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躍龍++王術華
冬奧會自1924年在法國夏蒙尼舉辦第一屆以來,迄今共舉辦了22屆。目前有歐洲、北美洲、亞洲三大洲11個國家舉辦過冬奧會,舉辦次數最多的國家是法國、瑞士和美國,均舉辦過3屆。在冬奧會的籌辦、賽后利用及帶動產業發展等方面,每屆舉辦國家和地區都有很多成功的做法和經驗,特別是在俄羅斯索契和加拿大溫哥華舉辦的近兩屆冬奧會,他們在抓住冬奧會契機促進城市發展方面值得借鑒。延慶作為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一個賽區,籌辦冬奧為全區發展帶來難得歷史機遇,在籌辦之時,借鑒其他城市的成功經驗很有必要。
俄羅斯索契
2014年索契冬奧會分別在沿海場館群和山地場館群舉辦,沿海場館群進行開閉幕式和冰上比賽項目,山地場館群進行雪上比賽項目。
索契市位于俄羅斯聯邦克拉斯諾達爾邊疆區與格魯吉亞交界處、黑海沿岸,是俄羅斯最狹長的城市,面積7300平方公里,人口37萬人(2014年)。得益于依山傍海的獨特地理優勢,索契成為地球最北端的亞熱帶氣候區,80%的面積是自然保護區,是俄羅斯最大的療養地,也是最受歡迎的度假勝地,每年接待游客超過300萬人次,當地經濟收入的80%以上來自療養和旅游業。
索契利用冬奧契機促進城市發展的經驗是:
一是借助冬奧大幅改善交通設施條件。交通保障是冬奧會得以成功舉辦的關鍵基礎。借助保障冬奧會賽事人員通勤需求,及滿足媒體記者、比賽觀眾、游客等通勤需求的機遇,索契加大交通基礎設施投資力度,共實施建設了74個交通基礎設施項目,包括高等級公路、快速鐵路、各級道路、港口、機場配套設施等項目,大幅度改善了當地以及周邊地區的交通條件。
二是借助冬奧著力提升市政設施水平。建設冬奧會場館所需的水、電、氣、熱等各類市政設施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城市改造的良好契機。借助滿足冬奧會市政基礎設施需求的機遇,索契新建了2個熱電廠、1個燃氣電廠、3個污水處理廠、22.5萬立方米/日的供水設施以及550公里的高壓電線供電、480公里的低壓天然氣管道供氣工程等多項市政配套設施。在服務好冬奧會的同時,也全面改善了索契的整體市政設施水平,提升了城市的運行能力。此外,還完善了俄羅斯綠色建筑標準,將索契建成為無障礙設施示范城市。
三是十分注重場館賽后利用和奧運遺產開發。在冬奧會籌辦期間,俄羅斯聯邦政府即制定了一項奧運場館建設與索契山地氣候度假勝地的發展計劃,涵蓋了場館、酒店、道路、港口、交通設施、污水處理、供水排水、供氣、通訊、電力、供熱、固體廢棄物處理場、康復中心、旅游設施以及生態保護等235項工程和相關項目,并將工程項目與冬奧會賽事需求、賽后綜合利用、城市產業發展等緊密集合。這些項目將城市相關產業與場館緊密聯系起來,并使之在賽后形成有機結合的整體。
四是發揮冬奧效應著力推進旅游發展。借助冬奧會極大提升索契城市形象和知名度的機遇,索契充分利用優良的自然環境條件,大力助推旅游業發展。籌備期間新建和改造了50多家星級酒店,新增25000個酒店客房,并配套建設索契主題公園,成為莫斯科郊外唯一的俄羅斯主題公園。冬奧會后將滑雪賽場作為公共的滑雪場和度假地對外開放,把勞拉滑雪中心、玫瑰莊園極限運動中心打造成為滑雪度假勝地,把“冰立方”冰壺中心打造成多功能休閑館,將索契旅游業提升到新的發展水平。2014冬奧會當年,除去觀看奧運會的游客外,索契迎接了100萬人次游客,游客數量增長了40%,旅游業收入增加了47%。在冬奧會帶動下,2014年索契所在地區的游客總數超過1300萬人次。
