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唯一
【摘 要】實驗室在高校教師的教學科研和學生的學習生涯中發揮著及其重要的作用,引入創新的概念既是對老師提出要求也是檢驗和考察學生學習能力的體現,作為一個高等院校的學生無論以后走上科研的道路還是進行實際工作,只掌握書本知識而無任何實際運用和創新能力并不符合高校對人才的培養目標?;诖饲疤?,我院創辦 “大學生創新實驗室”,對本校師生開放,并在這個實體上成立創客空間(電子信息創新工作室),目前還在實際摸索階段,取得初步成效。
0 引言
隨著社會對人才素質,人才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如何培養有創新能力的高素質人才成為檢驗高等教育成功與否的重要標志。高校創新實驗室作為一個實體平臺,正在起著特殊、重要的作用。創新教育的提出,本身就是教育觀念更新的產物,實驗室與教書、圖書館一樣,是高校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實施創新教育,提高教育質量,增加辦學效益的物質基礎。同時,以此為平臺的服務體制,如創客空間概念的提出,提出了共享的觀念,更好的營造整個高校創新和科研的氛圍,更是為高校人才搭建了一個很好的展現成果和服務社會的橋梁。
1 創新實驗室的服務和定位
本院建立的創新實驗室旨在提高大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提升人才培養質量。不僅為我校電子信息類學生參加各種全國性和省級電子設計比賽、光電設計比賽提供培訓、實踐和參賽場地,而且全天候為大學生的課外創新實踐活動提供場所和條件保障。
工作室的主要任務為:給學生提供科技訓練機會,以期培養更多具有創新意識與能力的高質量人才;使學生接觸和了解學科的前沿,明晰學科的發展動態;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獨立工作與創新科研的能力;培養學生團隊合作精神與交流表達能力;充分利用學科綜合、教學資源和人才的優勢,因材施教,提高教學質量和辦學效益;以"研"促"學"與"產"的緊密結合,促進學生早出成果。
做為一個面向全校開放的綜合創新實踐平臺,實驗室主要定位于以下三方面,承擔和參與光電相關學科的科技競賽的組織、指導、輔導支持工作,承擔光電類學生課外科技活動的指導和開放管理工作,承擔和支持創新實踐類課程的動手實踐環節的教學工作。
創新實驗室為本院學生提供了提供必要的儀器設備、器材和工具,最大的特點就是開放和自主,面向全校,但凡是我院學生,不管是本科、碩士、博士,都可以無償的使用實驗室的場地、設備,并由實驗室值班老師提供指導;工作時間全面開放,非工作時間預約開放;自主的特點則體現在學生可以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自己設計實驗方案,制定實驗步驟,處理和分析實驗。創新實驗室里還建有光學虛擬仿真實驗室,雷達虛擬仿真實驗室,通信虛擬仿真實驗室,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特長,開展從電子、通信到光電系統的創新設計和探索實驗。圖1為創新實驗室實景圖。
圖1 創新實驗室
2 創新實驗室建設運作機制
2.1 規章制度
為保障創新實驗室安全運行,建立規范完整的實驗室管理制度必不可少,本實驗室為此建立了實驗室安全衛生制度,實驗室儀器管理制度、指導教師職責、值班制度等。
另外,為了提高實驗室使用效率,學生按照申請流程按時段使用創新實驗室:我校全體注冊在籍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均可申請使用大學生創新實驗室。學生填寫《大學生創新實驗室使用申請表》,經輔導員或分院團委老師或專業指導教師簽字后,可向學校實驗室管理中心申請開通校園一卡通的門禁授權和領取儀器、設備。實驗室一周七天,每天24小時向學生開放,經申請并批準的學生憑校園卡刷卡進入實驗室。
2.2 實驗室管理
創新實驗室功能不同于其他實驗室,所使用的管理也不同于常規教學實驗室,使用的學生來自不同年級,故實驗室人員多而雜;學生使用實驗室的時間不固定,經常會課余時間使用,也就是教師8小時以外的時間;不同組的學生實驗內容不盡相同,所使用的儀器、開發板品類也多。因此,在這些情況下,創新實驗室采取開放式管理,學生通過網上預約系統,遠程預約申請時間,申請成功后系統開通門禁,學生可直接刷校園卡開門;學生借用儀器在網上登記,并紙質書面填寫相應信息。在管理上學生首先進行自行管理,采取自我管理的模式,使用實驗室及其儀器設備管理做到“實驗前檢查、實驗中謹慎、實驗后整理”,每個學生對自己需要使用的儀器登記,發現儀器設備故障及時向老師匯報。實驗室同時配備專業責任教師,負責創新實驗室的建設、儀器設備清點維修、檢查實驗室衛生安全、并協助解決學生在使用實驗室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
