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雪純
食品作為人類生存與活動的基礎,需要在安全、衛生、營養的條件下推行。但是最近一段時間有關食品安全的問題日益頻發,不但會威脅人力的健康,甚至對人的身心發展也產生制約。在世界范圍內曾多次爆發出瘋牛病、禽流感和三聚氰胺等事件,這些食品安全事件的產生均讓人感覺憂心忡忡。我國政府開始重視對食品安全問題的監管,特別是從監督的源頭入手,在農業種植和養殖業發展中,我國政府加大監管力度,重視監管強度。
食品安全現狀與問題
食品安全問題頻發導致人們的日常生活受到了很大的影響。雖然相關部門一直在努力治理,但仍有很多問題始終沒有得到杜絕。這使得人們的關注點始終都集中在了食品安全問題上,產生了非常惡劣的社會影響。
食品安全問題的牽涉范圍廣。食品做為人們日常生活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資源,其消耗量大,利潤空間大的特點使得越來越多的企業和個體經銷者加入到了相關領域當中。食品市場當中有很多生產廠家為了追求利益鋌而走險,不顧大眾安全,生產過程中使用了違禁原料。縱觀多次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種類包括了奶制品、飲料、肉制品等等多個食品種類,其范圍之廣,幾乎囊括了整個食品產業。縱向觀察,從原料到加工,再到銷售的整個產業鏈都在其中扮演了不同的角色。
多樣化的制假手段。食品安全事件的出現,使得公眾對于食品生產廠商的不信任程度越來越嚴重,其造假手段的多樣化,也使得人們越來越缺少安全感。人造雞蛋、豬肉變牛肉等等,這些手段一次次的使得大眾的想象力受到了沖擊,生產者為了利益,無所不用其極。同時,對于相關監察部門的工作也造成了極大的困難,很難及時的對其進行甄別和查處。這便使得食品生產者敢于突破風險。
食品安全問題解決對策
食品質量安全建設與公眾的利益和經濟的發展產生直接聯系,作為一項社會系統性工程。結合國內外歷史經驗的發展形勢能了解到,確保食品的安全性主要是建立在社會管理體系內。由于該體系是一個系統性的龐大體系,蘊含著完整的食品質量標準,若能對食品安全進行立法,可以建立起系統性強,完整性好的農產品市場準入機制,從而能更好的控制農業行業的清潔生產,甚至對產品的供應系統的化學品監管建立有著極好的推動作用,能在及時了解消費者信息的前提下,做好農產品產地標簽制度完善。
建立食品安全專業機構。我國現在食品監管能涉及到的部門較多,其中有工商、衛生、商務和農業等幾個相關部門,由于部門間的職責不同,實際的監督管理中,容易出現相互扯皮和相互推搡的情況,最終會出現無人監管的局面。受到當前的形式影響,建立食品監督專門機構,能明確各項責任,用以協調主管部門對食品安全的監督和管理,并為政府制定食品安全建議,進而為食品市場提供監督和管理。
從企業方面入手。企業以及全社會范圍內均要樹立起以人為本之理念。食品安全的本質問題主要是堅持做到以人為本的理念;強化法律體系建設的同時,先要對企業的執法力度進行強化,然后對市場的準入機制進行凈化,從而強化企業中的守法意識,讓法律武器能更好的規范市場化的生產,這就能避免食品安全事件的頻發。
法律制度方面。建立應急制度,可以減少突發事件的影響力,甚至能減少人們群眾的受眾影響范圍,使食品安全的應急反應機制降低,以實施食品安全的快速監督聯動機制。管理時需要從源頭開始,重視有關食品安全監測,建立產品、產地中的環境安全監督管理模式。強化農產品的質量環境管理意識,重視獸藥殘留監控制度,在規范食品召回制度的情況下,做好各項食品的抽查監督,通過檢測例行的方式,讓質量電子網絡建設的效果達到最佳,用以改善監督管理手段。
技術方面。食品安全的確保需要進一步加強標準建設,使得安全標準體系進一步得到完善。首先需要盡可能的解決標準更新緩慢無法快速適應現實需要的問題。為了有效應對,應當對現行標準進行重新盤點,將滯后的標準挑選出來,進行進一步的分析和總結,與國際標準進行比對;對于存在著標準畸高或者畸低的問題的標準要積極的進行調整。
食品安全問題受到了社會各界的普遍關注,其所造成的影響之惡劣使得公眾難以繼續忍受。因此,必須要對其加以大力治理,使得食品安全問題得到最大化的解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