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電子商務作為一種新型的商業模就是將信息流、貨物流、資金流有效銜接在一起的新型生活方式。作為整個電子商務活動中最重要一環,物流運作模式強調與物流運作模式項融合,綜合體現出電子商務發展水平。本文將分析當下我國電子商務蓬勃發展下,“雙十一”期間的物流運作模式,比較其中存在的優缺點,從實務角度分析如何創新物流配送模式。
關鍵詞:物流管理;運作模式;分析
一、“雙十一”期間物流管理
(一)“雙十一”期間電子商務情況
“雙十一”期間電子商務的交易量、訪問量和發貨量都會面臨新高。每年國家郵政局都做出預測,每年“雙十一”期間電商物流也將迎來年度大考,“雙十一”期間快遞運量將達到將比去年增長40%,每天的處理量可能突破1.4億件?!半p十一”期間大的快遞運量,是檢驗電商物流能力很好的試金石。面對過億的快遞包裹襲來,各路快遞物流企業進入了“備戰”模式,順豐、圓通、中通等第三方快遞巨頭紛紛 “招兵買馬”,有的擴租庫房、增加車輛。而在電商自有物流領域,擁有國內電商行業自建5A級物流企業榮譽的蘇寧物流已提前進入拼命“寄”。
(二)“雙十一”期間物流行業
1.自動化物流
蘇寧在多地調試自動化倉庫,在有35個標準足球場大小的蘇寧上海奉賢物流基地,對機器設備進行后的檢測,確保“雙十一”自動化倉庫能夠在“高負荷”的情況下也能正常運轉?!半p十一”期間蘇寧每天可以處理80萬件商品,因而在快遞高峰來臨之前蘇寧還將進行幾次試運行。據了解,與蘇寧上海奉賢物流基地占地面積達25萬平方米、日處理能力達到80萬件/天相比,號稱日處理能力達48萬件/天的京東“亞洲一號”被秒殺。
2.分倉化物流
蘇寧、京東等電商企業在上百個主要城市均能做到當時達,并提供一日三送、急速達等個性服務。蘇寧等自營物流在上百個城市可提供當日達和次日達服務。即頭一天晚上11點前下單,次日上午可送達;當日上午下單,下午或晚上即可送達。自營物流的分倉措施,使自營物流系統將全國分為幾個大區,避免了全國范圍內長距離“奔襲”,進一步放大配送優勢。
3.倉儲化物流
無論是京東物流、蘇寧物流,都在不斷增強倉儲建設,蘇寧物流倉儲面積已經接近500萬平方米,正建成擁有4個航空樞紐、12個自動化分揀中心、660個城市配送中心、10000個快遞點的物流體系。京東物流倉儲面積則包括166個倉庫,覆蓋44個城市,只有4142個快遞點和自提點。未來電商拼的是物流成本,誰能將物流成本控制在兩個點內才能勝出,持續倉儲化投資成了“雙十一”期間物流戰的決定成敗的利器。
二、“雙十一”物流管理物流運作模式
(一)自營物流配送模式
自營物流配送模式指的是,企業依照企業自己力量,建立若干個倉儲中心、配送中心,從而實現對內對外配送的模式。隨著國內電子商務日漸成熟和發展,自營物流體系是解決當前電商快速發展的難題途徑之一,不少電商為了突破這一束縛建立自營體系,甚至還進行跨界融合,讓傳統零售、電子商務和物流的界限會越來越模糊。
目前市面上的自營物流可分為兩大體系:第一種,以阿里巴巴為代表的平臺物流體系,聯合“四通一達”及順豐等第三方物流公司打造電商生態鏈條,本質是在幾個快遞公司之上搭建數據系統,以此提高物流效率質量;第二種,以京東為代表的供應鏈物流模式,通過多地設倉、配送站等手段,提升貨物分撥的效率,從而提高物流效率質量。
自營物流模式的優缺點在于“體驗”與“投資”。在用戶體驗這方面,自營物流依靠自身的力量來企業完成生產、銷售環節與物流環節,保證貨源的安全與穩定,打下了良好的用戶口碑。然而,自營物流與倉儲建設是一體而生,建設倉庫的成本很高,短時間內資金難以回流,現金流壓力較大,但能最大程度上實現資產的增值。
(二)外包物流配送模式
外包物流配送是指電子商務企業委托專業第三方物流配送公司,將物流配送服務外包給其他公司辦理。隨著電子商務深入發展,越來越多的外包物流配送模式涌現出來,2016年隨著京東物流開放,電子商務全面進入物流社會化落地階段,京東現有六大物流網絡在電商領域具有一定競爭力,同時也有外包物流配送的開放姿態
外包物流配送專業化外包物流公司,對于全鏈條進行部門拆分。大件倉和小件倉被拆分成兩個部門,中間運輸環節從原來的配送體系同樣拆分出來,成立獨立的集運部。這些都是一級部門。核心職能優勢就在于,集中了原先被分散在倉儲、配送、大件、小件等幾個獨立部門,有點是垂直專業,缺點是橫向聯絡成本高,可能只考慮部門自己的利益,沒有全局觀。如果涉及全國網絡規劃問題,就需要一個角色居中協調,無疑這會影響效率。
(三)共同物流配送模式
共同配送模式就是引導專業化第三方物流和自營物流企業參與城市共同配送。共同配送,是指在一個城市區域范圍內,由一個或多個配送企業綜合某一地區內多個用戶的要求,統籌安排配送服務,從而形成大批量的配送,實現低成本、高水平的物流服務。
共同配送模式的優勢在于,通過合理計劃配載單元,充分考慮一次性裝車時容積與重量對配送的互補性,共同配送模式可以制定有效的運輸計劃,安排合理的配送路線,從而提高配送效率、改變車輛使用率偏低的現狀,減少對于庫房、倉儲設備、配送車輛等相關物流配送資源的投資,提高終端門店的收貨效率,有利于小批量、多批次訂單模式的推廣。
參考文獻:
[1]王迪寧.我國B2C電子商務物流發展問題及對策[D].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14.
[2]阮偉卿.基于工作體系的電子商務物流課程開發[J].物流技術,2014,11:485-488.
[3]王燕鈴.基于成本測算的鐵路末端物流模式比選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學,2015.
[4]宋曉漪.電子商務物流配送中的問題及其對策研究[J].東方企業文化,2013,15:248-249.
[5]孫華金.建立適應電子商務發展的現代物流模式初探[J].華東經濟管理,2015,6:93-94.
作者簡介:
吳偉杰(1987.3- ),男,江蘇常州市,本科,物流管理專業,助理講師。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