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艷桂
摘 要:園林景觀主要包括軟質的自然東西(樹木、水體、細雨、陽光等)、硬質的人造東西(鋪地、欄桿、墻體等),景觀生態則是涵蓋生態因子、園林植物、生態環境等等。景觀生態學把人類生活空間內的巖石圈、生物圈和智慧圈都作為整體人類生態系統的有機組成部分來考慮,本文結合園林景觀布局的原則針對園林景觀的規劃、景觀生態保護性和恢復性的設計進行分析,從城市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出發,闡明建設生態園林城市的重要意義,生態園林城市堅持了以人為本的重要理念,尤其是在城市化進程的今天,人與自然和諧的生態、人文空間符合景觀生態中可持續的發展觀。
關鍵詞:園林景觀;布局;生態
中圖分類號:TU986.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70933182
引言
在21世紀,城市發展造成的環境污染是人類一直以來面對的問題,為了保護生態環境,加強生態建設和園林綠化建設是可行的舉措,植物景觀既是園林綠化當中的主體,也是優化生態環境的基礎。必須堅持用生態學觀點營造植物景觀,植物景觀的搭配好壞也能直接影響生態環境,將各個景觀按照一定的藝術規則與景觀生態要求組織起來,本文淺析園林景觀布局及其景觀生態,現描述如下。
1 園林景觀布局的原則
園林景觀布局需要符合綜合性的原則,園林形式由園林內容決定,園林的主要功能是創造1個優美的休息、游玩場所,改善生態環境,園林景觀布局需要從經濟基礎、園林藝術、使用功能等多方面進行,綜合性地解決園林景觀布局所遇到的問題[1]。需要符合統一性原則,園林布局中包括了地形與地貌、水體與動植物、建筑等等,要想實現符合標準的景觀布局,需將園林景觀融于自然當中。城市園林是一個自然空間,對城市的生態起到很好的調節作用,也是一個藝術和文化的空間,體現城市人文精神。云南省西山區滇池流域的生態園林,其中環湖生態建設、滇池流域植被恢復、景觀綠化、生態文明村建設均取得了不錯的效果,西山區因地制宜,12km2的水面積、水生態和水文化是其發展的經濟基礎。在布局上,它將整體性與統一性結合起來,園林中多樣性的景物需要有合理的布局,在布局時既要考慮其曲折、變化無窮的特點,又要展開景物,考慮如何收合[1]。
要想建設出符合要求的園林景觀設計,就要遵循園林景觀布局的原則,還必須有所規劃,結合景觀生態學的原則和規劃進行城市園林綠化設計,可以大力推進園林學科的發展,拓展和深化城市園林綠化的外延和內涵。
2 園林景觀的規劃
2.1 收集有關資料及總體構思和修改
收集園林工程中規劃所需要的資料,具體包括:氣溫、光照、季風、水文、地質土壤;周邊環境、主要道路、車流、人流;園林環境,湖泊、河流、地形標高、走向。云南吉成園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在園林景觀規劃前充分做好前期的調研工作,對園林規劃范圍內的環境做總體的了解,總結影響性因素。重視對設計任務書的閱讀和理解,理解設計師的設計意圖,在進行總體規劃構思時明確入口、道路、湖面、綠地、建筑等元素的具體位置。并且不斷地與施工人員、設計師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開會探討。目前承辦紅河春天一期景觀工程建設項目、彌勒山水人間商業街景觀綠化工程建設項目等,每一個項目都在質量標準范圍內,與工作人員不斷收集相關資料、構思與修改是分不開的。
2.2 施工人員和設計師的配合
園林施工是復雜多樣的工程,加之考慮到布局與景觀生態更要協同合作,施工人員必須與設計人員相互配合[3]。設計師在施工的過程中要勤下工地,結合現場客觀地形、地質、地表情況,做出最合理的園林規劃,遇到問題能夠解決的現場指導解決,有難度的協調各個單位進行討論,變更圖紙后進行解決。風景園林工程需要密不可分的團隊協作方能完成,例如昆明世博園2期工程,最明顯的問題就是雨水常年沖刷形成塔防,造成了峽谷、峭壁等地形,落差非常大,并且有被植被茂密覆蓋著的山坳,要想把看似不利的客觀因素變成園中美景需要設計師因地制宜,結合自然山水地形,加以合理規劃設計,最終設計出景觀生態良好的園林設計。
如今生態環境破壞嚴重,園林景觀布局應該服務于生態環境,而絕非僅服務于城市人群,園林設計要本著以人為本的理念,建立在景觀生態設計的基礎之上,現在的景觀生態大多數都會考慮生態學,下文重點闡述保護性與恢復性的景觀生態,建設生態園林城市是歷史發展的必然。
