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季峰 張迪
【摘 要】目前,多個水利水電工程的建設材料從甲供方式改為乙供方式,為了保證建設物資供應和工程質量安全,本文介紹一種乙供材料的全流程管理方法,通過事前介入、事中管控、事后跟蹤的方式保證水利水電工程建設材料的保質保量及時供應,規避偷工減料等現象的發生,為工程建設提供強有力的物資保障。
【關鍵詞】水利水電工程;乙供材料;全流程管理
0 引言
水利水電工程的建設材料主要有甲供和乙供兩種方式,甲供方式是計劃經濟時代的產物,為了加快資金周轉、調動施工單位科學用料的動力、提高資源配置效率、規避工程質量責任推諉扯皮現象,水利水電工程建設材料的供應方式越來越多地選擇乙供。水利水電工程基建期建設材料種類多、數量大、金額高、供應期限長、環節多,因此,建設材料由甲供方式改為乙供方式后的監管問題,對于整體工程的質量、安全、進度、投資具有重要影響。
1 乙供材料監管的必要性
1.1 社會誠信體系不完善
水利水電工程的建設單位與施工單位雖然簽訂了基于信任的合同關系,但在施工過程中,施工單位平衡質量、安全、工期、造價關系時,難以避免出現使用不符合合同規定的建筑材料,甚至采用偷工減料、以次充好的手段,導致相關合同條款無法得到有效履行,即使采取法律途徑救濟,建設單位利益仍無法得到保障。
1.2 鑄造百年工程的需要
質量是水利水電工程的“生命之魂”。但施工單位基于經濟效益最大化考慮,在材料選擇上,傾向采用滿足合同要求的最低技術標準的材料施工,短期內難以發現或者出現明顯的工程質量問題,但是在水利水電工程投運幾年后,各類的工程質量問題就會出現,這種狀況對建設單位是極其不利的。
1.3 經營風險防控的需要
建筑材料由甲供改為乙供后,在供應商尋源、采購、驗收、使用、倉儲、結算等環節,如果不能及時的跟蹤、監督、檢查依然存在著較大的經營風險、廉政風險和社會風險,這些風險一旦形成,勢必會波及到建設單位,影響到整個工程項目的順利推進。
2 乙供材料的監管原則
2.1 乙供材料“事前介入”
施工單位按標段編制乙供材料需求計劃和設備進場計劃,并報送監理單位審批、建設單位備案。乙供材料采購前施工單位需向監理單位提出采購申請,經批準并在建設單位備案后方可實施采購。乙購材料購置前,施工單位應依據相關技術提供不少于3家的供貨商名單及商家相關資質文件(營業執照、專用資質證明文件)及相關業績,報監理審核,業主審批,確保能夠選擇到優質供應商;其它的供應計劃、到貨調配、結算計劃等業務,均需要提前介入。
2.2 乙供材料“事中管控”
乙供材料到達現場后,施工單位應及時通知監理到場進行檢查和驗收,監理單位牽頭組織相關單位到現場參加到貨驗收、檢驗的監督管理,確保乙供材料的數量準確、無外觀質量問題、合格證和質量鑒定報告等文件齊全。對于驗收不合格的材料,監理拒絕簽證驗收,并要求施工單位限期將不合格材料撤出現場,禁止使用本工程。對于進場物資,監理單位應不定期對施工單位倉儲管理工作進行檢查,并向建設單位報備,杜絕乙供材料管理混亂現象的發生。
2.3 乙供材料“事后跟蹤”
監理單位督促施工單位建立完備的乙供材料跟蹤臺賬,記錄材料計劃、采購、進場、使用的進度及材料名稱、規格、數量、金額、用途等信息,臺賬與工程同步,及時更新,監理單位不定期檢查乙供材跟蹤臺賬并向建設單位報備,對于查出問題的乙供材料應即刻通知建設單位并妥善處理。對于乙供材料使用情況的跟蹤管理應尤其加強管理。
3 乙供材料監管機制建設及具體做法
3.1 乙供材料監管機制建設
3.1.1 成立乙供材料監管機構
