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潤青
摘要:在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是小學階段非常重要的一門學科,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而閱讀則是語文教學中的重中之重。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我們既要重視小學生的閱讀能力,讓學生掌握閱讀的技巧及方法,還可以要求學生多練習,多和老師交流溝通,以致達到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目的。教師要指導學生選擇合適的書進行閱讀,為學生指明閱讀方向,培養學生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
關鍵詞:培養;閱讀;能力
一、興趣引導法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語文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由于小學生的自制力不強,其閱讀興趣保持的時間較短,這就需要語文教師在課堂上充分調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教師可以在閱讀的內容上要放寬,變“要我讀”為“我要讀”。如何做到這一點呢?最好的做法是給予學生自由選擇的權利,例如,可以合理將一些吸引小學生的童話故事、神話傳說等納入閱讀內容。鼓勵小學生進行積極、主動地閱讀,并認真撰寫觀后感或心得體會,并在此過程中鼓舞學生積極的進行閱讀體會的交流與分享,從而改善學生的閱讀能力,豐富學生的知識儲量,為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又比如,在閱讀“四大名著”之后,讓學生總結出在其中學到的成語和一些比較感興趣的詩句,在語文教學的時候可以就這些知識點進行探討和教學,由于是學生自身搜集的知識在教學的過程中,學生都會懷著極大的興趣進行學習。
二、加強閱讀訓練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發展,學生對文本的閱讀,可使自身的知識面得到擴展,提高閱讀創造力。小學生才開始接觸語文知識,處于磨合期,對語文的學習還有很長一段適應期,多數學生對語文的閱讀理解部分很排斥,因為較難,所以在具體的閱讀過程中,語文教師要為學生提供盡可能多的閱讀機會,加強閱讀訓練。傳統的單一閱讀方式顯然已經不能夠滿足新課改背景下的閱讀教學需要。因此,教師要開展多元化、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比如利用多媒體構建閱讀情境,讓學生深入到課文情境中,感受其中的環境,讓閱讀對象更加直觀、形象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再如,設置問題情境,讓學生在閱讀的同時開展問題探究,能夠有效地帶動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主觀意識,體現出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性,不斷增強學生的閱讀效果,提高閱讀教學質量。
三、發揮網絡閱讀優勢
教師要根據形勢引導學生進行網絡閱讀。指導學生學會網絡閱讀,激發其閱讀興趣,提高學生的閱讀創造力。網絡閱讀比傳統閱讀更為靈活、方便、新穎,更能激起學生的閱讀熱情,使其參與其中。網絡還能通過圖文并茂、生動活潑的呈現效果,讓學生覺得學習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可以增加學生的閱讀量,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培養其閱讀創造力。學生在閱讀時要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加強自律,提高價值的判斷能力。在準備瀏覽網頁之前,教師要指導學生明確自己為什么去閱讀,并且要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閱讀,還要了解閱讀是為了獲得哪些信息,避開無關信息的誘惑,從而快速查找到想要的信息。除此之外,由于網絡閱讀不會受到價格、信息量、紙張等條件的限制,學生可以無限地獲取到知識。因此,在進行閱讀教學中,教師要讓網絡發揮其優勢,充分利用網絡資源,使得網絡成為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的主要途徑。
四、借助教材張力鼓勵學生的閱讀力
教材是學生學習語言的載體,是教師教學的主要憑據,閱讀便是語言教學中缺一不可的。如我在引導學生閱讀完《曹沖稱象》之后,問學生:“你們認為曹沖稱象的辦法是不是最好的辦法?你有沒有比這更好的辦法?”學生通過一番思考,有的說:“我認為應該把石頭稱好了再放到船里,這樣就可以早一點知道大象的重量,所以我覺得曹沖的辦法也不是最好的。”有的說:“石頭多難找啊,用同樣大小的水桶從河里取水,放在船上,等水位到了那個刻度,再數一數一共有幾桶水,稱一稱每桶水有多重不就知道了嗎?”還有的說:“石頭和水都不方便,我覺得可以叫曹操的兵士一個個走上船去,等水到了那個刻度,看看有多少個兵士,稱一稱他們的體重就知道了。”這個教材的閱讀可以使課堂活動由單一的聽變成想象中的感受,使學生養成自發主動的閱讀習慣。
五、注重培養閱讀感情感悟
在教學實踐中,要利用課本上的閱讀,讓學生感悟到課文中主題的鮮明,內容的豐富,語言的美麗,構思的巧妙,表達的出色,情感的渲染,思想的啟迪,靈魂的凈化,個性的張揚。如在教學《狼牙山五壯士》一文中的“英勇跳崖”部分時,先讓學生認真閱讀課文,邊讀邊用筆劃出描寫五壯士的動作和神態的詞語,并仔細心得和品析,然后指五名學生到臺前進行表演,看學生是否真正心得到英雄人物的高大形象和高尚品質。小學生的語言雖然童氣十足,但他們的心靈是純真的,通過學生的閱讀品味到什么是恨什么是愛。這種“恨”和“愛”并不是教師教出來的,而是學生真真切切在閱讀中品味到的。只有品味才能愛之切,恨之深;只有品味才能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只有才能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六、結論
學生是充滿生機的年齡,是一切美好習慣的養成階段,閱讀習慣便是如此。學生語文閱讀習慣的培養是一個長期,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教師的積極引導,閱讀是讀者對讀物進行認知、理解、吸收與應用的過程,是現代文明的過程中社會不可缺少的智力活動,也是小學語文教學中不可忽視的重要內容。通過閱讀可以拓寬學生的視野,活躍學生的思維。教師不僅要傳授給學生有效的閱讀方法和閱讀技巧,更重要的是要引導學生掌握適合自身實際情況的閱讀方法。
參考文獻:
[1]英末霞.如何培養小學高年級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J].學周刊,2015(35):195.
[2]沈紅,王毅.閱讀與悅讀———談小學語文自主性閱讀能力的培養[J].時代教育,2013(12)
[3]袁春艷.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初探.[J].山西教育,201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