3 景觀生態——保護性與恢復性設計
保護性設計是針對于區域的生態因子和生態關系進行的,通過合理的設計減少對自然環境的破壞,保持其原本的生態系統,保護性地開發。例如昆明市撈魚河濕地公園就是一個經過改造后兼顧生態與景觀功能的濕地公園,以保護生態環境,改善濕地的水質為出發點恢復濕地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由于大規模的圍湖造田導致撈魚河濕地逐漸變成農田與魚塘,水質與自凈化能力不斷降低。經過保護性與恢復性設計之后,修復工程不斷推進,濕地內植被覆蓋形成閉合生態帶,形成了湖濱生態綠色屏障。
在景觀生態設計的過程中應該充分以保護性和恢復性的設計為主,無論工程大小皆應如此,我國由于人口激增和工業化進程過快,其中的污染問題直接影響了生態,在園林設計當中,合理的規劃可以恢復人類過度的利用而污染地區的生態環境[4]。例如著名的園林設計師K·希爾曾在德國圣福特堡地區有過景觀生態的貢獻,由于該地區長期進行煤礦開采,形成了整體環境的酸化問題,她在污染區設計了大量的步行林蔭道,并且沿途開挖水渠,合理利用機井抽水使未受污染的水源流向該地區,抽出的污染水源凈化后用于灌溉,環境質量不斷恢復。
4 生態園林城市的重要性
生態園林城市是指利用環境生態學的原理來達到規劃、建設以及管理城市的目的,完善城市綠地系統、水體系統,并且減少污染和廢棄物的排放,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5]。《全國造林綠化規劃綱要2011-2020》文件中,已經明確提出2020年城市建設區綠化率要達到39.5%,人均綠地面積要達到11.70m2,我國對景觀生態的重視程度很高。endprint
云南2016年的GDP增長了8.7%。就產業類型來看,云南第1產業增加2195.04億元,增長5.6%,第2產業增加5799.95億元,同比增長8.70%,第3產業增加6875.57億元,增長9.5%。生態園林城市可以帶動當地旅游業的發展,而旅游業又屬于第3產業,生態園林城市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城市園林綠化對自然環境部分進行合理維護與增強,生態化已成為園林綠化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在國內外都得到充分的重視和發展,為園林綠化行業的生態化發展提供廣闊的市場機遇,體現了生態園林城市的重要性,創建生態園林城市是是造福當代、惠及后代的德政民心工程,應全力以赴,按照各市創建工作規劃和要求,共同完成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工作[6]。
5 結語
在園林設計當中注重人與自然的共生以及合作關系,在設計的過程中,不僅僅是關注綠地的布局,更是在深入理解生態思想的基礎上,減少對場地的干預,提高能源和材料的利用率,減少污染,合理利用現有的土地資源進行園林綠化,這樣指導下建成的園林環境能夠改善生態環境。為維護生態平衡,體現可持續發展觀,園林的景觀布局與景觀生態具有明顯的價值,在城市的生態建設之中,園林綠化十分重要,可決定城市公民的生活質量,改善人們生活和經濟水平的最基礎工作就是搞好園林綠化。
參考文獻
[1]溫曉金,楊海娟,劉焱序.基于地形因子的千米尺度景觀生態廊道布局研究[J].地理科學進展,2013,32(2):298-307.
[2]王妮,陳泰生,劉玉嬋.基于適宜性評價的農業生態景觀布局分析[J].湖北科技學院學報,2016,36(11):1-7.
[3]張坤,譚雪蘭.基于景觀生態學的農村居民點布局特征分析——以湖南省漢壽縣為例[J].上海國土資源,2013,34(2):24-27.
[4]]胡賽強.基于景觀生態格局的福建省云霄縣火田鎮綠地系統布局模式探討[J].農業科技與信息:現代園林,2015,12(11):870-877.
[5]周萬里.邢臺市城市園林發展現狀及展望[J].河北林果研究,2014,29(2):184-188.
[6]楚鵬飛,曹虎.城市園林植物造景的分析和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15,43(9):197-19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