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斌 廖若鵬 張佑宏
摘要:為明確土壤調理劑對水稻的生長發育及對土壤理化性狀的影響,于2015、2016年在谷城縣實施土壤調理劑試驗。結果表明,施用土壤調理劑較對照土壤pH和陽離子交換量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增幅均與施用土壤調理劑的量呈正相關,以施1 800 kg/hm2處理效果最佳。施用土壤調理劑對土壤養分含量影響不大,對改良土壤結構影響有限,對當季水稻產量有增產作用,且增產幅度與土壤調理劑施用量呈正相關,以施1 800 kg/hm2處理的增產幅度最大。
關鍵詞:土壤調理劑; 應用; pH; 理化特性
中圖分類號:S15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7)20-3834-03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7.20.011
Abstract: In order to clarify the effects of soil conditioner on rice growth and soil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the test about soil conditioner was implement in Gucheng county in 2015 and 2016. The test results of the two years showed that soil pH and cation exchange capacity could increase by different degrees positively correlation with application amount of soil conditioner 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soil conditioner in contrast with the check treatment, and the best treatment effect wa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amount of 1 800 kg/hm2. The application of soil conditioner had little effect on soil nutrient content and limited effect on improving soil structure and could help increasing yield of the seasonal rice with positively correlation with amount of fertilization, and the best treatment effect wa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amount of 1 800 kg/hm2.
Key words: soil conditioner; application; pH; biolog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y
隨著中國現代工業的飛速發展及城鎮化建設的全面推進,耕地不同程度受到工業“三廢”的污染,同時大量化肥、農藥、農膜的應用,也對耕地質量造成了影響,導致土壤肥力退化[1],由此造成農作物減產,部分耕地甚至喪失了耕作能力。為了研究改善土壤生態環境,提高耕地地力的方法,于2015、2016年5~9月在谷城縣廟灘鎮萬家營村二組進行土壤調理劑的小區試驗,擬對土壤調理劑的應用效益進行科學有效的探索。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點基本情況
2015、2016年試驗均按照統一的試驗方案實施,試驗點設置在谷城縣廟灘鎮萬家營村二組,2015年4月于試驗點取土化驗。土壤基本理化性狀包括:土壤類型為水稻土,質地為壤土,堿解氮71.48 mg/kg,有效磷14.32 mg/kg,速效鉀87.00 mg/kg,全氮1.25 mg/kg,有機質27.72 g/kg,pH 5.06,土壤容重1.42 g/cm3。
1.2 材料
1.2.1 供試作物 水稻。
1.2.2 供試肥料與土壤改良劑 習慣施肥方式以當地測土配方施肥推薦肥料施用方法為主。湖北太陽雨三農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家農”牌土壤調理劑是一種適用于酸性土壤改良、鈍化土壤重金屬的土壤調理劑。經檢測,氧化鈣(以CaO計)含量≥35.0%,二氧化硅(SiO2計)含量≥25.0%。
1.3 試驗設計
1.3.1 試驗處理 試驗設4個處理。處理1(CK),配方施肥;處理2,配方施肥+調理劑750 kg/hm2;處理3,配方施肥+調理劑1 500 kg/hm2;處理4,配方施肥+調理劑1 800 kg/hm2。各處理化肥施用量、施用方法及農藝措施相同。
1.3.2 小區設計 小區面積40 m2,小區間筑田埂并用薄膜包裹相隔,試驗設4個重復,隨機分組排列。各小區采用單打單收測產,同時取土壤樣品測試土壤pH、土壤有機質等有效成分含量。
1.4 數據處理
利用DPS 7.0軟件進行差異顯著性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2015年試驗情況
試驗區為水稻直播田,4月4日施用底肥,每個小區施用51%復合肥2.5 kg(51%鄂中牌復合肥,折合42.0 kg/hm2)、尿素(N 46%)0.4 kg(折合6.0 kg/hm2)、氯化鉀(K2O 60%)0.4 kg(折合6.0 kg/hm2),處理2、處理3、處理4同時按照試驗設計一并撒施土壤調理劑。4月9日播種,4月18日追苗肥一次,4月30日追分蘗肥一次,同時施藥治蟲一次,5月29日追施穗肥一次并施藥治蟲一次,各處理的水稻生長情況見表1。endprint
