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秀萍
摘 要: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在國民生產中占據基礎性地位。近些年來,隨著農作物品種的不斷更新,病蟲害對農作物的危害也相應增加,其發生頻率逐年呈上升趨勢,嚴重影響了農作物的產量和質量,給農民的生產生活造成了較大的影響。基于此,本文闡述了農作物病蟲害的綜合防治方法,并針對出現的問題提出了一些防治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農作物;病蟲害;防治
中圖分類號:S435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70933052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在日益提升,對食品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農產品是我國農業的標志,農產品的質量也關系著國民的身體素質,所以國家和市場都對農產品的合格率有嚴格的要求。病蟲害是農產品常見的危害,對農業的發展有嚴重的影響。因此,病蟲害的防治工作成為農業的重要工作,對改善農產品質量、提高農作物質量、增加農民收入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1 農作物病蟲害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病蟲害具有無污染的優點,可以通過病蟲害的天敵來制約病蟲害的發展,也可以應用植物源的農藥或者昆蟲生長調節劑來減少病蟲害的危害。生物防治病蟲害可以有效地解決化學防治給環境帶來污染的問題,對于農作物沒有副作用,同時也不會危害人類的健康。生物防治可以對病蟲害起到預防作用,持續使用也可以減少病蟲害的危害。例如,可以將BT涂抹到農作物上,可以有效地預防農作物的枝葉被病蟲食用,也可以充分利用病蟲不育的原理,這樣可以防止病蟲的發展和蔓延;也可以利用昆蟲的性外激素來防治病蟲的繁殖,或者利用昆蟲的保幼激素來減緩病蟲的生長和繁殖,更容易將其殺滅;病蟲的天敵鳥類和青蛙捕食病蟲可以減少病蟲對農作物的危害;利用致病菌和微生物來感染病蟲,這樣可以防止病蟲生長和繁殖。以上這些生物防治方法不僅可以有效地預防和治療農作物病蟲害,同時具有無污染、無副作用的優點,但是其缺點是適用范圍不廣,而且見效慢。
2 農作物病蟲害物理防治
充分地利用物理因素進行病蟲害的防治和控制,就是人們所說的物理防治。目前比較常見的物理因素主要有光、電、熱等。具體的方法有:隔離法。根據各種病蟲害的生活特點,有針對性地設置一些障礙物,控制病蟲害出現的范圍。比如說實行套袋的形式來防止病蟲害侵入農作物當中,就是利用隔離法來實現防治病蟲害的效果的;誘殺法。可以設置某一特定區域將病蟲害誘集到一起,成批殺死,通常使用的有二化螟等。農民利用物理機械防治病蟲害最常用的手段有粘蟲板或是粘蟲網等。
3 農作物病蟲害化學防治
所謂化學防治就是利用化學藥物來預防和治療農作物病蟲害。該方法是目前應用較廣的方法,而且效果較好,其缺點是會對環境造成污染,過量使用會導致藥物殘留,人們食用后會給身體健康帶來危害,而且長期使用同一種藥物會使病蟲產生耐藥性,降低藥物效果,如果病蟲發生變異會導致更嚴重的后果。所以,在實際生產過程中,必須按照國家標準進行使用,同時可以根據不同的農作物來確定使用的藥藥,或者根據農作物生長的過程來控制藥量,也可以根據病蟲害發生的特點來使用藥物。此外,選用抗蟲性強的品種可以有效地預防病蟲害的發生。
4 農作物病蟲害農業防治
從農業發展的不同角度進行農作物病蟲害的防治,不僅從根本上消除了病蟲害對農作物生長造成的影響,同時也為土壤的恢復贏得了充足的時間,確保土地營養的均衡,就是農業防治的主要特點。這主要包括:加強耕地間的管理工作,如及時地清除田間的枯枝敗葉以及雜草等,為農作物的生長提供一個衛生的環境;對農作物進行有效地灌溉以及施肥,增強農作物抵御病蟲害的能力。如在相對干旱的秋季,勤對農作物進行灌溉,可以有效降低螨類蟲害以及蚜蟲等的存活率,從而減少病蟲害的發生,促進作物的生長;實施合理的農作物耕作制度,如不同作物輪作種植,可以有效預防寡食性以及單食性病蟲害對農作物的危害,有效惡化病蟲害的生存環境,且對農作物的生長環境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
5 結語
農作物病蟲害的發生會影響農業的發展,必須高度重視。通過科學合理的防治方法可以有效地防治病蟲害的發生和發展,將化學方法、物理方法以及生物方法有效地結合用于農作物病蟲害的防治,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要積極地引進新的防治技術應用于實際生產中,這樣才能有效地防治農作物病蟲害,從而提高產量和質量,促進農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增為,王志武,劉玉敬,等.黃淮海糯玉米品質、產量和抗病蟲害育種研究進展分析[J].中國農學通報,2011,27(9): 133-136.
[2]秦雪峰,孔凡彬.生物農藥的應用現狀及前景[J].安徽農業科學,2006,34(16):4024,405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