溫哥華惠斯勒
2010年溫哥華冬奧會分為溫哥華城比賽區和惠斯勒比賽區,城區比賽區主要承擔開閉幕式和冰上比賽項目,惠斯勒比賽區主要承擔高山滑雪等雪上比賽項目?;菟估召悈^與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延慶賽區比較相似。
惠斯勒為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一個轄鎮,地處溫哥華以北約125公里的太平洋海岸山脈中,面積161.7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不到1萬人(2011年)?;菟估丈降貤l件優越,冰川特色鮮明,高山四季積雪,平均海拔670米,年均氣溫6℃,降水量1288.9mm。最初,惠斯勒只是因為空氣純凈、景色宜人而被很多人視為夏季療養勝地,而冬天時鮮有游客。直到1980年代,惠斯勒才開始發展冬季滑雪及休閑旅游。2003年溫哥華/惠斯勒贏得2010年冬奧會承辦權,帶動了冬奧設施大建設及滑雪產業大發展,如今已成為世界著名的四季度假區。2013年,惠斯勒度假村能容納大約3萬人的過夜游客,有餐廳大約150家,其他商店則約為200家,已成為一座山中小城。
惠斯勒利用冬奧契機促進城市發展的經驗是:
一是借助承辦冬奧大力改善交通與服務條件。為改善惠斯勒對外交通條件,加拿大政府專門修建了海天公路,為惠斯勒連接溫哥華提供了便利。此外,惠斯勒利用高速公路,開通了聯通溫哥華的穿梭巴士和彭伯頓地區山谷特快,在周邊建有3000停車位的停車場。為提升接待能力,惠斯勒建設了度假村中心、溪畔、北村及上村等不同星級的特色酒店群,擁有全球最大的滑雪學校-惠斯勒黑梳山滑雪學校,提供內容豐富的培訓課程。
二是注重將場館資源轉化為地方發展資源。溫哥華冬奧會結束后,速滑館被改造成為會議中心,新聞中心被改造成會展中心,冰壺館被改造成社區活動中心,奧運村公寓及周邊土地進行商業地產開發,被改造成為居民小區對外銷售?;菟估昭┣吝\動中心和惠斯勒奧林匹克公園不僅成了當地運動娛樂場所,可以在那里觀看露天現場音樂會和演出,還承辦了許多公眾賽事、特別活動和許多諸如世界杯的高水平大賽。奧運相關建設投資促進了地區經濟增長,據統計,冬奧會為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創造了25億加元的國內生產總值。
三是借助冬奧效應著力推動旅游發展。借助冬奧會品牌效應,惠斯勒不斷優化資源環境、完善服務設施,逐漸發展成為聞名世界的冰雪運動天堂和享譽全球的高端四季休閑度假勝地。在冬奧會帶動下,2010年不列顛哥倫比亞省旅游業增長了4.63億加元,過夜游客人數也增加了4.8%。目前,擁有惠斯勒山和黑梳山兩個滑雪區,共有200多條滑道,年接待滑雪游客數量約230萬人次?;菟估者€擁有廣泛的冰雪運動群眾基礎,各種冰雪運動組織十分健全,冰雪活動開展非常普遍,吸引了眾多游客。endprint
