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雨桐
(遼寧省鞍山市中心醫院CT室,遼寧 鞍山 114001)
腦動脈瘤破裂患者介入栓塞治療與護理配合方式研究
利雨桐
(遼寧省鞍山市中心醫院CT室,遼寧 鞍山 114001)
目的 對腦動脈瘤破裂患者采用介入栓塞治療與護理配合方式進行分析。方法 收集2015年1月~2016年11月腦動脈瘤破裂介入栓塞治療患者50例并隨機分兩組。簡單護理組采用常規護理,規范化護理組采用規范化護理配合。比較兩組患者滿意水平;焦慮心理、生活質量水平、出院時間;患者腦動脈瘤破裂出血等事件發生率的差異。結果 規范化護理組患者滿意水平96.0%高于簡單護理組的76.0%(P<0.05);規范化護理組治愈出院時間(9.51±1.41)d、護理后SAS評分(35.51±2.61)、生活質量評分(96.62±2.21)優于簡單護理組出院時間(12.39±2.71)d、護理后SAS評分(43.39±3.55)、生活質量評分(81.61±2.13)(P<0.05);規范化護理組不良反應事件發生率8.0%顯著低于簡單護理組的32.0%(P<0.05)。結論 腦動脈瘤破裂介入栓塞治療的效果確切,輔以規范化護理配合,可減輕患者不良情緒,減少不良事件,加速出院,促進患者對護理服務滿意度的提升,并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值得推廣。
腦動脈瘤破裂;介入栓塞治療;護理配合方式
近年來,介入治療不斷發展,其是以影像學為基礎的一種微創新興學科。神經介入治療發展迅速,應用廣泛,效果確切,但多數患者因對介入治療缺乏正確認知,在診治過程出現焦慮等不良情緒,甚至產生抵觸情緒,需加強護理,并確保護理人員熟練配合,減輕患者的應激反應,提高其配合度[1]。本研究分析腦動脈瘤破裂患者采用介入栓塞治療與護理配合方式,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將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1月收治腦動脈瘤破裂介入栓塞治療患者50例隨機分兩組。所有患者符合腦動脈瘤破裂診斷標準,經DSA檢查確診。規范化護理組患者男16例,女9例;年齡26~79歲,平均年齡(43.91±2.48)歲。簡單護理組患者男17例,女8例;年齡2~79歲,年齡年齡(43.18±2.41)歲。所有患者均對研究內容知情,并簽署授權同意書。兩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簡單護理組采用常規護理。規范化護理組采用規范化護理配合。①術前護理。術前主動介紹手術必要性、目的和過程,說明配合要點,強調手術醫生和護士的高超技術,介紹治療以及恢復良好案例,請一些經腦動脈瘤破裂介入栓塞治療效果好的病人分享治病經驗,消除患者顧慮以及心理負擔。②術前詳細了解擬進行手術患者的詳細病史,詢問其病史、藥物過敏情況等,并積極進行基礎疾病治療,做好手術所需器材、藥品以及物品的準備,備好搶救藥品。③術中配合。術中對患者信心進行仔細核對,囑咐其仰臥,并給予兩條及以上靜脈通路建立,對患者生命體征進行全程監測,靜推尼莫地平,對煩躁者可遵醫囑給予鎮靜治療;昏迷者進行氣管插管。各項護理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原則,并密切配合醫生進行手術操作。全麻后加強患者瞳孔、意識等變化的監測,保持持續吸氧狀態,并用生理鹽水加壓和持續靜滴,留置導尿管。手術結束需協助醫生壓迫穿刺位置,并做好穿刺部位止血護理和加壓包扎護理。④并發癥預防和處理。第一,血管痙攣或形成血栓。術中可給予尼莫地平靜推有效控制血壓,預防血管痙攣出現。若術中經造影發現血管痙攣,手術操作需立刻中斷,并監測患者生命體征,給予罌粟堿經微導管緩慢注入,必要時用尿激酶,以減輕血管痙攣癥狀。第二,動脈瘤破裂出血。其發生可能和術中血壓突然升高或術中微導管將血管穿破相關,在出現動脈瘤破裂出血的情況下,需立刻采用合適藥物對肝素進行中和,如魚精蛋白,并給予硝酸甘油控制血壓,進行精密填塞至出血停止。⑤術后護理。術后將患者安全護送到病房,做好相關交接工作,記錄手術時間、手術過程情況、術中和術后用藥等情況[2]。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滿意水平;焦慮心理、生活質量水平、出院時間;患者腦動脈瘤破裂出血等事件發生率的差異。
