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沙頭角魚燈舞作為一門傳統民間藝術,他的藝術價值,最終是要通過舞臺來展現的,只有通過藝術實力的提升才能體現自身的藝術價值,展示藝術的魅力。只靠文字材料、獎杯等因素來體現其藝術水平,擴大影響力,這是遠遠不夠的。
關鍵詞:藝術創新;民間藝術;魚燈舞
中圖分類號:J1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29-0134-01
現在的沙頭角魚燈舞到底怎樣?好不好看呢?實事求是的說,曾令人有些激動和神秘的沙頭角魚燈舞,現已很難激起群眾的興奮和熱情,以當代的藝術審美來看,整體過于平淡,動作散漫,特色不明顯,甚至有些普通人覺得,魚燈舞我都能跳。
一、沙頭角魚燈舞的歷史
深圳沙頭角民間魚燈舞源遠流長,300多年來,一直活躍在沙頭角和香港新界的村莊、街道。每逢過年、拜神祭祖、喜慶豐收,魚燈舞則成了民間不可缺少的熱鬧節目。由于社會歷史發展的坎坷曲折,在抗日戰爭時期和解放后的文化大革命時期,沙頭角魚燈舞曾幾度中斷。改革開放以來,為了保護和傳承民間魚燈舞,為了弘揚民族文化,沙頭角歷屆黨委和政府的領導對民間魚燈舞非常重視,組織專家深入魚燈舞的發源地中英街沙欄嚇村進行采訪,幫助和扶持村民對魚燈舞進行整理和排練,使魚燈舞重展風采,重新活躍在村莊、社區、街道的廣場和舞臺上。由于對魚燈舞的保護和傳承卓有成效,2001年沙頭角街道被廣東省文化廳授予“廣東省民間藝術之鄉”,2003年、2011年相繼被國家文化部授予“中國民間藝術之鄉”。2005年,沙頭角魚燈舞被評審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8年又被評審為國家級名錄。古老獨特的沙頭角魚燈舞載入了中華民族文化藝術的史冊,成為國家寶貴的精神財富和重要歷史文化資源。
二、沙頭角魚燈舞的狀況
歷年來沙頭角魚燈舞的保護傳承和發展得到各級領導和部門的重視和支持,制定了計劃和措施,切實做了大量工作。但是,魚燈舞藝術本質卻沒有多大變化和提高,魚燈舞作為一門傳統民間藝術,他的藝術價值,最終是要通過舞臺來展現的,只有通過藝術實力的提升才能體現自身的藝術價值,展示藝術的魅力。只靠文字材料、獎杯等因素來體現其藝術水平,擴大影響力,這是遠遠不夠的。
沙頭角魚燈舞開初展演時,因舞蹈很原始,重復的片段太冗長,為符合基本的大眾審美需求和藝術的規律,符合演出和比賽的要求,2002年經過一次比較簡單的修改,從原來的20多分鐘精簡為6分鐘,主要的內容、動作、基本結構等方面都沒變,一直沿用至今。就這個魚燈舞版本,于 2013年7月參加廣東省非物質文化傳統舞蹈匯演,獲了金獎,在這次比賽中,我們感覺到有很多舞蹈作品實力很強、水平很高,例如,潮州的英歌舞、澄海的蜈蚣舞等等,沙頭角魚燈舞和他們相比確有差距。還有的作品我們以前看過,當時并不覺得怎么樣,但是今天看來,他們通過創新和改變,舞蹈的藝術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令人耳目一新。再來看沙頭角魚燈舞,雖獲得了金獎,但含金量有多少?是不是有僥幸的成分呢?以后還敢不敢拿出來參加省級、全國性的賽事?還有多少挑戰金獎的實力呢?
