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啟東市少直小學 陸小紅
讓“三大轉變”在課堂上閃閃發光
——淺議小學生數學學習方式的轉變
江蘇省啟東市少直小學 陸小紅
長江后浪推前浪,時代驕子博課堂,與時俱進發展路,三大轉變效率高。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一定要更新教學理念,牢固“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學理念,讓每個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得到充分的發展,促進學生主動學習。本文作者結合教學實際,暢談了小學生數學學習方式的三大轉變,值得大家深思。
抽象;實際;自主;合作;數學
教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愉快是高效課堂的顯著特征,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一定要更新教學理念,牢固“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學理念,讓每個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得到充分的發展,促進學生主動學習。正如小學數學新課標指出的:學生高效的學習活動既要加強模仿與記憶,又要注重動手實踐、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筆者認為,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是新課程改革的核心任務,具體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在傳統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模式中,教師一般采取注入式教學方式,特別重視書本上的運算法則、數學概念和計算公式,他們為教好數學知識而設計教學,學生為學好數學知識而進行被動學習,并普遍感到數學知識枯燥、抽象,學習積極性幾乎蕩然無存。小學數學新課標指出:“要重視從學生的生活實踐和已有知識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币虼?,我們應立足于學生的生活實際,將書本上的理論知識通過實際生活事例進行剖解,使學生能在生活中找到書本知識的“原型”。譬如,我在執教《面積是多少》(蘇教版,以下安排都是此版本)的數學活動課時,沒有按照本課書上的要求直接讓學生對兩個不規則圖形開展活動,而是從本校新建的綜合樓設計一些形狀美觀的花圃導入,從而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進一步增強了對數學的熱愛。實踐證明,教師只有把抽象的數學知識轉化為生活實踐問題,才能讓學生對數學倍感親切,數學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新一輪課程改革把學生從被動學習中解放了出來,合作、自主、探究等行之有效的教學模式應運而生,其中,自主學習贏得了同學們的青睞,尤其是學生通過自主學習能順利打開創新思維的閘門。在教學實踐中,我們只有真正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才能讓他們用自己的思維方式自由、主動、開放地去探索新問題,并在潛移默化中領略數學美的真諦。
譬如,我在執教《容積單位》時,先為學生提供了1升的啤酒杯、能裝1立方分米水的玻璃槽一個、一個塑料洗臉盆和標有500ml刻度的燒杯,然后指派幾個操作能力比較強的學生在講臺上進行反復實驗,其他學生通過仔細觀察,逐步理清了立方厘米、立方分米、毫升和升之間的換算關系,最后得出了如下結論:①將500毫升的水分別兩次倒入1立方分米的玻璃槽中,從而得出1000毫升=1立方分米;②把1升水倒入1立方分米的玻璃槽中,即:1升=1立方分米;③1升=1立方分米,1升=1000毫升,而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因此,1毫升=1立方厘米;④把1升水分別兩次倒回到500毫升的燒杯中,充分證明了1立方分米=1000毫升的規律。通過分析、歸納,學生不僅初步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悅,而且真正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所以,我們既要努力營造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又要在提供相應學習材料的前提下,積極鼓勵、引導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掌握新知識和新技能,使靜態知識向動態化發展,為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奠定基礎。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至關重要。在踐行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已成為課堂教學活動中的主角,小組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呈現出了可喜的局面,學生既可以在學習過程中把自己的思路和別人共享,也可以擁有自由組合、分工協作的機會,并擁有了評價和討論他人觀點的權利和空間。
譬如,在六年級下冊《平面圖形的周長和面積的復習》課上,有這樣一個題目:如下圖,學生都知道這兩幅圖的周長相等,面積不相等,并能上臺對兩幅圖的周長和面積做出正確比劃。


我在第一幅圖中增加了一條線,并提問:這時它們的周長還相等嗎?為什么?通過小組討論后進行集體交流,一個小組代表發言:由于左邊這幅圖比右邊多出了一條線,因此,現在是左邊這幅圖的周長長。此時,另外一個小組提出了反對意見:雖然左邊一幅圖增加了一條線,但是這條線增加在圖形的肚子里,并不是圖形的周長。第三個小組也表示:周長是指圍成圖形所有邊的長度之和,增加的這條線段不是圍成這個圖形的邊,因此,不能算在周長里面。通過大家集思廣益地探討,最終一致認為這兩幅圖的周長是相等的。類似的小組合作過程,學生的情緒一浪高過一浪,何愁達不到課堂的高效教學呢?
長江后浪推前浪,時代驕子博課堂,與時俱進發展路,三大轉變效率高。我們應全方位、多角度地領悟新課標的具體要求,盡量滿足每個學生的心理需要,使師生互動的課堂成為最具生命活動的地方,讓學生在知識的星空中自由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