四是注重全時空四季運營?;菟估找荒晁募净顒迂S富,冬季有越野滑雪、狗拉雪橇、雙板滑雪、單板滑雪等各種形式的滑雪運動及加拿大特有的探險活動,夏季有觀賞野生動物、黑冠山基地探險、惠斯勒山頂探幽、原始森林樹頂漫步等活動,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四季度假勝地。與此同時,惠斯勒全年舉辦各種不同類型的集會、慶典、節日和特別活動,如2月的惠斯勒藝術節、4月的研科(Telus)世界滑雪節、7月的惠斯勒山地車節、12月的惠斯勒電影節等。特別是每年的6-9月間,惠斯勒就像是舉行慶典一般,天天都有精彩的節目,休閑度假的人潮每年都在增加。
對北京延慶的啟示
從索契和惠斯勒兩個冬奧舉辦城市的經驗來看,冬奧會為當地的發展帶來了難得的歷史機遇,對延慶如何抓住冬奧契機帶動城市大發展具有重要啟示意義。
第一,舉辦冬奧可帶來巨大的國際影響和綜合效益。通過舉辦冬奧會,俄羅斯索契和溫哥華惠斯勒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和知名度大幅提升,從名不見經傳的小城市一躍成為國際化城市。在冬奧會籌備期間,帶來了巨大的投資拉動效應,增加就業崗位,大幅改善城市內外交通條件,提升市政設施水平,完善配套公共服務,進一步改善生態環境,顯著提高了城市的品味和綜合發展承載力??梢灶A見,通過舉辦冬奧會,延慶也將成為世界的延慶,世人將不僅知曉八達嶺,還將記住美麗延慶,延慶將吸引世界的目光。因此,延慶城市建設與發展要有世界眼光,對標國際標準,在城市規劃、形象塑造、文化展示、市政建設、綠色產業等方面,要有前瞻性、大視野,通過舉辦冬奧,要讓延慶有一個量的突變,質的躍升。
第二,要充分利用并保護好優良的自然環境條件。舉辦冬奧會的索契和惠斯勒都是自然環境條件非常獨特而優質的地方,成功地舉辦冬奧會更是增添了城市的吸引力。會后,兩個城市更加注重生態環境的保護和改善,環境與城市發展形成了良好互動。良好的環境條件成就了冬奧,冬奧為生態環境保護增加了砝碼,為進一步發展休閑度假創造了更加優越的條件。延慶借助冬奧會機遇,要落實綠色辦奧理念,進一步深化生態文明發展戰略,保護好生態,改善好環境,在城市森林、景觀綠化、水源涵養、水質提升、大氣治理等方面繼續加大力度,努力建設國際一流的生態文明示范區。
第三,籌辦冬奧要與城市發展相契合?;I辦冬奧需要建設大量的場館及相關配套設施,不僅服務賽時需要,也為會后留下城市遺產。索契與惠斯勒兩個舉辦城市都充分考慮了場館賽后利用和奧運遺產開發,將奧運設施布局與城市發展布局相結合,將奧運設施與城市公共服務設施相結合,通過舉辦冬奧會,優化了城市發展格局,提升了城市綜合服務能力。延慶通過舉辦2022年冬奧會,要充分利用承擔高山滑雪、雪橇、雪車項目的機遇,大力完善城市基礎設施,改善對外交通條件,優化城市發展格局,做好賽后場館利用規劃,將場館設施融入到整個城市發展、城市服務之中。
第四,舉辦冬奧對旅游發展具有巨大的推動力。冬奧會是發展休閑旅游的助推劑,兩個舉辦城市通過奧運帶動效應,樹立了良好的旅游品牌形象,豐富了休閑旅游度假產品,帶動了冰雪產業發展,大幅提升了旅游接待能力,促進了休閑旅游業的快速發展,將旅游業提升到了新的發展水平。延慶要緊緊抓住冬奧機遇,在現有旅游發展基礎上,進一步提升旅游業的戰略地位,樹立大旅游發展觀,以長城國家公園為品牌,以冰雪、園藝為特色,提升鄉村旅游品質,著力打造高品味、全覆蓋的旅游新業態,將休閑旅游發展成為全區的龍頭性、支柱性產業。
(作者單位:北京市經濟與社會發展研究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