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永濤
摘要:在實施課初中語文教學的過程中,課堂提問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是一個不可缺少的教學途徑,同時其也是一門教學藝術。高質(zhì)量的提問能夠進一步促進課堂教學的取得良好的教學效率。因此,筆者根據(jù)自己多年的從教經(jīng)驗,以課堂提問藝術作為本文的主要論述點,從而為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及積極性提出幾點有效的建議。
關鍵詞:初中語文;課堂提問
高效的課堂提問既能夠營造和諧、活躍的課堂氛圍,同時還可以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對語文知識學習的興趣,從而使學生獲取了比較顯著的學習效率,從而增強語文課堂教學的質(zhì)量。但是,由于在編制課堂提問時候,需要教師注意所使用的方式以及技巧的,若是所設置的問題過于簡單、老套以及直白,不但不能夠充分地對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及主動性進行調(diào)動,并且還致使事倍功半的現(xiàn)象發(fā)生[1]。所以,語文教師必須要十分地重視初中語文教學中的課堂提問,并且也要注意問題的藝術性以及技巧性,從而可以通過利用高效的課堂提問強化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實效性。
一、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
只有學生產(chǎn)生了學習的興趣,才能夠進一步推進學生自主進行探究、思考問題。在實施語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語文教師可通過利用可教材內(nèi)容和學生的真實想法進行融合一起,并且重視所設置問題的是否具有較高趣味性以及迪性,教會學生該怎樣在學習的過程中積對問題進行有效的思考。一般情況下,進設置問題時,將其于學生的日常生活聯(lián)系起來,提問時能夠極大地激發(fā)學生對學習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同時教師進行提問的方式也必須要常使用比較常規(guī)的的形式,可以另一種方式進行提問[2]。例如,在進行教學與歌會相關的教材內(nèi)容時,語文教師可利用大部分初中生熱愛追星的這一個特征,在實施教學之前,對學生提問這樣的問題:“有哪一個同學看過明星的演唱會?”這時后的學生均比較的興奮,都爭相搶后地回答問題,有的回答:在電視里!而有的則回答:在現(xiàn)場!另一部分則是兩者都有。接著教師可再次地提問:“那請同學們對明星的演唱會的場景進行描述一下好不好?”這時學生均非常地主動站起來回答問題,課堂氣氛一下子就活躍了起來。這時候教師抓住適當?shù)臅r機,將話題引到課文中去:“那我們看一下課文描述的的歌會是否和同學們所見到的明星演唱會相同呢?或是兩者之間存在什么區(qū)別呢?”經(jīng)過教師不斷設疑以及指導,學生對課文知識的學習產(chǎn)生了極其濃厚的興趣,從而可以讓學生們帶著問題對課文進行閱讀,并且迅速尋找正確的答案。
二、合理設計矛盾,激活學生探究思維
在實施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并不是每一篇課文的內(nèi)容均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的,因此,這就需要語文教師必須能夠?qū)滩膬?nèi)容有比較深的了解,并且可以適當?shù)卣瓶睾媒虒W的突破點,合理設計課堂問題矛盾,從而使其可以與學生的意識產(chǎn)生一種。而學生為了可以迅速地將問題中存在的矛盾解決掉,在解析這些“沖突”的實收,學生很快地就將教材中存在的重點以及點內(nèi)容理順清楚,并且將結(jié)束了對思維的訓練[3]。例如,在進行教學某一篇課文的時候,教師在進行正式上課前,對學生進行提問:課文題目中的“死”與“不死”這兩個詞語的真正的意思分別是什么呢?這兩個說法是否存在有矛盾呢?通過利用一連串的矛盾問題進行提問,不僅可以讓學生產(chǎn)生比較強的探究欲望,還可以使其學習語文知識的興趣充分地被問題給調(diào)動起來,學生們均非常急切對課文進行閱讀并希望能夠盡快找到答案。通過認真仔細對課文進行閱讀后,加上語文教師有效的指導,學生就迅速地理解了教材中“死”字蘊含的含義,并對課文所表述的問題有了比較深的認知。
三、由直變曲,指導學生深度解析課文
在過去傳統(tǒng)教學模式當中,大部分的語文教師喜歡采用比較直白的提問方式,而這種類型的提問方式并不能有效地啟發(fā)學生的思維,長期以此,就會讓學生對這種過于常規(guī)的提問方式產(chǎn)生厭煩、乏味的感覺,不這對于學生后續(xù)的思維的發(fā)展是非常不利的。若是語文教師能夠?qū)⑵溆芍弊兦顾釂柕膯栴}先拐一個彎,然后再對學生進行提問,這樣的提問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并且進一步推動學生可以獨自進行思考[4]。例如,在進行教學某一篇課文的時候,文中有這樣的一句話:“我低聲問:‘你家還有什么人?她說:‘現(xiàn)在沒有什么人,我爸爸到外面去了……”這時候,語文教師可以向?qū)W生提問這樣的問題:“小女孩為何只回答一半就不說了,是不是小女孩確實不知道爸爸去哪兒了?”而這時學生對教師的問題給予了否定,于是語文教師再一次進行提問:“為什么小女孩知道爸爸去哪里了,卻又不回答?”這時候有的學生回答到“不方便說出來”,“害怕別人知道”,而這時語文教師為學生提供一些關鍵性的提問:“通過閱讀課文可知女孩具有怎樣的性格特點?”通過教師的“曲提”之后,學生就能夠輕易總結(jié)出小女孩具有“機警、樂觀”的性格特征。因此,充分應用“曲提”的提問方式,既可以最大限度對學生的想象思維進行有效的激發(fā),同時還可以讓學生真實感受到在尋找問題答案過程中產(chǎn)生的樂趣,從而讓其對學習語文知識產(chǎn)生極大的興趣。所以,教師在設計問題時必須具備有技巧性、誘導性、藝術性等要素,從而增強學生學習的綜合能力以及獲取優(yōu)質(zhì)的教學質(zhì)量。
綜上所述,有效的課堂提問對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是至關重要的,同時重視課堂的提問方式對于教學效率也是非常關鍵的。語文教師要根據(jù)學生實際的學習能力設計有效的課堂提問,并且在教學的過程中使學生意識到課堂提問的重要性,既把提問當成是一種教學方式,又將其當成是一門教學藝術。高效的課堂提問不僅可以高度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并且能夠讓學生高效地學習,從而獲取良好的課堂效率。
參考文獻:
[1]覃彩莉.引導之法貴在善問——試論初中語文教學的課堂提問藝術[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12(03):110+135.
[2]安悅歌.初中語文教學中如何掌握提問藝術[J].考試周刊,2015
[3]朱曉芹.教學之法貴在善問——初中語文教學的課堂提問藝術[J].語文天地,2016,(35):29-30.
[4]陳傳業(yè).巧用課堂提問藝術優(yōu)化初中語文教學[J].成才之路,20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