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春花 眭小娟 周嬌 萬琦 曾凡海
【摘 要】近年來,我國醫患關系緊張程度日益加劇。護理專業學生作為醫學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構建和諧醫患關系的重要力量,其社會責任感的有無及強弱將直接影響社會主義和諧醫患關系的構建。本文通過問卷調查形式,了解在校護生對醫患關系的看法及當前醫療環境對護生價值觀念產生的影響,以便為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醫患觀念提出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醫患關系;護生;社會責任感
醫患關系是醫療保健服務中最重要的人際關系[1],是保證醫療工作順利進行的重要條件。和諧的醫患關系是和諧社會的表現,護士是構建和諧醫患關系的重要力量,其社會責任感的有無及強弱將直接影響社會主義和諧醫患關系的構建。健康所系,性命相托,長久以來,在舊的醫學模式的影響下護理一直被認為是臨床醫學的從屬,護士對自身職業缺乏足夠的認同感。同時近年來隨著我國醫療事業的發展,醫患關系日益緊張,護士社會責任感淡薄,護理專業學生作為護士行業的接班人,其社會責任感的培養刻不容緩。因此,了解護生對當前醫患關系的認知情況,加強對其社會責任感的培養,對于改善醫患關系,構建和諧的醫療環境有著積極的意義。
1 對象與方法
1.1 調查對象 調查對象為贛南醫學院護理專業大一到大三的在校學生,共發放調查問卷500份,回收470份,有效問卷460份。
1.2 研究方法 課題組根據當前醫患形式及當前在校護生思想動態,自擬《在校護生對醫患關系認知情況及未來職業規劃調查表》,根據要求統一培訓調查員,講明調查方法,要求被調查者單獨認真填寫。調查問卷的內容主要包括:護生對醫患關系認知途徑;對醫患關系惡化程度的認知;對社會責任感的了解情況;對職業的認知以及當前醫患關系對其從業的影響等,共計20道題目,題目類型是選擇題和問答題。
2 調查結果分析
2.1 護生對當前醫患關系的認識
在醫患關系的主要認知途徑上,77.19%的護生通過網絡平臺了解醫患關系信息,在此基礎上有85%左右的學生認可報道的可信度。其他認知途徑還包括報紙期刊7.89% 、 同學師友及少部分親身經歷3.61%。此外,還有約1.32%的同學對醫患關系幾乎不了解,不關心。說明當前護生對醫患關系的認識主要通過媒體,這也很容易受到媒體不實報道的影響,對醫患關系產生錯誤認識。
在醫患關系緊張程度上,26.75 %的學生選擇了“非常嚴重”,34.56%的學生選擇了“嚴重”, 36.4 % 的學生選擇“一般”,而僅有2.19%認為當前醫患關系處于“和諧狀態”。
對于造成醫患關系緊張的原因,在校護生主要有以下認識:我國現行的醫療保障體系及相關的法律、法規沒有及時跟上市場經濟的步伐(51.75%);醫患溝通不夠、醫務工作者專業技能不足(17.98%);新聞媒體不夠詳實的報道,促使醫患之間缺乏信任、理解,不能換位思考(25%)。患者申訴和維護權益渠道不暢通(5.26%)。
2.2 在校護生對護士職業的認知
在護理專業工作職責了解上,有88.16%的護生對此初步了解,只有7.46%的同學非常了解,而毫不了解和不感興趣的同學占到了4.39% 。說明大多數護生對護理工作還停留在打針抽血的基本層面,對于真正工作時所面臨的責任還不清楚。
對于是否因為對護理感興趣,而選擇護士專業,只有32.89% 的學生表示感興趣 ;25.44的學生表示不感興趣;還有41.67%的學生無所謂興趣,抱著既來之則安之的態度學習護理。這說明我國對護理工作的推廣存在問題,很多人并不是出于對護理的熱愛,只是為了找工作而學習護理。
在醫鬧和醫患事件中患者常常將自己的不滿情緒發泄在護士身上,在校護生認為主要有以下原因:社會認可度低89.04%;患者自身素質低80.7%;護士專業技能缺乏40.35%。絕大多數護生將護士所遭受的不公平待遇歸咎于社會認可方面。而造成護士社會認可度低的原因主要包括:國家政策影響82.46%;院方重視程度71.93%;護士本身專業技能,職業含金量65.79%;男尊女卑的文化背景39.91%。可見,國家、社會及醫院應加強對護士的人文關懷進一步宣傳和推廣護理工作的重要性。
在醫患關系對以后擇業影響上,46.93% 的護生認為有較大影響;46.05%的護生認為有一定影響。說明當前的醫患關系,已經對在校護生的擇業產生了影響。
2.3 在校護生對社會責任感的了解
對護生社會責任感現狀的調查,48.68%的護生選擇會因為個人利益、前途等而輕視集體利益、社會價值;51.32%的護生覺得在校護生的社會公德和責任意識正在逐漸增強。
對于護生社會責任感缺失的原因,主要歸納為以下幾點:社會環境的影響,受他人的影響(82.02%)、學習教育管理模式單一化缺乏實踐(64.04%)、家庭環境的影響,受教育程度(42.54%)、個人自身的內在素質(67.11%)、不同思想文化的沖擊(35.53%)。
在提高醫學生社會責任感對創造和諧的醫患關系有多大幫助上,絕大多數護生(80.59%)認為幫助很大,16.88%的護生認為有一定幫助,僅有2.53%的護生認為無幫助。
3 建議
通過調查問卷,我們發現,在校護生對醫患關系的了解主要通過網絡媒體報道,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導致信息失實,缺乏對醫患關系真實客觀的了解。而在職業認知上,還停留在對護士工作的初步認識,缺少專業性的了解。同時對以后自己所從事的職業缺乏自信。絕大多數護生都能認識到加強社會責任感的培養對于提高自身素質和構建和諧醫患關系的重要性。為此,我們提出建議:
3.1 在校及實習期間,護生應多渠道準確客觀的了解當前醫患關系,相關任課老師也應從自身經歷加以引導。
3.2 加強對護理工作的認識,通過學習“醫德修養”“醫患交流”等課程,提升護生人文思維和溝通能力,培養職業熱情和“救死扶傷”的崇高使命感,提高自身素質。
3.3 學校應加強社會責任意識的文化氛圍,建立培養社會責任意識的有效機制,在實踐中培養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意識[2]。
【參考文獻】
[1]楊岸超.加強臨床醫學生人文道德教育對改善醫患關系的影響[J].中國醫藥,2016,11(2):287-289
[2]王偉,尹文強.醫學生醫患關系認知及影響因素研究[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14,8:619-62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