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云云
摘要:中職學校的課堂教學中,學生接受教育的積極性與師生情感的溝通有很大的關系。中職課堂師生情感的有效實施,有利于課堂教學良好氛圍的營造和課程目標的有效達成。情感的充分釋放和交融,對師生情感有效評價,對促使師生積極情感的生成與發(fā)展,有積極作用。
關鍵詞:中職課堂;師生情感;交流;有效性
師生情感影響著師生之間的交往和關系,決定著學生學業(yè)與教師專業(yè)成長的效果。師生情感交融在課堂教學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新課程三維目標中以“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表述明確的提出了師生情感交融的要求。但中等職業(yè)教育的課堂卻始終未能對三維目標給予必要的關照,師生在課堂上缺少積極情感的體驗與交流,“情感、 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不達標甚至缺失。因此,中職課堂關注師生情感交融有著重要的意義。
一、中職課堂教學中師生情感交流的重要性
1.有利于和諧教學氛圍的營造在教師課堂教學過程中,師生情感的交流與管理是其中相當重要的組成部分。教師借助教學過程中與學生的互動加強師生間的交流,使學生發(fā)自內心地信任教師,愿意接受教師教授的課堂內容,為教師教學活動的正常進行打下良好的基礎。不僅如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身體情況和心理情況的關心,使學生感受到來自教師真切的關懷,有利于在日后的教學過程中學生課堂學習積極性的提高。一般情況下,學生對教師是又敬又怕的,而一旦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心后就會減少對教師的恐懼程度,增加親切度,也就相應地提高了教師課堂授課內容的理解程度,在教師和學生共存的中職課堂中,共同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增加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有利于課堂教學目標的達成新課標改革后,教育部對學校課堂教育目標提出了“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和“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要求,在三者之中,“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是最難實現的目標。中職課堂師生情感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幫助教師實現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情感目標,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在教師的教學過程中,憑借其過硬的知識功底安排教學內容,有針對性地對學生比較感興趣的地方著重講述,在原本的教學體系上實現自我創(chuàng)新,利用新穎的教學方式,如多媒體課件教學和視頻教學等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教學目標的實現。
3.有利于學生職業(yè)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傳統(tǒng)的中職教育體系中,存在著嚴重的社會化趨勢,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顧學生是否能夠全盤接受其講述的內容,只是一味地完成教學內容的講述,并且教學內容大部分是與學生現階段心理素質和心智發(fā)育不符的社會實踐內容。在傳統(tǒng)中職教育方式的影響下,學生被強硬地灌輸了在未來社會中的生活技能,卻忽視了學生必備的職業(yè)素質的培養(yǎng),導致學生在進入社會后空有一身本領卻無法應用到實踐中去,即便找到了合適的工作,也會因為其低劣的職業(yè)態(tài)度和就職行為最終失業(yè)。因此,在現代的中職院校中,師生情感的培養(yǎng)在一定程度上能
夠減弱傳統(tǒng)教育體系帶來的消極影響,使得學生接受的社會技能與必備的職業(yè)素養(yǎng)相輔相成,共同進步。師生關系的緩和和情感的管理有利于借助教師的自身行為引導學生職業(yè)素質的提升,幫助學生增加其素質儲備,促進學生健康、積極的職業(yè)素質的養(yǎng)成。
二、當前中職學校課堂教學中師生交往中的情感問題
1. 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缺乏熱情在當今應試教育的傳統(tǒng)教學中,師生的交往只是被動的、形式化的交往,老師為了提高升學率,學生為了提高成績,能上重點學校,老師機械化地灌輸知識,學生也只是被動地接收知識,在這兩者的關系中并沒有自覺自愿地進入交往狀態(tài),師生之間是缺乏交往熱忱的。
2.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缺乏安全感師生通過彼此間的感情增進,發(fā)展和諧的師生關系。這種情感的交往,既能夠提升課堂中的教學效果,也順應了素質教育教學的要求,以學生的未來職業(yè)發(fā)展為目的,引起學生的求知欲和開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新精神。但在現實教育教學中各個方面還不完善,還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表現為師生之間缺乏信任和安全感。只有以安全信任為前提情感交流,內心才能達到一定的密切程度。
三、提升中職學校師生課堂教學情感交流的有效性措施
1.促進師生情感的正常釋放在課堂的教育過程中,師生情感的正常釋放是師生情感管理的基礎。只有幫助教師和學生牢牢地掌握情感釋放的渠道和方法,才能使得師生情感在釋放過程中達成統(tǒng)一,加強教師和學生間情感的溝通和相互理解。教學中,增強教師對學生的引導力,借助課堂活動幫助學生認清其未來的前進方向和社會職業(yè)需要的專業(yè)技能,以現階段的社會現狀和未來的發(fā)展趨勢增加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大大提高。同時,提高教師對學生的關心度,使教師真正融進班級中。這樣,師生情感才能以正常的方式有效釋放。
2.加強師生情感的有效交融得到充分釋放后的師生情感還需要借助強大的外界推動力實現兩者的交融,而外界推動力主要來自學校、教師和學生。此時,學校的管理者應該認識到師生情感管理的重要性,創(chuàng)新教育體制以實現師生情感的交融。對于教師來說,則需要明確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豐富自身的知識儲備,提高職業(yè)道德素質,并對學生的身體和心理進行無微不至的關心,發(fā)自真心地關心學生,使學生更加信任教師,促進師生情感的融合。從學生角度來講,學生應該做到充分地理解教師,提高學習的熱情,為自己的未來打好基礎。通過學校、教師和學生三方面的推動,加快師生情感交融的腳步,實現中職院校師生情感的有效管理。
近年來,教育部部署加快發(fā)展現代職業(yè)教育,以改革的思路辦好職業(yè)教育,對提升勞動大軍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能力、產業(yè)素質和綜合國力,意義重大。要辦好職業(yè)教育,就必須關注中職學校教學中的情感效應研究。課堂教學中,情感運用不僅有利于改善師生之間的關系,而且有利于學生的身心得以健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江文龍.中職班主任工作的情感管理策略探析[J].職教通訊,2014(11):72、
[2] 李森,杜尚榮.課堂教學管理策略研究:基于案例的分析[M]. 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