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重要時間窗口,建立一支合格的社區公共文化人才隊伍至關重要。
社區;公共文化;人才隊伍;建設
就現階段社區公共文化發展情況來看,大多數社區十分需要公共文化建設運行方面的指導人才。同時,就現階段我國基層文化建設而言,面向社區提供公共文化建設運行的指導,事關我國基層文化建設大事,事關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在社區的建設,事關每個社區群眾的切身利益。因而,社區公共文化指導這項工作的核心崗位需要由有專門知識、有專業技能的專職人才來承擔。
專職社區公共文化指導隊伍建設,有三個基本要求:一是必須根據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要求,科學設置社區文化藝術指導職業崗位,并明確這一職業崗位的政治素質要求、專業知識要求和業務能力要求。二是要在社區文化藝術指導干部的招聘條件中,結合實際要求增加社區文化藝術指導方面的考核內容。三是對已經招錄的社區文化藝術指導干部,要在任職前進行系統的崗前素質培訓和專業培訓,培訓合格后簽約上崗。
社區公共文化指導工作面廣量大、門類眾多,需要建立專兼職相結合的社區文化藝術指導隊伍,大量具體的社區公共文化工作需要由兼職人員或文化志愿者來分擔。因此,需對兼職人員或文化志愿者進行必要的素質培訓和業務培訓,使其了解所要具體從事的社區公共文化指導工作的特點和要求,以及掌握必要的工作技能。
在政府的指導和支持下,各地文化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建立健全專兼職社區文化藝術指導人員的保障機制和激勵機制,主要包括:一是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落實專職社區文化藝術指導人員的薪金待遇和社會保障。二是對長期從事社區文化藝術指導的兼職人員,應視其工作業績、參照專職人員待遇,提供相應的勞動報酬和社會保障措施。三是對參與社區公共文化指導的文化志愿者可結合實際情況給予必要的生活、交通補貼,以及為其購買人生意外保險等。四是以定期獎勵和表彰、為優秀社區文化藝術指導工作者提供更好的發揮才能的條件等方式,建立優秀社區文化藝術指導人才和文化志愿者的激勵機制。
常設性社區文化藝術隊伍是社區公共文化藝術活動的基本隊伍,是社區文化藝術工作長期穩定開展的基本保障。常設性社區文化藝術隊伍建設主要有兩種情況:一是特定社區根據本社區實際需求情況和能力組建的、專門面向本社區提供文化藝術服務的常設性隊伍。二是在政府文化行政主管部門指導下,以各級文化館(站)為主體組建的、覆蓋本地區各社區的常設性社區文化藝術服務隊伍。
社區業余文化藝術隊伍建設是社區公共文化服務活動的重要內容和重要支撐,是社區群眾自主開展社區文化藝術活動的重要體現,也是社區群眾自我供給文化資源的重要主體。社區應本著因地制宜的原則,緊密結合社區特色文化資源和文化藝術人才資源,組建本社區群眾喜聞樂見、積極參與的各種業余文化藝術隊伍、文藝興趣小組。各地政府文化行政部門和文化館(站)應高度重視對本區域各社區業余文化藝術隊伍扶持和引導,社區組織特別是社區文化室結合本社區業余文化藝術隊伍發展情況,建立健全相關扶持辦法和管理制度。
1.要具備無私奉獻的精神。作為公益性質的社區文化藝術服務,既是一個沒有舞臺、沒有鮮花、沒有報酬的工作場景,又是一個社區群眾人人建設、人人關注、人人參與、人人享受、人人贊美的大舞臺、大展臺。社區文化藝術隊伍的基本屬性是一個包容性很大、約束性較弱的群眾文化藝術社團,大多數群眾文化藝術團隊是社區群眾自主自發的興趣組織,這就需要承擔核心功能的組織者或召集者具有熱心公益、無私奉獻的精神。
2.要具備善于創新的能力。社區文化藝術隊伍主要的活動陣地在社區,社區文化藝術隊伍要具備政治判斷能力、藝術示范能力、綜合協調能力。求新、求美是社區群眾的普遍要求,只有不斷創新、不斷提供新穎生動的文化藝術產品和服務,才能得到社區群眾的持續認同、關心和青睞,才能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才能更好地吸引社區群眾參與其中。
總之,社區自身擁有的群眾文化藝術團隊和人才,是社區公共文化服務的珍貴資源,是社區“自辦文化”的重要依托。
[1]鄒榮.對社區文化美學問題的探討[J].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0(02).
[2]閔桂芝.多元并存的社區文化走向[J].理論界,1999(03).
G114
A
1007-0125(2017)15-023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