三、沙頭角魚燈舞發展的出路在于藝術創新
曾有一些同志提出了關于沙頭角魚燈舞的發展建議和想法,但沒有找到根本出路和準確的方向、準確的切入點。我們認為,沙頭角魚燈舞的繼承和發展的出路在于創新,創新的主體是藝術創新。
在藝術上進行合理化的創新,是符合藝術發展的客觀規律。沙頭角魚燈舞的藝術創新不是推翻原來的東西,而是在原有的基礎上改進、提升,仍然保留了民間傳統舞蹈的地域特點、風格特色,基本結構。因此,沙頭角魚燈舞的創新必須在保留傳統民間元素的基礎上去發展創新。像現在大家看到的蒙古舞、朝鮮舞等民間舞種,都是令人賞心悅目的,但他們都是經過不斷發展演變和創新,隨著時代變化和人們審美追求的變化而變化,與最初原始的簡單的民間舞蹈差別很大,但是不管如何發展進化,觀眾一看就知道這是什么民族的舞種,因為其根沒變,本質沒變,特點和符號沒變。再說大家熟悉的舞蹈家楊麗萍編創和表演的孔雀舞,就與云南傳統民間孔雀舞有天壤之別,其大幅度的改進創新,極大提高了舞蹈的觀賞性,不僅讓觀眾一看就知道是云南的孔雀舞,更令觀眾贊賞不絕。
四、沙頭角魚燈舞藝術創新的主要方面
沙頭角魚燈舞的藝術創新主要是在舞蹈編排、藝術結構上創新,重點突出觀賞性、震撼力。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提高舞蹈結構的觀賞性。我們可以把表演舞臺看成一個立體的三維空間的海世界,不單有地面的舞動,還可以向空中發展,插入空中的動作,充分表現出魚兒在海里面暢游、嬉戲、飚水、旋轉,使舞蹈豐富多彩,增強畫面感。還須考慮用何方法去烘托主題,突出舞蹈的高潮,以增強舞蹈的激情和震撼力。(可利用蹦床加以解決)
2.加強動作的力度和規范性。沙頭角魚燈舞的特色之一,就是演員必須在蹲著低馬步行走中模仿魚的形態,跳完整場非常辛苦,基本上演員按照動作要求跳到一半,就達到了體力的極限,這時的演員都半立著行走,動作嚴重變形和松懈。要解決這個問題,確實需要加強演員基本功訓練,但更為重要的是如何讓演員既能按要求跳完整場,而且動作的力度和規范性又達到了。這就必須在動作設計方面去考慮和解決,可加強動作速度的同時增加前行時停頓的次數,這種動作的調整,使演員暫緩體力,又符合魚游動時的規律,動靜相宜,反差加大,才更能體現出力量。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要求演員動作規范和標準,生動形象地把魚的動態和靜態表現得活靈活現。
3.增強音樂伴奏的效果。目前的現場伴奏整體平淡,樂隊伴奏效果單薄,節奏力度不夠。首先,要堅持舞蹈音樂現場伴奏的特有形式,在原有4人的基礎上增加2個以上的打擊樂手和嗩吶員,以提升樂隊整體實力和效果,進一步增強傳統特色的音樂旋律,增強音樂的節奏感和震撼力,使舞蹈的伴奏音樂表現得更加激昂和豐滿。endprint
4.豐富舞美道具。魚燈是魚燈舞最重要的道具,但現有的魚燈已有破損,造型不夠生動,風格特色不明顯。需重新制作魚燈道具,要在外觀上強化各類魚的特征,每種魚的形狀和造型都要鮮明地區分開來,例如,現在的霸王魚的體積偏小,和群魚接近,從整體視覺效果來看,沒有明顯的獨立出來,可適量加大,造型要更兇橫和霸氣。從舞臺表現來看,魚燈整體偏暗,觀眾直觀模糊,看得很累,要適當增加亮度,運用一些現代科技手法來改進魚燈內置燈光技術,達到魚燈炫麗多彩。另外,據老藝人講,原來的魚燈舞表演有珊瑚海草等道具,魚兒在珊瑚海草之間穿梭,我們應合理的量裁使用,設計出新的舞美道具,以增強表現效果。
5.提升故事情節的合理性和順暢度。要加強故事情節中的舞蹈情緒變化,營造意境畫面及感染力。舞蹈具有故事情節,是沙頭角魚燈舞的特色之一,但現在的情節表現太平淡,不清晰,例如:魚群歡樂和諧的氣氛、逃跑害怕的情緒、霸王魚兇狠囂張的氣勢、群魚和霸王魚搏斗的激烈等,都沒有顯明體現。要充分把喜怒哀樂的情感表現出來,把一些過度重復的情節和交代不清楚的片段刪除和理順,達到故事情節簡潔明了、引人入勝。
6.深入挖掘魚燈舞的表演特色。據了解,還有一些具有傳統特色動作和素材沒有充分利用,我們要深入挖掘、傳承和利用,要對傳統的特色素材進一步加工提煉融合,令其重新展示在舞臺上,豐富魚燈舞的特色,讓更多的非物質文化元素得以展示和傳承。
五、沙頭角魚燈舞的未來展望
當今,全國涌現出很多傳統民間舞蹈精品,魚燈舞如果不迎頭趕上,以現有藝術水準和特色就會逐漸拉大與別人的差距,出現落后于別人的局面。隨著政府的不斷重視,會繼續投入了經費給予扶持,如何節約成本,把錢用到刀刃上,如何讓傳統民間魚燈舞的保護傳承工作產生的效率最大化,要做到這點確實需要冷靜思考和積極努力。作為當地有關的文化工作者,不能辜負政府和群眾的期望,要有長遠的目標和規劃,通過藝術創新修改,邀請有關專家給予意見和論證,使沙頭角魚燈舞藝術實力至少在今后一個較長的時期內處于全國的水平行列,真正具有強大的競爭力。
沙頭角魚燈舞創新的目的不是單純為了今后取得更輝煌的成績及在各類比賽中獲獎,而是為了切實讓群眾覺得好看,喜聞樂見,切實讓魚燈舞得到有效繼承和長遠發展,讓深圳市鹽田區沙頭角魚燈舞這一文化品牌和名片能持續擴大影響力,扎根在當地群眾的文化生活中。
參考文獻:
[1]鄧小偉.沙頭角魚燈舞申報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申報資料,2005.
[2]夏宏亮.沙頭角文化站民間收藏普查工作情況匯報,2007-09.
[3]夏宏亮.頭角轄區非物質文化遺產收集整理有感,2007-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