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積強
2015年2月27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在北京召開第十次會議,通過了四個方案,其中第一個就是《中國足球改革總體方案》,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與中國體育強國夢,校園足球成為國策。教育部下發通知,到2017年,計劃遴選2萬所校園足球特色學校。長期開展足球項目的活動和競賽,能夠讓更多的孩子積極參與到校園足球的活動中來,為青少年健康成長和足球振興奠定堅實基礎。
一、小學校園足球開展現狀及問題
(一)發展現狀
1.各地區2009年就開始普及校園足球運動,部分縣區被指定為全國校園足球試點縣區,并已創建數量不等的全國校園足球特色校。
2.區域內校際聯賽做到了常態化,代表隊也取得了一些不俗的成績。
3.城區學校之間、城鄉學校之間校園足球的開展水平差距大。
4.個別學校有外教從事教練工作,已取得很好成績。
(二)存在問題
1.從縣區層面到學校層面,開展校園足球活動不夠扎實,氛圍營造得不濃厚;區域內校際間比賽交流少;校內班級聯賽普及開展不夠,僅有校足球隊的訓練和比賽。
2.對成立足球社團定位不準,未在廣泛吸納學生參與上下工夫,導致參與面不廣,活動時間少。大多數學校沒有給學生提供足夠的活動時間。
3.足球專業體育教師不足,農村學校更為匱乏,致使專業指導能力不強。
4.不少學校環境的發展不平衡,讓小學的足球教學很難踏出第一步,無法普及小學足球教學。
5.場地、經費不足。城區學校人多場地少,農村學校在場地建設和器材配備方面因資金欠缺跟不上,與城市學校差距較大。
二、問題解決
(一)加強領導,健全機制,為校園足球工作推進提供保障
首先,要將“校園足球”工作納入區域校園足球發展計劃之中,作為區域體育教育工作的重要項目來抓。其次,要建立由主管領導總負責、教研部門抓協調、體育教師為骨干、全員參與抓落實的工作機制。第三,要形成以布點校為試驗點、足球社團學校為參與面、足球專業教練為引領的立體式實施網絡,使校園足球工作順利推進。
(二)加大投入,提升素質,為校園足球工作推進奠定基礎
在硬件方面,要抓好“兩個建設”:一是加強基礎建設,增加投資,提升改造場地,保證基礎條件達標。二是加強器材建設,通過社會廣泛捐助、學校統一配發、師生共同制作、家長主動購買等方式,保證足球體育器材配齊,切實滿足學校開展校園足球工作的需求。
在軟件方面,一是強化宣傳教育,要強化“校園足球”工作的宣傳,培育“樹品牌、抓特色”的良好意識和“喜愛足球、崇尚運動”的工作氛圍,為校園足球工作推進提供宣傳保障。二是強化教師研訓。要組織校長、副校長、教科室主任、體育教師參加高端研訓,積極組織校園足球教練員培訓班,培養足球教練,以緩解足球專業師資不足的現狀。三是強化常規管理。訂計劃,由專家團隊深入布點學校調研,針對學校實情,幫助學校梳理工作思路,制訂工作計劃;抓研討,教研員要深入學校,開展項目問診,與學校工作團隊共同分析在校園足球工作推進過程中遇到的困惑,研討解決策略;強督導,隨機進行檢查指導,學年進行考核驗收,為校園足球工作推進提供了管理保障。
(三)各布點學校和設立足球社團的學校要全面推進,穩步實施,全力促進校園足球活動的開展
1.依托課程抓好校園足球工作
要立足校情,積極開發足球校本課程,每周進行一節足球課專項教學,在課堂中生動實踐,在實踐中總結經驗。蘭州七里河小學以實施“七彩課程”為載體,依托“七色花”評價,突出專項教學,強化在課堂中的足球教育與技能提高,有效提升了教學的實效性和訓練的針對性,實現了在校本課程實施中抓校園足球工作。
2.依托活動抓好校園足球工作
要盡可能地發動教師和家長參與校園足球運動,開展師生足球對抗賽、親子足球對抗賽等一系列家校足球活動,使原來單一的足球活動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力求實現在開展校內外體育活動中抓校園足球活動。
3.依托文化抓好校園足球工作
要努力挖掘足球所蘊含的內在價值,積極尋求與學校辦學思想、學校文化建設的結合點和突破口,將足球項目滲透到學校教育教學各方面。蘭州王家堡小學融校園足球工作于“成文化”教育之中,通過建立校園足球聯賽網站,開展足球小明星評選,定期出版足球校報等多種形式開展足球教育,激發了學生的熱情,得到了家長的支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實現了在培育學校文化中抓校園足球工作。
4.依托比賽抓好校園足球工作
要積極組織參加比賽,以賽事帶動群體性足球體育活動的開展。如承辦全市校園足球聯賽開幕式,開展校際聯賽等。蘭州吳家園學校依托校園足球聯賽,開展以“足球”項目為主的“一校一品”活動,在班級之間、年級之間分層推進,做到“班班有活動、級級有比賽”,實現了在開展各類比賽中推進校園足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