2.3 配備高效的實驗教學隊伍
實驗室專門配有各專業優秀老師,配合指導學生開發和探索,開闊學生視野,活躍學生思路,激發靈感,突破傳統。教師在參與的過程中,也會不斷汲取新的知識,不故步自封。
2.4 實驗室建設
實驗室儀器配有穩壓電源,萬用表,電烙鐵,示波器,信號源,頻譜分析儀等基本實驗用具,各種嵌入式開發板,如fpga開發板、arm開發板、dsp開發板;
同時,實驗室與上海訊稷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德國維洛斯基(光子)有限公司(Wyrowski Photonics UG)三方在電子信息實驗中心建立了光學虛擬仿真聯合實驗室,為光電類學生提供了創新設計仿真平臺。圖2.4為:虛擬平臺介紹。
圖2.4 虛擬平臺介紹
2.5 不定期的學術交流
面向不同學習階段的學生,創新實驗室不定期會開展相關實踐操作的或者領域內前沿學科的小講座,講座老師會請院內或者院外老師,歡迎樂意學習的同學前來參加。
由于大學生創新中心的學生受體廣泛,高低年級不同,為培養一個良好的學術和學習氛圍,各年級各團體不定期可以展開團體內和團體之間的討論會,交流各自心得體會和實踐成果。
2.6 創新實驗室成果endprint
1)電光學院現在已經成立了學生創業社團,并鼓勵學生基于技術和科研成果進行創業實踐。目前在校生中有技術創業團隊10支,既有挑戰杯特等獎和全國研究生電子設計大賽一等獎作品的技術轉化項目,也有博士生基于專業技術成果開辦的創業公司。在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中獲得全國金獎一組,省級金獎一組。2014年光學表面三維形貌檢測研究小組獲全國大學生“小平科技創新團隊”稱號。
2)近年指導學生參加各類競賽,取得優異成績,情況如下:
(1)2015年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中參賽學生獲全國一等獎2項、全國二等獎1項、省一等獎5項、省二等獎14項;
(2)2015年江蘇省大學生電子設計-FPGA應用系統設計邀請賽參賽學生獲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1項;
(3)2014年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模擬電子系統設計專題邀請賽參賽學生獲三等獎1項;
(4)2014年江蘇省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中參賽學生獲省一等獎6項、二等獎7項。
(5)2013年第十三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便攜式光學表面三維形貌在線檢測儀獲特等獎。
(6)2014年全國大學生光電設計競賽三等獎3項,最佳展示獎1項。
(7)2016年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中參賽學生獲省一等獎5項。
(8)2016年全國大學生嵌入式系統專題邀請賽中參賽學生獲二等獎一項。
(9)2016年全國大學生光電設計競賽中參賽學生獲全國二等獎2項。
3 改進之處
創新實驗室實體平臺的搭建已比較完善,實踐出成果,目前實驗室已取得可以看得見得成效,但是還有很多地方可以改進,如針對創新的網絡平臺還不夠完善,網站上大多都是介紹性的內容,創客空間共享的概念并沒有得到完全和充分的實現,和企業社會搭建的橋梁也只是走出第一步,因此本實驗中心還有很大的改進空間。
在實驗室管理上,學生自我管理需要自覺性,強制性不夠,還必須做出相應的措施保證學生自我管理的完善。只有管理完善了,才有利于實驗室的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陳達銀.創新實驗室建設中幾個問題的探討.實驗技術與管理,2005,22(1),9~12.
[2]杜剛,鄒波,張東霞.基于互聯網的開放式創新實驗室工作模式的探究.實驗技術與管理,2016,33(6),17~20.
[3]王文濤,趙宏,劉榮娟,周余姣.大學生創新實驗室建設研究.實驗技術與管理,2016,33(11),30~3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