2.1.1 土壤調理劑對水稻生長發育及產量的影響 由表2可知,土壤調理劑能提高水稻產量,與配方施肥(對照)相比,增施調理劑750 kg/hm2(處理2,下同)增產率為3.78%,增施調理劑1 500 kg/hm2(處理3,下同)增產率為7.12%,增施調理劑1 800 kg/hm2(處理4,下同)增產率為7.93%。根據田間調查情況可知,增施“家農”牌土壤調理劑后,水稻苗期株高較對照均有所增加,增加幅度與施土壤調理劑的用量(50~120 kg)呈正比,處理2、處理3、處理4較對照分別增加1.4、1.9、1.9 cm;有效穗數差異不大,每穗實粒數、結實率、千粒重有所提高;處理2、處理3、處理4結實率較對照分別增加3.85%、4.76%、5.13%;處理2、處理3、處理4千粒重較對照分別增加0.05、0.44、0.44 g。通過實際測產,處理2、處理3、處理4較對照增產3.78%~7.93%。處理2、處理3、處理4產量之間無顯著差異,與對照相比增產顯著。
2.1.2 土壤調理劑對土壤pH、有機質及有效養分的影響 由表3可知,水稻收獲10 d后取土檢測(以下同),施用“家農”土壤調理劑的處理2、處理3、處理4 pH分別為5.36、5.52、5.58,處理1(對照)為4.91,相比對照分別提高0.45、0.61、0.67,表明使用土壤調理劑能夠提高土壤pH,對減緩土壤酸化有一定的效果。處理2、處理3、處理4有機質含量分別為22.93、23.04、23.01 g/kg,與對照(22.96 g/kg)相比差異不明顯;4個處理的全氮、堿解氮、速效鉀含量差異也不明顯;處理2、處理3、處理4有效磷含量相比對照有增有減;處理2、處理3、處理4陽離子交換量較對照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分別增加3.79、3.88、4.53 cmol(+)/kg,增幅20.68%~24.71%,差異不明顯;4個處理的土壤容重差異不明顯。
2.2 2016年試驗情況
試驗區與2015年為同一地塊,各小區設置與2015年的試驗設置完全一致。2016年4月11日施用底肥,每個小區施用高濃度復合肥3.0 kg(54%含量的18-18-18鄂中牌復合肥,折合施750 kg/hm2),處理2、處理3、處理4同時按照試驗設計一并撒施土壤調理劑,用量按照試驗方案實施。4月16日播種,4月28日追苗肥一次,5月13日追分蘗肥一次,同時施藥治蟲2次,6月8日追施穗肥一次并使用殺蟲劑一次,水稻生育期記錄見表4。
2.2.1 土壤調理劑對水稻生長發育及產量的影響 由表5可知,與2015年的試驗結果一致,土壤調理劑能提高水稻產量,與對照相比,處理2、處理3、處理4增產率分別為5.47%、8.54%、9.14%。根據田間調查情況可知,施用土壤調理劑后,苗期施用土壤調理劑處理的水稻株高、有效穗數差異不明顯;每穗實粒數有一定增加,處理2、處理3、處理4與對照相比,差異逐漸增大,分別為8.2、9.8、11.1粒;處理2、處理3、處理4結實率較對照分別增加1.91%、5.00%、5.09%;處理2、處理3、處理4千粒重較對照增加0.39~0.87 g。處理4的產量與對照、處理2、處理3相比差異達極顯著水平,對照、處理2、處理3之間產量差異不顯著。
2.2.2 土壤調理劑對土壤理化指標的影響 從表6可以看出,水稻收獲時,施用土壤調理劑的處理2、處理3、處理4 pH分別為5.39、5.58、5.60,對照為4.90,pH分別提高0.49、0.68、0.70。表明使用土壤調理劑能提高土壤的pH,達到改良土壤酸度的目的。收獲時處理2、處理3、處理4的有機質含量分別為22.04、21.53、21.61 g/kg,與對照(21.63 g/kg)相比差異不明顯;4個處理的全氮、堿解氮、有效磷、速效鉀含量差異也不明顯;處理2、處理3、處理4的陽離子交換量較對照分別增加2.07、2.41、2.33 cmol(+)/kg,增幅為10.29%~11.98%,差異不顯著;處理2、處理3、處理4的土壤容重較對照有所減少,差異不明顯。
3 小結與討論
施用土壤改良劑具有提高pH,增加土壤中有效養分和陽離子交換量的應用效果,且有極顯著的增產作用[2]。邢世和等[3]報道煙區土壤施用不同組合的土壤改良劑有助于提高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數量和活性,而微生物的數量和活性與烤煙的產量和質量呈明顯的正相關性。李冬瑞等[4]在寧夏鹽堿地施用土壤調理劑后發現土壤調理劑可有效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降低土壤全鹽含量,改善土壤酸化,并可增加水稻產量。劉易等[5]就土壤調理劑與棉花產量間的關系進行研究,發現土壤調理劑可有效減少土壤含鹽量,促進棉花的生長發育,可明顯提高棉花的生物產量和經濟產量。
本試驗結果表明,土壤調理劑應用于pH在5.0以下水稻土,對土壤pH有一定的影響。與對照相比,主要表現在提高土壤pH和陽離子交換量,提高幅度均與施用土壤調理劑的量呈正相關,以施1 800 kg/hm2處理效果最佳。2015、2016年試驗結果表明,施用土壤調理劑的有效磷含量略有提高,但4個處理間差異不明顯,說明施用土壤調理劑對土壤養分含量影響不大;4個處理的土壤容重在2015年試驗中沒有差異,在2016年試驗中有所降低,表明該調理劑可以改良土壤結構但是影響有限。在對當季水稻產量影響方面,兩年試驗中施用土壤調理劑處理的水稻產量與對照相比均表現為增產,且增產幅度與土壤調理劑施用量呈正相關,以施1 800 kg/hm2處理的增產幅度最大,分別為7.93%、9.14%。通過本試驗表明,在偏酸性土壤中施用土壤調理劑可以改善土壤酸性,對土壤結構和其他養分含量影響不明顯,對當季作物(水稻)有增產效果。建議大力推廣應用,根據土壤酸性程度,以施1 500~1 800 kg/hm2為佳。
參考文獻:
[1] 陳義群,董元華.土壤改良劑的研究與應用進展[J].生態環境,2008,17(3):1282-1289.
[2] 陳瓊賢,彭志平.施用營養型土壤改良劑對水稻產量和土壤肥力的效應[J].土壤與環境,2002,11(4):373-375.
[3] 邢世和,周碧青,熊德中,等.不同改良劑對煙區土壤生化性質的影響及其與烤煙產量的關系[J].土壤生物與生物化學,2004(7):130-135.
[4] 李冬瑞,劉 渤,馬廣福.稻田施用鹽堿地土壤改良劑對比試驗[J].寧夏農林科技,2013,54(7):53-54.
[5] 劉 易,王新勇,趙振勇,等.施用改良劑后鹽漬化土壤養分和棉花產量變化[J].中國農學通報,2014,30(12):253-25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