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乃洲
食品質量與安全問題與人們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在新時期,人們對于食品的追求逐漸從數量層面上升到質量層面,近年來,我國發生了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食品質量與安全監管工作的重要性也日益凸顯了出來,如何提升我國食品的整體質量與避免食品安全事故的發生成為了現階段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重要課題。
食品質量與安全監管現狀
監管內容不全面。雖然我國政府部門已經對我國食品安全監管體系進行了一系列改革,但是現行的監管體系還存在一些法律漏洞。比如,相關人員把監管內容的重心放在了發現和處理食品安全問題上,缺乏對從源頭保證食品質量與預防食品安全問題發生等方面的考慮。此外,監管體系中對于非傳統食品的安全制度還不夠完善,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監管工作的全面性。現階段,中國的食品消費市場存在很多不穩定因素,這就要求我們根據食品市場的變化趨勢進一步健全食品安全監管體系,并提升其時效性。
食品監管人員綜合素質不高。食品監管人員作為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操控者,其綜合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各項監管工作的落實情況與最終效益。在實踐中,監管部門缺乏對他們的專業技能培訓,導致食品監管人員的整體工作情況不是十分理想。同時,有些監管部門還無法有效落實責任制度,不能將具體的問題落實到具體的人事崗位,這不利于提升監管人員的責任意識。此外,部分食品監管人員在工作中局限于個人經驗,考慮問題不夠全面,發現問題不夠及時,解決問題缺乏實效性,導致食品質量問題被延誤。
食品安全問題處理不當。現階段,我國展開了一系列處理食品安全問題的工作,在懲治不法食品加工企業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并沒有有效地減少食品安全問題的發生。在實踐中,由于部分食品監管部門的工作人員對監管工作不夠重視,所以他們在處理食品安全問題時,沒有嚴格按照制度執行,對不法企業和商戶的懲罰力度也比較輕。此外,大部分監管部門采用經濟罰款的方式來處理食品安全問題,沒有從根本上解決食品安全問題。總之,導致食品安全問題發生的因素有很多,如果我們不能對主要人員和生產操作人員等施以全面懲治,那么很難從根本上杜絕食品安全問題的發生。
食品質量與安全監管策略
健全食品質量與安全監管制度。建立全面系統的食品監管制度是保證食品生產行業長遠發展的重要措施。首先,監管部門應該不斷健全監管指標,使得監管人員有相應的監管指標作為工作考量標準。然后,監管部門應該對食品采購、加工和生產等流程做綜合考量,并對現行監管體系加以改革,以提高監管部門的工作效率。最后,監管部門應該逐步建立一個精細化的監管系統和統一的監管方案,利用先進的科技手段和信息技術來提升監管部門工作的現代化水平。
提高食品監管人員綜合素質。食品監管人員的綜合素質是影響食品監管工作水平的關鍵因素,基于此,監管部門應結合實際工作情況,采取措施來提高監管人員的綜合素質。首先,監管部門要從招聘環節把控好人員的整體素質水平,然后在后續的工作進程中對他們進行適時培訓工作。其次,監管部門應該制度出自己的食品監管學習手冊,供每位監管人員學習參考。然后,監管部門需要不定時對監管工作展開調研工作,以保障監管計劃方案與監管工作實際情況相符,并提高監管計劃的可操作性。最后,監管部門需要結合監管工作進度,合理組織監管人員學習食品監管的相關知識。
加強食品檢驗驗收環節的執法力度。在食品生產與銷售過程中,監管部門應該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對加工完成的食品進行檢驗驗收,比如加強對食品包裝質量和食品原材料質量等方面的檢驗驗收。在這個過程中,企業與監管部門會進行分批次的驗收工作,如果發現不合格的產品,那么相關部門要責令相關食品企業進行整頓。同時,監管部門應該在日后的工作中對食品質量進行不定時抽檢,以打消部分食品企業的僥幸心理。加強食品檢驗驗收環節的執法力度,有利于保障食品消費市場的和諧穩定。
綜上所述,保證食品的質量與安全是食品監管工作的核心,安全監管工作自開展以來,已經從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我國的食品質量,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人們對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我們應該從健全安全監管制度、加強食品檢驗驗收環節的執法力度與提高食品監管人員綜合素質做起,來促進我國食品行業的可持續發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