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紅榮
摘 要:隨著時代的進步與新課程改革的推進,多媒體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越來越普遍,將其恰當地應用到初中語文課堂的教學中,對于提高語文教學質量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當前的語文教學中,多媒體的運用還存在著一些誤區,主要闡述了這些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相應的教學方式,以期提高多媒體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應用的有效性。
關鍵詞:初中語文;多媒體;應用
新課程改革使得語文課堂的教學手段與教學形式也逐漸豐富起來,多媒體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手段受到了眾多教師的青睞。將多媒體在教學中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以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成為當前語文教師關注的主要焦點。但是受教學水平、教學能力等方面的限制,語文教師在利用多媒體教學時卻沒有取得理想的效果。下面筆者就進行簡要的分析。
一、當前語文教學中多媒體應用的誤區
1.過度依賴多媒體,扼殺了學生的主動性
多媒體是一種集聲音、圖片、視頻等功能于一體的設備,這些功能也就使其在營造課堂氛圍、呈現教學內容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面對多媒體的諸多優勢,一些語文教師對利用多媒體教學產生了強烈的依賴感,甚至整節課都使用多媒體,而忽視了與學生的互動,忽視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甚至有些教師在利用多媒體課件教學時只是將課件上的內容硬塞給學生,使整個教學過程變成了多媒體設備的展示,學生的能動性難以發揮,導致課堂教學缺乏實效性。
2.多媒體課件浮夸,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大部分教師在利用多媒體課件教學時,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而制作出華麗的課件,甚至在進行課前準備時就注重課件的形式而忽略了實質性的教學內容,導致學生的學習質量很難得到保證。而且,過于浮夸的課件也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使其很難集中精神進行語文課程的學習,導致教學效果不理想。因此,教師在運用多媒體制作課件時要注重適度的原則,既要有一定的新穎性,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又不能過于形式化,以免適得其反。
二、多媒體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方式
1.運用多媒體設備輔助課堂教學,注重激發學生的主動性
新課程改革注重發揮教師的主導性與學生的主動性。教師在運用多媒體進行語文課堂教學時要注重對學生學習主體意識的激發,通過恰當的設計來啟發學生積極思考,并主動地投入到課堂的學習活動中。
例如,在教學《背影》這篇課文時,教師就可以先借助多媒體出示孟郊的《游子吟》,并配上《致愛麗絲》的樂曲,為學生營造出相應的氛圍。然后教師可以通過對話交流的方式引出本節課的所學內容:“母愛是無私而偉大的,歌頌母親的作品層出不窮,有哪位同學知道謳歌父親的作品呢?父愛又是什么樣的呢?”通過這樣的提問學生也會積極地進行思考,并且經過之前的情境渲染,學生的內心也會油然而生一種深深的情感,為其接下來的課文學習奠定良好的感情基調。
2.運用多媒體課件引入教學資源,增加課堂教學的豐富性
制作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是大部分教師常用的手段,教師可以通過適當的設計,將教學內容利用多媒體課件生動地呈現出來,從而便于更好地調動學生的情感,增強課堂教學的效果。
例如,在教學《桃花源記》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先為學生播放落英繽紛的圖片,并讓學生根據圖片說出成語——世外桃源;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為學生介紹作者的生平經歷及其生活追求等,從而為課文的學習奠定基礎;在學習了這篇課文后,教師還可以借助多媒體為學生出示一篇幽默詼諧的《桃花源后記》,讓學生在學習之余也體會到樂趣。經過這樣適時地運用多媒體,課堂教學內容變得充實而豐富,學生的學習效果自然也就可以得到保證。
3.運用多媒體技術生動呈現知識,提高語文教學的有效性
語文教材中的內容多樣,對于初中生來說,有些內容學習起來有一定的難度,那么教師就可以充分地借助多媒體的功能來拓展教學內容,以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也能讓學生感受到語文學習的趣味,培養其濃厚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教學《故宮博物院》時,由于這篇課文是一篇說明文,學生在閱讀課文內容時會覺得有些難以理解,那么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故宮的視頻,讓學生通過視覺的直接體驗來理解課文中所說的各個建筑物的位置關系,并能在頭腦中將各個建筑群構建出來。并且通過多媒體的視頻展示,學生也會認識到故宮博物院的莊嚴、輝煌,體會到它的美感,有助于激發出學生內心的自豪感,提高語文教學的有效性。
總之,將多媒體應用到初中語文的課堂教學中可以有效地提高語文教學的質量。但語文教師不能過度地依賴多媒體教學,而要將多媒體作為一種輔助的教學手段,使其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從而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能力,促進學生的發展,也使語文教學的效果得到保證。
參考文獻:
[1]李欣怡.中學語文多媒體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文學教育(下),2016(6).
[2]楊娟.多媒體技術優化初中語文課堂策略探討[J].學周刊,2016(2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