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潔
摘 要:許多畫家一輩子生活在前人的色彩理論中,他們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去認識色彩,總是比著葫蘆畫瓢的引用著過時、舊的色彩表現形式,陷入色彩盲目性而無法超脫自己對色彩的感知,而我也正是這群隊伍中的其中一小輩,正陷入盲目的平行線的一端,找不到方向感,當然也在不斷地摸索著、學習著、探索著與平行線的另一端的交叉點。
關鍵詞:油畫;色彩;認識
中圖分類號:J213;J2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29-0164-01
色彩,這個詞語所包含的很廣泛:一件衣服的色彩,一個裝飾品的色彩,一組家居的色彩,甚至女孩子所使用化妝品的色彩,因為事物有了色彩,所以才吸引到大多數人的眼球,才達到了其存在的價值觀。
色彩具有獨特的藝術價值,當然在繪畫藝術中,更加占據著主導地位,我所學習的是油畫專業,在我的繪畫理念里,色彩就是油畫的關鍵詞,從中西繪畫史上講,色彩一直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不僅賦予了畫面生命和美,同時也是表達各種理念,情感,信息的載體。色彩的繪畫作用歷來被畫家們所重視,隨著時代的發展,色彩已經作為表達情感的重要手段,本文所要論證的是在油畫創作中對色彩的認識。
在每個時代,藝術家們對色彩的探索力和他們獨特的審美,是他們上世紀在繪畫生活中不斷積累的結果,他們不滿足于長時間的色彩單一,總希望去發現探索新奇的色彩,目色求變,藝術家們在油畫創作中對色彩的表現實際上就是一種對繪畫的思維方式,怎么樣去繪畫的一種方法,是一個概念性的問題,像在大多寫實的作品中,在觀察畫面的結構時,對畫面結構的處理就是一種人為的思考過程,他們能用自己對色彩獨特的見解方式去表現,去抒發,從而形成了個人繪畫特點的形式。
從開始學油畫,老師就教我們去觀察色彩,感受色彩,發現色彩。印象派大師,高更、塞尚、梵高......他們的顏色就是從平常的寫生中用心去體會,而不是去繼承別人的技法,在繪畫中找到屬于自己的顏色,看到檸檬黃讓想起梵高,看到橘黃讓我想起了高更,他們看到的其實和我們看到了的一樣,但是色彩表情卻不一樣,世界上沒有一模一樣的樹葉,色彩能夠喚起人們自然的無意識的反應的聯想,總為言之,藝術創作中對審美的看法,內心精神的觀照和情感化都是與印象始終伴隨著形象、想象、意象、激情,踏是審美意象的情感化形式,表現的主要特征有:
1.在創作中表現其主體的內芯氣韻與內心情感的抒發,一件表現的作品,經常是內心情感的宣泄與張揚,它是藝術家們表現內心狀態的手法,是他們對生活的見解,是生命與情感交織的過程,是一種無法用言語表達的感覺形式。
2.它是一種想象的表現,是一種假擬與虛構,一種創造性想象,這就說明表現創作是一種非現實而不是反應真實的事物,對日常生活的否定與消解,是一種虛擬的想象性意境。
3.在創作中,藝術家們有了直覺才有表現的欲望,這種直覺就是藝術家們對待事物所反應的心靈事實,有了這種視覺才有了表現繪畫的欲望。
4.表現不是一種繪畫共性的表現,踏意味著個人的情感化與獨特的創造性,他必須是個別自身的原創,是不可替代的個性化表現。
在個性化表現的同時,最不能忽視的就是畫面本身的色彩完整性,一幅繪畫整體的完整性,畫面上要有渾然一體的形,渾然一體的色,形與色的渾然一體,畫面的渾然一體,從初學繪畫時就要求畫面的整體,空間的整體,繪畫中形態的組合也是一個完整的生態組合,色彩的渾然一體就是色彩空間的完善和色彩在空間中所處的位置、作用、組織的安排的完善,每一種顏色之所以能成為這種顏色,通常需要其他顏色的陪襯對比才得以確立,每一種色調的顯現,都需要無數色彩的調和與搭配才可以,否則這種色彩在繪畫中是不存在的,因為任何的色彩如果在畫面中起不到積極的作用的話,你們它必然會起到消極的作用,但是如果我認為畫面中的每一種色彩都是獨立的存在的話,那么繪畫本身就不存在了,因為一幅畫需要減肥就的是對比,通過對比達到和諧,只有和諧的色彩的畫面才是完整的,當畫面中形與色渾然一體時,畫面也就完整了。
內心情感的表現與畫面色彩完整性都有了,還要強調色彩的形式語言,它是藝術家們所想表達創作意圖的語言模式,它與音樂語言、舞蹈語言是一樣的,具有本身所想表達創作意圖的語言模式,它與音樂語言、舞蹈語言是一樣的,具有本身的規律性,像塞尚對形體概括壞人畫面結構的傾心,馬蒂斯對色彩美感表達的熱情,畢加索對形體解構重構的興趣,為視覺藝術的形式語言開辟了新路,以色彩美感著稱的藝術家們有莫奈、雷阿諾、梵高、莫蘭迪、弗洛伊德等。
色彩對生活十分重要,稱一個人“沒有特色”是非常粗魯的,就如同我們不談具體細節就評價一個人一樣粗魯, 這是一個充滿色彩的時代,人們對色彩越來越關注,在繪畫創作上我們畫出的顏色需要我們對色彩的認識與理解,要用全新的觀察方法盡情的發揮個人的色彩特色,發揮個人的創造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