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希
【摘 要】文章首先分析了環境監測在環境影響評價中的體現,從兩者之間的相互作用層面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重點論述環境監測評價在環境影響中的重要性,并整理出環境監測任務開展中所遇到的問題,提出幾點有效的規避與解決措施,幫助提升環境保護工作的開展效率,營造出適合的工作環境。
【關鍵詞】環境監測;環境影響;影響評價
1 環境監測與環境影響評價概述
環境影響體現在多種層面上,其中包括社會經濟發展、自然資源利用。社會高速發展環境下,經濟與科技都在不斷進步,環保工作重視程度也因此得到提升,但自然資源過度開采也增大了環保工作的挑戰性,生態系統失衡、自然環境破壞等問題逐漸突顯出來。在此前提下開展環境監測工作,可幫助深入了解當前的生態環境狀況,了解環保問題引發原因,從根源上控制避免。環境影響評價則是針生態環境問題所帶來影響的研究,面對不同環境狀態與變化通過影響評價都能得出合理保護控制方向。由此可見,環境影響評價以及監測是提升環保工作開展質量的前提,根據影響評價所得結果來開展環境監測,才能保證其正確方向,為接下來環保工作開展創造有利條件。
2 環境監測在環境影響評價中的重要性
2.1 為環境影響評價開展提供基礎保障
環境影響評價任務進行需要準確的數據基礎作為依據,而環境監測正是針對當前環境變化進行的深入了解,包括生態系統的正常變化以及存在問題。環境監測工作開展后會建立一個長期工作系統,監測階段內環境變化數據都會記錄在系統中,開展環境影響評價工作可以參照監測結果進行,了解當前環保工作中的缺陷作為重點強化內容。除此之外環保工作人員參照監測結果對工作區域內環境變化也有全面了解,更高效完成環境影響評價工作。
2.2 提升環保工作監督效果
將環境監測作為環境影響評價工作任務開展基礎,對環保工作人員的日常工作也能起到監管效果,發現環境治理不積極或者工作開展能力下降問題時,根據所得監測結果向上級管理部門反映,此類問題也能得到及時控制。由于環保工作進行不徹底所造成的環境污染問題,在環保工作監督管理作用下也能得到及時治理。環保工作開展效率提升首先要確保工作人員態度積極,僅僅依靠自我約束是很難達到這一效果的,開展環境監測則能夠幫助發現工作人員態度不積極問題,統一監管約束來提升環保工作人員工作積極性。
2.3 促進環境影響評價落實
環境影響評價開展前都會針對負責區域全面監測,因此環境監測是促進環境影響評價落實的重要基礎。環境監測工作任務實現需要各個部門之間加強配合,共同監測并采集數據。環境監測是推動環境影響評價落實以及開展的重要基礎,關系到最終環保工作的開展效率。環境保護工作任務開展需要大量數據支撐,并建立在科學的影響評價體系之上,通過這種方法來幫助繼續深入完善當前常見問題,也能解決類型問題,幫助提升工作任務開展積極性。
3 環境監測應用在環境影響評價中存在的問題
3.1 環境監測動力不足
環保工作將重點放在污染治理上,環境監測并沒有得到足夠重視,監測周期性設置不科學。受動力不足因素影響最終的環境影響評價開展積極性也會因此下降。環境監測應該與治理控制同時進行,如果管理人員不能夠認識到這一問題,最終的工作效率也將因此下降。
3.2 環境監測儀器落后
開展環境監測需要先進儀器設備支持,當前所應用的儀器設備大部分比較落后,磨損嚴重影響到監測結果精準度,這一問題并沒有得到足夠重視,儀器投入使用后更是缺乏后期維護資金。導致監測儀器功能實現受到阻礙影響,也很難在環境監測中充分發揮作用。環境監測儀器落后是當前普遍存在的問題,關系到最終工作任務開展積極性,以及是否能夠將環境監測應用在環境影響評價工作中。
3.3 監測標準偏低
環境監測執行統一標準,但不同區域的環境破壞影響情況卻存在很大差異性,采用統一標準并不能達到環境監測效果,最終工作任務開展積極性也將會因此受到影響。監測標準對環境影響評價開展有直接關系,了解當前存在問題后應從問題解決層面加以論述,達到最佳控制管理效果。
4 環境監測應用在環境影響評價中的有效措施
4.1 加強環境測評單位重視程度
在工作任務開展期間,首先要建立一個適合的工作環境,提升環境測評單位對環境監測工作任務的重視程度,加強崗位中的學習,配合技術方法幫助提升工作任務開展積極性。發現監測人員工作重視程度不足的問題,應嚴肅處理避免類似問題再次發生。技術手段的更迭可以為環境監測提供更為便捷的手段和途徑,在生態監測方面得到廣泛普及的 RS、GIS 等技術都可以更大程度地解放人力,同時保證監測的科學性和有效性。將環境監測與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緊密結合,工作進展情況及時更新到網絡中,方便上級管理人員審查工作進行情況。各環保部門定期交流工作進展情況,配合技術性方法加以論述解決,發現影響工作任務開展積極性的因素后及時探討解決規劃措施,并為管理計劃開展建立有利環境。
4.2 開展環保工作責任制
將環保工作監測任務落實到個人,并確定各個監測團隊負責人,這樣一旦在環境監測任務進行過程中遇到態度不積極的現象,通過這種方法也能追究責任,并處罰相關工作負責人,避免類似問題在現場再次發生。環保工作是一項長期任務,需要各部門工作人員制定長期工作計劃,針對環境破壞問題來探討預防措施,避免類似影響問題繼續影響到環境測評工作開展。在對環境監測的數據進行分析研究時要求環境監測專家的參與,這樣可以保證監測結果的科學性,同時也有利于對監測責任的分配,使監測單位提高對環境監測的重視程度。制定工作責任制度體系要加強在基層中的落實,建立具有可持續發展意義的環保工作監測體系。
4.3 加大環境監測設備投入
環境監測設備定期更換,對于已經投入使用的設備更要定期維護檢測,觀察設備使用積極性,是否能夠達到最佳控制管理效果。重新規劃環境監測工作開展的資金體系,從設備采購到使用中的維護均有充足資金作為支撐來保持,才能幫助提升最終的工作任務開展效率,促進環境監測工作全面開展。在設備支持保障下促進環境監測工作在環境影響評價中全面落實,從而達到跟深層次控制效果,環境監測設備的先進程度也要與使用需求保持一致,確保能夠最大程度的滿足設備使用需求。應用先進設備開展環境監測任務,環境監測人員還要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理論常識,面對不同的監測對象和監測領域,施行不同的監測方法和手段,以不同的技術條件展開質量控制活動,改變以往質量控制指標過于籠統的狹隘思想。根據不同的情況,要允許存在不同層次的質量控制指標。
5 結語
綜上所述,從可持續發展角度分析,環境監測之于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具有現實意義的推動作用,這種推動是以詳盡的科學數據為基礎,以健全我國目前的環境監測體制為目標來實現的。盡管徹底實現它還需要一段時間,但只要掌握了科學手段,持之以恒,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在其良性影響下,必然會煥發堅強而耀眼的生命力。
【參考文獻】
[1]黃潤秋.凝心聚力深化改革奮力開創環境影響評價工作新局面[J].環境保護,2017(1):9-13.
[2]郁金國.淺析環境影響評價在規避鄰避效應中的作用與問題[J].低碳世界,2017(7):20-21.
[3]蘆浩,陳培玉.環保新形勢下環境影響評價工作存在的挑戰和建議[J].工程技術:全文版,2017(1):00307-003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