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茨平,肖杰平
(1.金溪縣中醫院內二科,江西 撫州 344800;2.金溪縣人民醫院內二科,江西 撫州 344800)
睡眠干預結合心理行為對難治性高血壓控制研究
龔茨平1,肖杰平2
(1.金溪縣中醫院內二科,江西 撫州 344800;2.金溪縣人民醫院內二科,江西 撫州 344800)
目的 探析睡眠干預結合心理行為對難治性高血壓的臨床控制效果。方法 選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期間本院收治的150例難治性高血壓患者,采用隨機數表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75例。要求兩組患者均服用常規降壓藥,其中對照組行一般性生活干預,觀察組行心理治療和睡眠干預。對比其臨床效果。結果 兩組患者在接受分組治療前,其血壓值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在經各自臨床干預后,均有明顯改善(P<0.05),且觀察組患者的血壓值在多個時期均較對照組低(P<0.05)。通過對比服藥依從性可知,對照組患者表現不如觀察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SAS、SDS以及PSQI評分上,觀察組均遠低于對照組(P<0.05)。兩組患者在不良反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結論 睡眠干預結合心理行為能夠實現對難治性高血壓的有效控制。
難治性高血壓;睡眠干預;心理行為;服藥依從性
本次研究特選擇本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患者為對象,并給予其中部分患者以睡眠干預及心理干預,以觀察該護理方法對患者血壓的控制,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期間本院收治的150例難治性高血壓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75例。對照組男40例,女35例;年齡35~75歲,平均年齡(57.5±7.3)歲;病程8個月~5年,平均病程(32.5±6.3)個月。觀察組男41例,女34例;年齡35~77歲,平均年齡(57.8±7.4)歲;病程7個月~5年,平均病程(32.6±6.4)個月。兩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1.2 納入標準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患者生活方式較以往有明顯改變,并且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服用3種乃至以上的降壓用藥(皆為最佳用藥并在患者耐受劑量之內),患者血壓仍處于居高不下的狀態;患者需服用4種乃至以上降壓用藥方可將血壓控制在合理范圍之內;患者本人對研究表示知情并自愿參與本次研究,簽訂同意書;患者因病情緣故而存在慢性失眠;入選患者經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認可。排除標準:患者高血壓類型為繼發性高血壓;患者存在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合并有其他精神類疾病者;肝腎功能不全;存在惡性腫瘤或其他嚴重疾病者;存在認知功能障礙;對研究不予配合。
1.3 方法
1.3.1 對照組 考慮其病情需要,應給予其三藥聯用以達到降壓效果,所用藥物包括倍他樂克片、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厄貝沙坦氫氯噻嗪片等,具體用藥標準需依據患者病情及身體素質決定。同時在其基礎上對患者施以生活方式干預,包括減重、限鹽、體育運動、改變飲食習慣與起居習慣。
1.3.2 觀察組 需在對照組基礎上增加睡眠干預以及心理行為干預。
睡眠干預如下:要求患者白天盡量少睡,并且在下午之后減少與興奮性物質接觸,要求其戒煙戒酒,以免影響睡眠質量及降壓效果,在上床之后應迅速進入睡眠狀態,以確保作息規律,在睡前可以溫水泡腳,并對患者大陵、涌泉、厲銳等穴位進行按摩,若仍無睡意,則可給予其艾司唑侖口服。
心理行為干預如下:要求患者保持身體上的放松,通過為患者播放柔和的音樂,以使其身心處于平靜狀態,并指導其進行肌肉放松訓練,告知其在吸氣時緊握拳頭,呼氣時放松拳頭,緩步進行,并將此法過度至全身,以消除心理與肉體上的緊張。在患者進行肌肉放松訓練時,可以指導患者展開意像性想象,在柔和音樂烘托下,為其描繪出安靜的場景,如一望無邊的大海、遙遠的天空以及幽深的叢林等,從而使其能夠沉浸在腦海的想象中,進而沉入夢境。內心意像法:在漸性肌肉放松訓練的基礎上進行意像性想象,如想像愉快的情緒,想像美麗的自然景觀,漂亮的圖象等。可在柔和的音樂背景下進行,每天3次,每次30min。為便于患者入睡,醫務人員可實行簡單的催眠療法,以幫助患者盡快進入睡眠狀態,指導患者進行體位調整,確保舒適,同時告知其放緩呼吸、放松肌肉,雙眼直視前方,單調重復數字,進而緩緩入睡。醫務人員可為患者培養一些興趣,如養花、畫畫、下棋等,同時還可為其推薦一些節奏悠揚、旋律動聽的音樂,以舒緩患者心情。
1.4 觀察指標 在治療前后不同時期對兩組患者的血壓變化情況、心理狀態、服藥依從性進行對比。
其中服藥依從性的判定標準如下:患者在出院1年后,保持按時按量的服藥習慣,并且漏服次數低于6次,即為完全遵醫;患者在出院1年后,仍保持按時按量的服藥習慣,漏服次數超過6次但低于12次,即為部分遵醫;患者在出院一年內,有過12次乃至以上的漏服經歷,即為不遵醫。服藥依從性=(完全遵醫+部分遵醫)/75×100%。
心理狀態評分則由SAS(焦慮量自評表)以及SDS(抑郁量自評表)共同完成[1]。
PSQI評分標準:由19個自評項目和5個他評條目構成,18個自評項目參與計分,組成7個成分,每個成分按0~3級計分,以總分大于7分為低睡眠質量,得分越高,表明睡眠質量越差[2]。
對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進行對比。
1.5 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血壓控制效果 兩組患者治療前,血壓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在護理后,有明顯改善,且觀察組患者在各個時期均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血壓控制效果對比Table1 Comparison of blood pressure controleffect

