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桂霞
摘 要:激情教學是目前小學課堂中教師最常采用的方式,以教師的激情帶動學生學習的熱情,調動學生的內心情感。因此,對教師自身的“激情”有著更高的要求。以課堂激情教學的優勢展開,深入探討實現小學語文課堂中教師激情教學的措施,以此為現在的語文教學注入活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師激情教學;人教版;優勢;措施
一、小學語文課堂實施激情教學的優勢分析
1.調動課堂學習氛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激情教學是指教師在課堂講解時,采用積極熱情的方式,以教師的情感注入課堂中間,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情感,來調動課堂氛圍,從而吸引學生關注,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方法。這一內容符合小學生的內心發展需求,小學生本身處于活潑好動的階段,若過于制式地按照高中生的形式進行管理,只會扼殺學生的天性,也不利于教學的進行。所以,激情教學的形式給學生提供了自我展現的平臺,能夠廣泛吸引小學生,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此基礎上教學,常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提高課堂學習的效果
正是由于小學生處于懵懂好奇的階段,所以對學生采取激情教學的形式,有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通過以情激情的方法,帶動小學生內心深處的情感需求,讓學生在潛移默化的影響中適應學習、適應社會。學生有了正確的認識,在課堂學習中才能更加專注地聆聽,從而提高課堂學習效果,達到教學目標的最終要求。這對學生的影響是長遠而巨大的,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探索未知世界。
二、實現小學語文課堂教師激情教學的具體措施
1.教師需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隨著時代的發展,各行各業都要求復合型人才,教師也不例外。教師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才能順應社會變化,才能緊跟學生不同時期的個性發展,才能以更好的狀態對學生進行執教,也才能更好地發揮激情教學的模式。激情教學,雖是提倡教師在教授時的激情灌入,卻不單單是慷慨陳詞,如同引吭高歌一般,而是真正的激情和活力。以教師的學識、涵養,打動學生的心理需求,以此帶動學生學習的熱情,從而引導學生學習。除教師具備的專業素養外,還包括言談、風度、性格、愛心等方面,以教師自身的正能量吸引學生的關注,促使學生能夠更快地融入學習中去。例如人教版中《雪地里的小畫家》描述的是冬季下雪,將小雞、小狗、小鴨、小馬腳踩的腳印運用擬人化的修辭表示出來,表現冬日的雪中場景,末尾以青蛙點題解釋說明事件發生的時間為冬季。教師在講解時可以運用富有童趣的生活語言來增強學生的內心共鳴:“這些小動物到底是怎么畫畫的?”“它們畫的都是什么圖案?”“直接就可以畫嗎,還是需要什么東西來幫助?”“這個季節的動物可不可以作畫?”以這些語言發散學生的思維,讓學生了解冬日的季節特點所帶來的生活情趣,培養學生內心的情緒以及愛護動物愛護大自然的思想感情。這需要教師具有較高的綜合素質。
2.教學方式的相應調整
傳統的教學方式中的“激情”部分相對較少,沒有很好地引發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且學生的學習效果也不甚理想。因此,教學方式必須做出相應調整,以新時代新要求新特色為出發點,尋求適合現在學生的教學方式。教師可以以激情打動學生,以熱情包容學生,在實際講解時,可以以教材內容為主,以情感理性語言為輔,循序漸進,指引學生融入激情教學中。比如人教版中的《烏鴉喝水》一文,講述了烏鴉口渴想喝水,看到一個細長的瓶子里面有水,于是利用旁邊的石子投入瓶中,從而喝到水的故事。教師在講解時,激發學生換位思考的模式,借助教師富有激情的語言、生動形象的描述,幻想自己是烏鴉應該怎么做?是否還有更好的解決方法?以此指引學生學習烏鴉善于思考解決困難的方法,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
3.多媒體的充分利用
利用多媒體先進技術促使課堂教學更加豐富多彩,使得學生的思維想象能力得到提升,確保學生對課堂主題的理解更加具有針對性。人教版中《難忘的潑水節》一課講述的是周總理于1961年去云南傣族參加潑水節的故事。為增加學生的理解,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現周總理的生平事跡,了解周總理受人愛戴的原因以及傣族潑水節的傳統。教師利用多媒體平臺促使學生深刻體會文中傣族人民歡迎周總理的熱情和周總理與人民心連心的濃情厚誼。教師在教學時運用多媒體教學,有效地彌補了教師講課時的單一模式,帶給學生全新的感受,通過畫面、聲音等特效的沖擊,更有利于創造學生的激情情緒,從而帶動課堂學習氛圍,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
綜上所述,激情教學就是以教師的激情感染學生,進而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挖掘學生的學習潛力,培養學生創造自身價值,教師必須從自我做起,以情帶入,吸引學生,才能最終實現課堂教學目標,以幫助學生進行生活實踐。
參考文獻:
[1]張潔.探究新時期小學語文創新教學方法[J].經貿實踐,2016(18).
[2]張愛明.激發語文課堂學習激情探微[J].知音勵志,2016(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