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慧
摘 要:目前,越來越多的離婚事件開始頻繁出現,因此單親家庭開始變得較為普遍。對于這類家庭的孩子,學校開始給予重視,尤其是孩子成長期間的心理問題。對單親家庭孩子常見的心理問題進行了分析與研究,并給出了相應的教育對策。
關鍵詞:城鄉結合部;學校;單親家庭孩子;心理問題;教育對策
社會經濟的不斷進步,促進了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與此同時,也使得人們的生活觀念發生了一系列的變化。通過查閱國內外的相關文獻,可以發現正常家庭的孩子與單親家庭的孩子在心理上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因此,學校開始關注單親家庭孩子的心理問題,并給出相應的應對措施,希望能夠幫助他們健康成長。
一、單親家庭孩子常見心理問題分析
(一)嚴重的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顧名思義就是家長越是希望孩子怎么樣,孩子越是朝著反方向發展的一種情緒。對這種逆反心理進行分析,可以發現造成這種結果的主要原因是孩子害怕受到傷害或者是受到了某種傷害等。單親家庭的孩子,通常因為父母的離異,會缺乏安全感,性格更加怪異,此時孩子會更加渴望引起父母的關注,其逆反心理則表現得更加明顯。
(二)突出的依戀行為
離異家庭的孩子,會明顯地感覺到缺少父母的關愛,漸漸地就會造成孩子情感上的一種空缺。初期,孩子會尋找一種物體來代替情感的寄托,例如離異家庭的女孩,睡覺時,總會抱著玩具熊或者毛絨娃娃,潛意識里這些玩具能夠給予他們安全感,隨著后期的發展,這些簡單物件的寄托就會轉變成為同學之間的交往需求。例如單親家庭的女孩子會尋找一些能夠給予自己安全感與信任的同學作為保護者或者是朋友,但是老師在面對這些問題的時候,有時候會不分青紅皂白地認為這是早戀問題進而對其進行處理,這是不正確的。學校有義務關注學生的發展,正確引導學生之間的交往,幫助學生健康成長。
(三)明顯的自卑感、被遺棄感和孤僻感
單親家庭的孩子通常會表現出一定的自卑感、孤僻感等。對其分析主要是因為在傳統的觀念中,人們對離異家庭或多或少地存在著一些偏見、歧視等;并且在學校孩子因為認識的觀念有限,會對離異家庭的孩子存在一定的輕視或者嘲弄等,這些都是造成單親家庭孩子自卑的原因。單親家庭的孩子,在聽到同學互相討論各自的父母是如何愛他們、保護他們的時候,他們的心里充滿了渴望,但是又害怕聽到這種情況,所以這種情況下單親家庭的孩子會選擇孤立自己,逃避這種情況。因此,這就需要學校與老師做出及時的應對,并解決這種問題。
(四)心理異常敏感,情緒不穩定
離異家庭的孩子通常都不是很清楚父母為什么會離異,但是孩子卻開始變得敏感,只要有一點風吹草動,他們就會察覺到,并做出激烈的反應。也許在常人眼里一件微不足道的事件或者是一句話,都能夠對他們造成嚴重的傷害,尤其是心理上的。通過對多個單親家庭的情況調查發現,單親家庭孩子的心理異常敏感,且情緒不穩定等。
二、單親家庭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對策
(一)學校提供良好的心理氛圍,讓學生感受溫暖
學校作為孩子的第二家庭,老師理應創造一個美好的心理氛圍,讓單親家庭的孩子感受到溫暖、友誼、平等,例如,老師可以通過舉辦一些活動,例如集體爬山、參加暑期實踐等,這些活動有助于單親家庭的孩子獲得良好的人際關系以及培養他們的團體意識。另外,老師需要主動和這些孩子交流溝通,積極幫助他們、關愛他們等,這樣有助于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
(二)了解家庭情況,因材施教
單親家庭的孩子往往因為家庭的原因,學業開始得不到足夠的重視,此時老師就需要走近學生、了解學生,及時把握學生的情況。老師可以經常觀察學生的表現,及時發現學生存在的問題,從中找出問題的所在,進而解決問題。與此同時,老師還可以進行家訪,及時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對學生進行因材施教,幫助學生健康成長。
(三)提供心理咨詢服務
單親家庭的孩子因為父母的離異,缺少了傾訴的對象,因此老師就需要及時地找學生談心,了解學生心里的想法與看法,并及時對學生存在的問題進行解決。同樣,學校也可以成立心理咨詢服務,幫助學生傾吐內心的煩惱、苦楚等。為了能夠更好地掌握單親家庭孩子的情況,學校應當專門建立一份單親家庭檔案,并對這些學生進行適當的教育等。
綜上所述,我們應當對單親家庭的孩子給予更多的理解、寬容與原諒,父母離異并不是孩子的錯,同樣孩子也是受害者。為此,學校與老師應當給予單親家庭的孩子更多的關注與關愛,幫助孩子建立健全的人格,并健康、快樂地成長。
參考文獻:
[1]王自坤,鄧曉燕.單親家庭孩子的心理問題及教育建議[J].曲靖師范學院學報,2007(6):101-103.
[2]涂國章.離異單親家庭孩子的心理問題分析與對策[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9(33):80-81.
[3]熊麗娟.單親家庭子女常見心理問題及教育對策[J].中華文化論壇,2008(S1):124-12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