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芳
摘 要:在幼兒教育倡導回歸生活的理念下,美術教育也要迎合這種理念,使美術教學在生活中能夠更好的被幼兒所接受。這不僅需要老師要為幼兒策劃生活化的教學主題,還需要老師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教學活動環境,以及有效的將美術教學融合到生活的各項領域中去。因此本文在這些領域對回歸生活的幼兒美術教學做了一些相關的探究,希望對幼兒的美術教學能有所幫助。
關鍵詞:回歸生活;幼兒美術;教育方案
中圖分類號:G61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29-0224-02
在現在的幼兒美術教學中,大力倡導將幼兒美術教學回歸生活,就是在以生活為背景的前提下,展開幼兒的美術教學。依據幼兒所處的生活環境,以及他們對生活的了解,安排既適合幼兒又合理的教學內容,將幼兒所熟知的事物以及人物充分滲透到教學活動中去,符合兒童的認知和發展規律,使美術教育變得更加有價值有意義。所以,這就需要幼兒美術教師充分發揮作用,制定合理的教學方案,將美術教學更加貼近生活化。
一、生活化美術活動主題的確定
在對幼兒美術教學活動方案的設計上,需要注意方案的內容一定要貼合實際生活,必須是幼兒所熟知的事物,并且能夠極大的引起幼兒的興趣①。這樣才能更加深刻的將美術教學滲透到幼兒的心靈上,同時美術教學也變得更有效率。藝術往往都是來源于生活中的,所以首先就要從生活中選擇活動內容,幼兒都有依賴性,所以他們對自己所熟知的環境、事物以及人物因為依賴而更加的有感情,所以幼兒美術教師一定要抓住幼兒的之一特點,安排貼近幼兒生活的教學內容,這樣才能激發孩子的興趣和探索精神。讓美術教學與生活相互融合,讓幼兒發現生活中的美,探索生活中的美,并感受和享受生活中的美②。
除此之外,教師還要將生活中隨處可見的一些生活用品融合到教學材料中,將廢舊物品與藝術相結合。比如,用廢舊報紙做簡易垃圾桶,用水瓶做椅子,用棉簽做鐵塔等等。充分利用生活中常見的物品,不僅達到了廢舊物品二次利用的目的,還開發了幼兒的智力,培養了幼兒的藝術氣息,使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都得以提升,并且給予了他們合理利用資源的意識,使幼兒用美的眼光去看待周圍的事物。最后,是要將美術教學延伸到大自然中去。大自然中有著最純凈的美,所以一定要讓幼兒充分感受和領略自然中的美。比如老師可以設計一些野外繪畫活動,讓幼兒真切的與自然接觸,自然中的花草魚蟲都別有意境,讓孩子發揮他們自身的想象力畫出自然中的美,這樣才能然孩子們領略并表達出最純粹靈動的美。
二、生活化美術活動環境的創建
在幼兒的美術教學中,環境也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良好的環境可以更好的激發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使他們對美術學習更加的感興趣。只有輕松自在的環境,才能讓孩子全身心的投入到美術的創作中。所以教師要為孩子創建一種寬松能讓孩子解放思想無所拘束的環境,在這樣的環境中孩子們才能充分的表達自己。創建這樣的環境,首先就要從場地入手。能夠讓孩子積極參與并且深受啟發的美術教學環境,才能引導幼兒積極主動的去探索美術,才能打開他們的思維使他們的意識更加開闊。老師在選擇教學的場地時,一定要結合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教學場地,如果在幼兒進行美術創作的時候,場地過小使幼兒的創作受到局限,身體不能得到更好的施展,則對幼兒的創作會有嚴重的影響,使他們不能創造出更好的作品,還會影響的他們在美術創作中的心情,降低了創作的興趣。比如,在進行繪畫創作時,由于環境過于擁擠,不僅會使幼兒在顏料的噴灑上,噴灑到準確的位置,還容易對別人的畫作產生影響,不僅不能更好的表達作品,還會影響創作心情,產生情緒。教師除了要為幼兒提供合適的場地外,還要給予他們充分的想象空間,讓幼兒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去詮釋③。教師不要為幼兒設置太多的條條框框,局限他們的思維。
比如,對于某些物體的繪畫上,不要總是進行寫實繪畫,可以為幼兒設計一些主體,給孩子一個具體的實物名稱,讓孩子自己去生活中探尋。這樣他們才可以表達出他們眼中對于實物的認知,對同一種事物才會創作出千萬種的表達方式④。如果只是單一的將物品擺在那,然學生們去繪畫,那么所表達出的作品大多都千篇一律。