施工單位是執行乙供材料管理的責任主體,按照合同約定履行相應的義務;監理單位是乙供材料管理工作進行過程檢查的主體;建設單位是對乙供材料進行監督的主體。施工單位配置標段乙供材料負責人、監理單位按標段配置現場物資監理工程師、建設單位按標段配置專職乙供材料現場跟蹤管理人員,并成立乙供材料監管辦公室,由專人負責乙供物資的管理。上述各有關單位協同配合,形成建設單位、監理單位、施工單位和“三位一體”的乙供材料協同監管工作機制。
3.1.2 建立明確完善的規章制度。
建設單位牽頭施工單位和監理單位共同制定乙供材料管理的規章制度,明確乙供材料監管的流程、標準和職責劃分,完善乙供材料管理的各類審批表格和記錄臺賬,各相關單位共同參照執行,乙供材料管理有章可循。
3.1.3 引進信息化技術支撐乙供材料管理。
建設單位根據基建工程特點,建立相應的物資業務管理信息系統,施工單位將各標段監管內容落實到信息系統中,監理單位不定期抽查系統中信息與實際信息是否一致,以信息化固化流程、提升效率,對乙供材料實時監控。除此之外,推進二維碼定位管理技術、擴大監控設備使用范圍、物聯網技術應用等手段也能夠有效規避乙供材料風險。
3.2 乙供材料監管的具體做法
乙供材料全過程監管,可以為工程建設提供有效的物資保障,監管內容如下:
(1)需求計劃、采購計劃。通過加強乙供材料的計劃管理,建設單位及時了解各施工單位各標段需求計劃,審核經監理單位批準的施工單位編制的需求計劃、采購計劃臺賬,為后續驗收到貨數量、結算進度做準備。
(2)供應商尋源。建設單位參與重要的、大額的乙供材料供應商的尋源,會同監理單位參加前期的市場詢價工作,審核施工單位編制的供應商市場調研報告,三方(建設單位、監理單位、施工單位)共同確定潛在供應商,施工單位只能在三方認可的供應商范圍內采購。
(3)合同備案管理。施工單位的乙供材料采購合同應在建設單位備案,以便與建設單位全面、準確了解掌握各施工單位乙供材料采購量、進度、金額等信息,建立合同臺賬,為結算及調差做好準備。
(4)到貨接收。根據到貨進度,現場物資倉儲服務分包單位及時到現場配合監理單位進行到貨物資的質量抽查,并做好到貨見證臺賬。
(5)貨物驗收。物資倉儲服務分包單位代表建設單位監督檢查到貨的乙供材料是否與合同內容一致,相應的各類報告、合格證是否齊全、到貨數量與實際過磅數量是否一致,并做好驗收記錄。
(6)質量檢驗。建設單位的工程管理部門監督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取樣、對照,對質量合格證等質量檢驗資料進行驗證,參與質量檢測見證記錄。
(7)不合格品處置。建設單位的物資管理部門對于經過驗收不合格的乙供材料,監督施工單位按照相關規定及時處理,避免對工期造成不利影響。
(8)跟蹤管理。物資倉儲服務分包單位監督抽查施工單位的使用跟蹤臺賬記錄情況,并做好抽查記錄。
(9)倉儲管理。物資倉儲服務分包單位監督施工單位是否按照合同約定進行乙供材料倉庫及日常管理進行檢查。
(10)臺賬管理。物資倉儲服務分包單位定期檢查乙供材料臺賬,內容包括驗收入庫、質量檢驗、盤點、出庫、消耗,同時,對材料領用手續和實物存貯進行檢查。
(11)結算管理。施工單位按約定時間,提供需求計劃、供應計劃、到貨量臺賬,為財務提供資金計劃和結算依據,既不超前也不滯后,物資倉儲服務分包單位做好相應的配合與檢查。
4 結語
乙供材料監管是一項艱巨的系統工作,疏于管理會讓不良施工單位抓住偷工減料、以次充好的機會,水利水電工程的質量將大打折扣。只有建設單位、監理單位、施工單位三方密切配合,齊抓共管,完善乙供材料的管理制度,實現乙供材料的全流程管理才能保證水利水電工程建設材料的保質、保量、及時供應,為工程建設提供強有力的物力保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