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迪
摘 要:我國的林業資源相對來說很匱乏,因此,必須要做好林業的病蟲害防治,提高林業種植的質量和水平,保護林業資源,促進生態發展。本文主要研究了林業種植中針對病蟲害進行防治的有效手段,從4個方面出發進行了深刻而又詳細的研究,希望本文能夠給予相關人員參考意見,以更好地管理樹木,促進林業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林業種植;病蟲害;防治;策略
中圖分類號:S76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70933155
1 林業種植對病蟲害進行防治的有效措施
1.1 建立動態監測體系
一般來說,樹木病蟲害的產生都有一個潛伏期和表現期,都需要經歷一段時間后才會出現。因此,需要在病蟲害發生的前期做好預防措施,對樹木進行有效的監管,建立動態監測體系,利用先進的網絡技術和衛星技術,大范圍地對整個林業進行實時監測,及時發現病蟲害問題。如果在監測的過程當中出現了異常,發現有樹木可能出現了某種疫病或是產生了蟲害要及時清除病灶,對有問題的樹木做好有效的治理,并與其它健康的樹木做好隔離工作,避免感染其他樹木[1]。
1.2 生物防治和化學防治相結合
在樹木出現病蟲害的時候,要及時采取措施進行處理,可以通過生物防治的方法,比如樹木出現了蟲害,各種食葉蟲危害樹木健康的時候,就可以引進一些鳥類,喜鵲、啄木鳥等,這些鳥類可以將食葉蟲消滅掉,這樣既節省了進行藥物治理的資金,又起到了很好的防治效果。但是因為這種生物防治的手段實施起來效果比較慢,所以還可以使用化學防治的手段,化學防治見效快,根據病蟲害的類別進行藥物的選擇,對癥下藥,能及時消滅害蟲。但是在用化學手段進行病蟲害防治的時候要注意嚴格控制好藥劑的濃度,保障其無污染性,以最大程度地保護環境。因此,要注意生物防治和化學防治這2種手段的結合,有效解決病蟲害問題。
1.3 加大資金投入,提高防治意識
在進行病蟲害防治的時候,大量的資金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資金足夠,才能為引進各種設備,購買各種防治藥物提供基礎。因此,需要加大資金投入力度,購買先進的設備對林業進行監控,及時預警,結合有效的化學藥劑,更好地對病蟲害進行預防。
要注意提高林業管理人員的意識,讓他們明確認識到進行病蟲害防治的重要性。可以通過對病蟲害防治相關知識進行宣傳,林業管理人員也可以相互之間進行交流與溝通等,提高對林業病蟲害防治的認識,以預防為主,爭取做到把病蟲害消滅在萌芽當中。
1.4 提高林業的種植水平,增強抵抗能力
1.4.1 混合種植,優化樹木結構
通過實踐經驗可以知道混合林區的病蟲害發生幾率要比同種樹木林區低,抵抗能力也強。這是因為混種林區的生物鏈更為復雜,生物更具多樣性,不同樹木之間生長習性、特征等都不相同,因此,所產生的病蟲害類別也不相同,正是因為這些差異,使得病蟲害之間也存在著相互制約的現象,從而有效遏制了病蟲害的出現[2]。混合林區的生態完整性也較高,因此樹木的自我修復能力也很高,對病蟲害的抵抗力就很強。因此,應該充分發展混合種植,不斷優化樹木的結構,有效對病蟲害進行防治。
1.4.2 引進先進的種植管理技術
對林業進行有效的病蟲害防治是一個龐大而又繁瑣的過程,必須要采取多種手段,不斷依靠先進的技術來實施管理。比如在進行病蟲害防治的時候,可以采用光源技術消滅那些有趨光性的害蟲,當然這個手段需要在廣闊的照射面積下實施,還可以放置一些音響,設置好獨特的音波,對害蟲起到震懾的作用等,要結合林區的實際情況,進行多元化的綜合治理。
1.4.3 科學地進行農林共營
農林共營作為新型的林業發展模式,既能保障經濟效益,又能最大程度起到保護環境的作用,為林業的病蟲害防治提供了有效的方法。比如可以在林業中,進行禽類養殖,將林業中的各種害蟲消滅掉。
2 結語
近年來,我國越來越重視對林業的管理,在整個林業管理工作當中,病蟲害防治是1項非常重要的工作。為了保障林業資源的豐富,保障林業種植的水平,必須切實進行病蟲害防治,提高林業的存活率。可以通過完善監測體系,實時對林業的病蟲害進行監督,利用生物防治和化學防治相結合的方式,或是加大資金的投入力度,提高防治意識,還可以提高林業的種植水平,增強對各種病蟲害的抵抗能力等,積極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來做好林業的病蟲害防治工作。
參考文獻
[1]哈斯其其格.解析林業種植的病蟲害防治[J].農業與技術,2016,36(6):2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