再者,要在創作材料上入手,只有豐富、新奇的教學材料,才能更好的調動孩子的自主性,激發他們創作的興趣。孩子對于不同的教學材料會有不同的想象力,在各種各樣想象力的驅使下,孩子愿意去積極探索和實踐,進而創作出更好的藝術作品。不同的創作材料能給孩子帶來不同的使種感官體驗,使孩子的視野更加開闊,促進幼兒智力的成長和開發,并且有更好的創造力。除了在美術教學活動中常見的材料以外,也可以增加一些如,棉簽、易拉罐、吸管、紐扣等特殊的教學材料,這樣可以為孩子提供更多的想象創造空間。
最后,老師在美術教學活動方案的設計上一定要遵循幼兒的身心規律。結合幼兒在這一時期的年齡特征和認知特征。在孩子三到六歲的這段期間內,是他們形象思維的發展時期,他們對具體的事物更加感興趣。所以老師在教學活動中一定要充分考慮到這一點,在教學材料和用具的準備上,一定要別出心裁,盡量選擇種類和款式都比較新穎的材料,這樣才能給予孩子更好的想象創造和發揮空間。同時,教師也要積極的去鼓勵孩子開闊思維,大膽想象。所以在整個教學活動方案的設計上,教師要充分的去了解幼兒的各項水平和特征并且完美的與生活相結合,這樣才能讓孩子在生活中更好的去領悟美術教學,有更好的創造力。
三、跨領域融合美術活動
美術活動與語言、健康、社會、科學、音樂等領域都是相關的,在美術活動中可以將這些領域融合進來,進而提高孩子的興趣更好的發揮想象和創作。比如,在對一些小動物的繪畫上,可以先為小朋友們講述一些關于這個小動物的有趣故事,或是編一首活潑生動的兒歌,吸引小朋友的興趣,再讓小朋友發揮想象的去繪畫。或者,將中國的一些傳統節日的由來,編成符合幼兒期孩子認知生動有趣的小故事,讓他們有顏色來表達對這些節日的認知。這種跨領域的融合,極大的鍛煉了孩子的創造性和想象性,促進了孩子的綜合發展。眾所周知,不同地域有不同的文化。所以,為了孩子能更好的發展美術創作,還要將美術活動與地域文化相結合。不同的地域文化會帶給孩子不同的視覺效果,也會帶個他們不同的感受和知識與經驗。比如,老師可以適時的帶領孩子們去看一些傳統的戲劇表演,話劇表演、京劇表演等,讓孩子對不同的地域文化都有所認知,進而幫助他們積累更多的經驗,激發出他們創作的想象力。
除此之外,還要將美術活動與家庭相融合,環境和生活中的美無處不在,而對于幼兒來說接觸最多的環境就是家庭和學校,在學校的時候會有老師來引導,那么家庭里就需要家長來發揮作用了,日常的生活都會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所以家長在日常生活中要有意識的培養孩子各方面的能力,來開闊孩子的思維提升孩子的創作力,只有在學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下,才能促進孩子更好的發展。美術要與時間相融合,美術活動在開展的時候,內容要隨著春夏秋冬以及各種節日的變化而有所改變,開展與環境相符合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們充分感受教學內容的意境,進而更好的完成美術創作。最后,將美術活動與游戲相融合。幼兒期的孩子活潑天真,對游戲充滿了興趣,所以要將美術活動融合到游戲中去,給孩子更多的空間。比如,可以以游戲的形式來進行繪畫創作,不僅增進了孩子之間的互動能力,以及與老師的交流能力,還能讓孩子更好的創作,使課堂更加生動有趣。
四、結語
生活是幼兒進行美術創作的大舞臺,也是幼兒創造力和靈感的源泉,教師在回歸生活的大背景下進行美術教學活動,讓孩子們發揮出更好的想象能力和創作能力,從生活中的各個方面,來激發自己的興趣,不僅更好的完成美術創作,還能獲得更多的知識和經驗,以及更好的思維意識,使孩子能夠全方位的綜合發展,更好的成長。
注釋:
①王曙光.回歸生活的幼兒園美術教育[J].教育,2016(12).
②紀瑞祥.回歸生活的幼兒美術教育活動策略[J].美術教育研究,2016(08):96-97.
③陳秉龍,顏銘鋒.回歸生活的幼兒園美術教育指導策略探微[J].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學報,2016(10):21-22.
④段麗紅.回歸生活幼兒園美術教育的本真[J].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學報,2015(10):168-16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