滿意度采用本院自制滿意度調查問卷評估,分為不滿意、比較滿意和滿意3個選項,滿意度=滿意率+比較滿意率。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滿意水平比較 規范化護理組患者滿意水平高于簡單護理組(χ2=4.153,P=0.042<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滿意水平相比較
2.2 兩組患者焦慮心理、生活質量水平、出院時間比較規范化護理組患者焦慮心理、生活質量水平、出院時間優于簡單護理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焦慮心理、生活質量水平、出院時間相比較(x±s)
2.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事件發生率比較 規范化護理組患者發生血栓形成1例,腦動脈瘤破裂出血1例;簡單護理組發生血栓形成2例,血管痙攣4例,腦動脈瘤破裂出血2例,規范化護理組腦動脈瘤破裂出血等事件發生率8.00%(2/25)顯著低于簡單護理組的32.00%(8/25)(χ=6.578,P=0.012<0.05)。
腦動脈瘤破裂介入栓塞是一種介入微創治療方法,治療效果確切,可有效改善患者預后,避免外科手術治療所帶來的嚴重創傷,具有微創性和安全性[3]。但腦動脈瘤破裂介入栓塞也屬于侵入手術范疇[4],會帶來一定的生理創傷和心理應激,其操作安全性和有效性跟醫生操作技術密切相關,也和護理人員操作、并發癥預防及處理工作等相關。腦動脈瘤破裂介入栓塞中,因血管迂曲過度,可導致導管、導絲在血管腔中多次操作,若時間久可導致出血等并發癥[5],因此需加強術中監護和護理,仔細操作,預防并發癥的發生。通過在腦動脈瘤破裂介入栓塞過程中實施規范化護理配合,提高護理人員專業素質,加強術前護患溝通和術中密切配合,對于提高患者依從性和減少術后并發癥的發生意義重大[6]。
本次研究中,簡單護理組采用常規護理,規范化護理組采用規范化護理配合。結果顯示,規范化護理組患者滿意水平、焦慮心理、生活質量水平、出院時間均優于簡單護理組(P<0.05);規范化護理組不良反應事件發生率顯著低于簡單護理組(P<0.05)。
綜上所述,腦動脈瘤破裂介入栓塞治療的效果確切,輔以規范化護理配合,可減輕患者不良情緒,減少不良事件,加速出院,促進患者對護理服務滿意度的提升,并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值得推廣。
[1] 張紅霞.腦動脈瘤破裂介入栓塞治療及圍術期護理配合[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3,32(11):2449-2450.
[2] 郭召.腦動脈瘤破裂介入栓塞治療和圍術期護理配合的臨床觀察[J].基層醫學論壇,2015,19(36):5165-5166.
[3] 王小霞,曹作為,夏鷹,等.顱內動脈瘤破裂經血管內介入栓塞治療的臨床護理[J].海南醫學,2014,25(3):465-466.
[4] 邢麗,袁嬋娟,陳建龍,等.顱內動脈瘤血管內栓塞治療的手術配合[J].介入放射學雜志,2012,21(11):958-960.
[5] 郭瑞萍,楊瑞.腦動脈瘤破裂介入栓塞的治療及圍術期護理配合[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6,19(22):132-133.
[6] 張菊華.老年患者顱內破裂動脈瘤血管內介入治療的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13,28(24):2243-2245.
10.3969/j.issn.1009-4393.2017.32.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