表1 血壓控制效果對比Table1 Comparison of blood pressure controleffect
時間治療前治療3個月治療6個月治療9個月對照組(n=75)150.6±5.6 145.1±4.2 140.2±4.4 134.4±5.6觀察組(n=75)149.7±5.8 140.3±4.4 130.5±5.3 123.2±4.5 t值0.376 27.401 36.451 39.241 P值0.687 0 0 0
2.2 服藥依從性 在服藥依從性上,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6.667,P<0.05),見表2。

表2 服藥依從性對比[n(%)]Table2 Comparison ofmedication compliance[n(%)]
2.3 心理狀態及PSQI評分對比 在SAS、SDS以及PSQI評分上,觀察組均遠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心理狀態及PSQI評分對比Table3 Psychologicalstatusand PSQIscoreof two groups(x±s)

表3 兩組患者心理狀態及PSQI評分對比Table3 Psychologicalstatusand PSQIscoreof two groups(x±s)
項目SAS SDS PSQI對照組(n=75)53.3±4.4 45.6±4.7 8.1±1.4觀察組(n=75)41.2±4.3 35.4±4.6 5.5±1.5 t值48.752 38.759 40.256 P值0 0 0
2.4 不良反應 對照組發生1例失眠事件(1.33%),觀察組則未見有不良反應出現(0.00%),由此可知,兩組患者在不良反應上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難治性高血壓在臨床上也被稱之為頑固性高血壓,其患者雖然生活方式較以往有所改變,并且降壓藥用藥種類相對較多,但其血壓仍然處于過高狀態[3-4]。隨著近些年來我國人口老齡化趨勢的加重以及肥胖人口的增多,該病的發生率亦在不斷攀升[5]。血壓控制不佳會引起心、腦、腎等靶器官損害,從而促進臨床心血管意外事件的發生,為此則必須尋找積極有效的解決辦法,以便將患者的血壓控制在合理范圍內。國內研究指出[6],借助于心理干預能夠實現對難治性高血壓患者血壓的有效控制。故本次研究通過對本院今年所收治的部分患者施以睡眠干預及心理行為干預,獲得了較為理想的臨床效果。各項研究結果均表明,睡眠干預及心理行為確實能夠影響難治性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水平,并將其控制在一個相對較低的數值范圍內。睡眠干預以及心理護理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患者日常生活習慣,減少不良行為對血壓的影響。該治療方法能夠確保患者白天精力以及夜晚的睡眠質量,減少了因熬夜等因素對血壓控制的影響,同時還能夠為患者樹立起健康的生活理念,使患者更加注意從飲食習慣、日常起居、娛樂休閑以及身體鍛煉等方面來進行血壓的有效控制[7]。綜合兩種治療方式能夠幫助患者保持樂觀情緒,避免情緒波動,使患者能達到一種松馳的心態,從而減少兒茶酚胺、腎上腺素過度釋放,降低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的反應性而達到降壓的目的[8]。
綜上所述,通過為難治性高血壓患者提供睡眠干預及心理行為干預,能夠有效降低其血壓水平,其臨床價值值得肯定。
[1] 董秀麗,陳筑.老年難治性高血壓患者給予睡眠干預對血壓控制的影響研究[J].中國保健營養,2016,26(13):180.
[2] 陸忠紅,仇訓華,黃麗兒.人性化護理干預在老年高血壓患者住院期間的應用效果觀察[J].當代醫學,2012,18(5):123-124.
[3] 陳澤敏,滕娟,曾瑞蘭,等.時間給藥法及護理干預對難治性高血壓患者治療效果的影響[J].海峽藥學,2016,28(5):137-139.
[4] 梁美明.時間給藥法配合護理干預對難治性高血壓預后效果的影響[J].中國實用醫藥,2016,11(28):267-268.
[5] 孫曦,劉洪興.中西醫結合治療老年難治性高血壓的臨床研究[J].河南醫學研究,2015,24(12):103.
[6] 徒宏亮,華輝,徐恒新,等.難治性高血壓的社區管理及康復指導淺述[J].中國鄉村醫藥,2016,23(23):63-64.
[7] 張國平.中西醫結合治療糖尿病合并高血壓的效果觀察[J].當代醫學,2015,21(18):153-154.
[8] 雷云江.中成藥治療高血壓病療效觀察[J].當代醫學,2016,22(31):157-158.
The study of sleep intervention combinedwith psychologicalbehavioron the treatmentof refractory hypertension
Gong Ci-ping1,Xiao Jie-ping2
(1.JinxiCounty Hospitalof TraditionalChinese Medicine,Fuzhou,Jiangxi,344800,China;2.JinxiPeople’sHospital,Fuzhou,Jiangxi,344800,China)
Ob 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efficacy of sleep intervention combined with psychologicalbehavior in the treatmentof refractory hypertension.Methods From December 2015 to December 2016 150 casesof patientswith refractory hypertension,using random 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75 cases in each.Two groupsof patientswere required to take routineantihypertensive drugs,in which the control group
general life intervention,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psychological treatmentand sleep intervention.The clinical effect was compared.Results Two groups of patients in group before treatment,there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differences in the blood pressure,by their respective clinical intervention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P<0.05),and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blood pressure values in multiple periods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controlgroup(P<0.05).By comparing themedication compliance,the controlgroup patientswere notas good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the difference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In the SAS,SDS and PSQIscores,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much lower than thatof the controlgroup(P<0.05).Therewasno significantdifference in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Conclusion Sleep intervention combined with psychologicalbehavior can achieveeffective controlof refractory hypertension.
Refractory hypertension;Sleep intervention;Psychologicalbehavior;Medication compliance
10.3969/j.issn.1009-4393.2017.32.030
撫州市2016年度第二批科技指導性計劃項目(撫科計字〔2016〕1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