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偉++陳佳鋒
食品安全問題向來是社會各個基層最終關注的問題,這關乎著民生。當今,食品安全問題之所以成為了社會熱點,是由于發霉變質、假食品等問題屢禁不止,嚴重影響著人們的身體健康問題,例如近些年比較流行的地溝油、輻射食品等,都是嚴重的食品安全,不僅有些食品沒有任何的營養,甚至會造成中毒問題。從社會結構角度分析,食品安全問題直接影響著民生和社會穩定,如果不加強食品生產管理工作,勢必會影響我國食品行業發展,同時也制約了人民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
食品營養和食品安全問題
近些年來,我國食品安全事故頻發,相關的惡劣報道也層出不窮,今年“3.15”查出了日本核輻射地區生產食品案件,最令人驚訝的是,很多人認為國外食品就一定是綠色、健康的,某一食品月銷售量高達幾十萬。我國也有劣質奶粉、大米、豆制品、粉絲、打水肉、蘇丹紅、瘦肉精等問題,“三鹿奶粉”雖然已經過去了很多年,但是依然怵目驚心,對幼兒們的身體健康造成了嚴重影響,而“三鹿”更是我國奶粉行業中的知名品牌。再者,對于當今市場中銷售的食品來說,很多食品是為了銷售或迎合市場口味所推出的產品,這些產品有可能對人體無害,但是沒有任何營養價值,例如當今非常火熱的“辣條”,雖然當今的辣條經相關部門檢定,沒有地溝油或有害物質(個別的辣條產品依然含有地溝油和鉛),但是其營養價值不如方便面,可以說是沒有營養,如果長時間吃辣條會造成營養不良或營養失衡,此案例甚至可以覆蓋大多數“小食品”。
加強食品安全防治的有效途徑
完善相關的法律工作。我國《食品安全法》中表明,只有一些情節嚴重的食品生產商才會吊銷衛生許可證。對情節嚴重的餐飲行業來說,規定負責人自處罰決定日的五年之年不得從事餐飲、食品安全經營管理當中,這相對國際“傾家蕩產”式處罰有著一定距離,也是導致食品安全問題屢禁不止的重要原因。這就需要能夠提高法律力度,對出現食品安全的廠家給予高額罰款,如果情節嚴重需要追求刑事責任,并終身不得從事食品生產經營。這樣才能夠避免處罰過輕的問題。
加強食品質量監管部門制度。加強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必須要貫徹“有法可依、執法必嚴”的理念,想要從根本上降低食品安全事故產生,必須要能夠加大懲罰和執法力度,通過雙管齊下的形式加強市場監管工作。再者,需要完善相關的法律體系,落實相關責任,避免執法工作過于形式化,更要避免因為一些“好處”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情況。作為社會群眾最為信賴的執行者,政府部門需要充分發揮自身的公共服務職能,為保障人民的身體健康提供保障。
加強宣傳工作,提高消費者維權意識。針對廣大消費者進行食品安全和食品營養的宣傳教育工作,讓社會人群能夠認識到更多食品安全和健康飲食的常識,提高消費者的安全意識,加強對食品質量的鑒定能力,自覺能夠抵制食品安全問題,在社會群眾的消費觀念中將不合格食品、無營養食品剔除。在宣傳渠道上,我們可以通過網絡媒體和傳統媒體(報紙、電視、廣播等)進行宣傳和曝光,有計劃的報道食品安全知識,及時披露假冒偽劣的食品和商家,特別是近期的食品安全事件,必須要保障社會群眾的知情權。
合理搭配飲食。對于當今很多社會人群來說,對一些“垃圾食品”的依賴性非常強,例如辣條、麻辣燙等,雖然這些食品做好加工和處理工作能夠消除有害物質,但是缺乏營養,為了能夠保障人們生活質量,并保持身體健康,可以制定合理的飲食習慣和方法,既解饞又健康,例如可以采用“日常飲食+無營養食品”的飲食方法,這樣能夠彌補人體所需營養不足問題,并且要控制無營養食品的攝入量。對于一些麻辣燙等食品,保證一周吃一次用于解饞可以避免對人體的影響。但是對于一些有害的食品,必須要嚴格杜絕,要認清無營養和有害物質的區別,這樣才能夠合理搭配飲食。
隨著我國食品行業不斷發展,針對我國頻繁出現的食品安全問題,我們必須要能夠加強食品安全管理和宣傳工作,避免實用有害食品,例如瘦肉精、核輻射食品、地溝油食品等,并且無營養食品要合理搭配,補充身體所需營養,從而保障飲食健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