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說課可以促進專業和課程的交流,使得教學理念進一步深化,從而提高教學能力和職業素養?!睹庖邔W與病原生物學》是護理專業學生必修的一門重要醫學基礎課程。本文就該課程定位、課程目標、課程設計、教學實施、教學評價五個方面進行說課設計。
【關鍵詞】高職護理專業;免疫學與病原生物學;說課設計
說課,是當今教學改革的新課題,是一種新興的教學研究工作形式。說課(presentation of teaching)就是把教學過程諸要素的分析和策劃的過程以某種方式表達出來,由同行、教研員、學校管理者、督導專家等評說,以達到促進其教學設計能力提升的過程[1]。筆者就高職護理專業《免疫學與病原生物學》這門課程,從課程定位、課程目標、課程內容、教學實施、評價和課程特色六個方面進行說課設計。
1 課程定位
1.1 專業人才培養定位
我校是醫學類高職高專學校,主要培養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以培養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目標的與醫學相關專業適用性、應用性人才。
1.2 課程地位
《免疫學與病原生物學》是研究免疫學的基本理論及其在疾病診斷和防治中的應用,以及病原生物的生物學特性、生命活動規律、致病性、免疫性、實驗室檢查和防治原則的一門醫學基礎學科。該課程是基礎醫學與臨床醫學之間的橋梁課程,首先可為護理藥理學、傳染病學和護理內科等科目打下理論基礎,其次通過灌輸強化無菌觀念為臨床實踐做鋪墊。
2 課程目標
2.1 總體目標
通過課堂理論與實驗教學,使學生能夠熟練運用本學科基本理論與基本技能,分析傳染病發生過程中的基本問題;利用各種有效方法控制或降低病原微生物及寄生蟲的感染,增強人體對它們的免疫力,同時也為學習后期各臨床課程提供必要的知識。
2.2 具體目標
技能知識方面:掌握機體免疫系統、免疫應答和免疫學防治;重要病原生物的生物學特性、生命活動規律、致病性。熟悉病理性免疫,免疫學診斷方法;常見病原生物的實驗室檢查及防治原則。了解免疫學及微生物學的發展簡史及新進展;微生物感染的一般防治原則;寄生蟲流行的情況等。能力培養方面:運用所學知識對疾病進行解釋和分析;直接防控傳染病和寄生蟲疾病;通過實驗培養學生無菌觀念,認真觀察實驗結果,分析處理實驗數據,養成嚴謹的科學態度。情感態度與素養方面:養成勤奮學習、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理論聯系實際的工作作風;樹立牢固的專業思想,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奉獻精神。
3 課程設計
3.1 課程內容
在課程內容選取上,首先緊扣所學專業及大綱要求,其次重視理論知識的系統性、全面性,做到“必需、夠用”,再次根據近年傳染病發生情況適當增加若干病原體,如:禽流感病毒、甲型流感病毒、埃博拉病毒和超級細菌等,增加學生的知識量,起到與時俱進的效果。
3.2 重難點分析
3.21 確定重點
針對護理專業崗位需求,臨床操作須要嚴格無菌操作,本教研室將微生物的分布,消毒與滅菌,院內感染等理論知識重點介紹,并配合微生物分布、皮膚消毒檢查試驗,進一步鞏固學生的無菌觀念;圍繞基層醫院的常見病、多發病的病原生物如:結核桿菌、肝炎病毒、HIV病毒、蛔蟲、蟯蟲等重點講述,提高學生對這些疾病的認識和防范。
3.2.2 突破難點
本課程醫學免疫學部分最為抽象難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播放國內外優秀的教學視頻,把晦澀的知識形象化。中篇醫學微生物中細菌各論部分各菌之間聯系少,知識點分散也作為本課程的難點之一,采用歸納教學法幫助學生記憶。
4 教學實施
4.1 教學方法
隨著教育事業的發展,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更適合現代的學子,教師們不斷創新,并融合進本專業的前沿信息,在教學中創設平等互動的教學環境和融洽和諧的教學氛圍。
4.1.1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教學法
PBL教學法是基于現實的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式,采取“教師提出問題-學生查找資料-分組討論-教師總結的模式”,既可以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又教會了學生通過查閱資料來開拓知識面,強化了學生的內在學習動機[1]。
4.1.2 討論式教學法
針對特定的知識點采用討論式教學法,如霍亂弧菌的生物學性狀講完后,先提出問題:“為什么夏季易出現霍亂的大流行?”,組織學生分組討論,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4.1.3 案例教學法
針對學生對臨床知識感興趣的特點,在課堂上導入真實臨床病例,提高學生的興趣,如:乙型肝炎這一節中的乙肝五項的解讀既是重點又是難點,但是知識點太多,難以讓學生提起興趣,這時導入真實臨床案例,啟發學生自主思考。
4.1.4 公共突發事件與理論教學相結合
在課堂上有針對性地對學生講解近年來的公共突發事件發生,如寨卡病毒、SARS、H1N1 型甲型流感、禽流感、埃博拉病毒等,并開展相關講座,開闊學生視野,增大學生信息量。
5 課程評價
5.1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
為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期末采用平時表現,操作考核,理論考試三個板塊對學生進行評價。平時表現包括學生的出勤率、回答問題情況、實驗報告完成情況等,考核學生的學習態度。操作考核主要考核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職業素質水平。理論考試能反映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這樣能更合理的評價學生知識、能力和職業素質水平。
5.2 教師教學效果的評價
主要有同行評價、督導評價和學生評價,每周組織一次聽課,學期末學生匿名填寫教師打分表,客觀評價,幫助我們調整授課內容,有針對性地改進教學。
【參考文獻】
[1]徐英俊,李喬珊,夏苗苗.基于提升職教教師教學能力的說課活動管窺[J].職教論壇,2016,(03):26-29.
[2]廖莉,曾琴.免疫學與病原生物學教學中提高學習興趣方法初探[J].課程教育研究,2017,(12):18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