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榮艷,何勇,鄒幸
(1.贛州市第三人民醫院檢驗科,江西 贛州 341000;2.贛州市人民醫院藥劑科,江西 贛州 341000;3.贛州市第三人民醫院精神科,江西 贛州 341000)
抗精神病藥奧氮平和利培酮對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響
吳榮艷1,何勇2,鄒幸3
(1.贛州市第三人民醫院檢驗科,江西 贛州 341000;2.贛州市人民醫院藥劑科,江西 贛州 341000;3.贛州市第三人民醫院精神科,江西 贛州 341000)
目的 探討抗精神病藥奧氮平和利培酮對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響。方法 選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癥患者80例,作為此次研究對象。按照醫學分組中常用的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0例,對照組患者給予奧氮平進行治療,而觀察組患者則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用利培酮,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前、以及治療1個月后,Hcy的變化情況。結果 在接受治療前兩組患者的Hcy水平、PANSS評分以及HH(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例數,組間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在使用不同方法治療1個月后,觀察組患者的PANSS評分、Hcy水平以及HH例數均明顯低于對照組,組間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將奧氮平和利培酮聯合,應用于精神分裂癥患者的臨床治療中,可有效的降低患者的Hcy水平以及HH例數,因此,值得在臨床實踐中進行大范圍的推廣和使用。
奧氮平;利培酮;精神病;同型半胱氨酸
精神分裂癥,作為常見的精神性疾病,又被稱之為精神病。據世界衛生組織調查研究數據結果顯示,全球精神分裂癥患者約為全球總人數的3.5%~8.5%,且發病群體多為青壯年。患者患病后的主要臨床癥狀表現多為思維、情感、感知等方面的障礙[1]。近年來,將奧氮平和利培酮聯合,應用于精神分裂癥患者的臨床治療中,取得了較好的臨床治療效果,基于此背景下,本文就此展開研究,現闡述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癥患者80例,入選患者均符合CCMD-3精神分裂癥的臨床診斷標準,且PANSS評分均≥60分。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0例。對照組患者中男22例,女18例,平均年齡(39.15±1.33)歲;觀察組患者中男21例,女19例,平均年齡(40.10±0.11)歲。兩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奧氮平(江蘇豪森藥業有限公司,批號A403196)進行治療,具體用藥方法和用藥劑量如下:患者初始用藥劑量為每天5~10mg,在接受治療1~2周后,將用藥劑量調整為每天15~30mg[2];而觀察組患者則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用利培酮(西安楊森制藥有限公司,批號H20010309)進行治療,奧氮平的用藥劑量和用藥方法與對照組相同,利培酮的用藥劑量為每天2~6mg。所有患者均連續治療1個月,并于入院時、治療1個月后抽取患者2mL空腹肘靜脈血,檢測患者的Hcy水平[3]。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后Hcy水平以及HH例數的對比情況。
1.4 評價標準 血清Hcy正常水平:5~16μmol/L,當患者的血清Hcy水平>16μmol/L時,定義為HH[4]。
1.5 統計學方法 研究采用SPSS21.0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PANSS評分 兩組患者在接受治療前,對照組患者的PANSS評分為(80.3±11.1)分,觀察組患者的PANSS評分為(80.7±10.6)分,組間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在接受治療后,對照組患者的PANSS評分為(55.1±7.4)分,觀察組患者的PANSS評分為(45.5±8.5)分,觀察組的改善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組間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PANSS評分對比

表1 兩組患者PANSS評分對比
P值>0.05<0.05時間治療前治療后對照組(n=40)80.3±11.1 55.1±7.4觀察組(n=40)80.7±10.6 45.5±8.5 t值0.165 5.387
2.2 Hcy水平 兩組患者在接受治療前,對照組的Hcy水平(24.3±6.0)μmol/L,觀察組的Hcy水平(25.7±7.6)μmol/L,組間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在接受治療后,對照組的Hcy水平為(16.2±3.7)μmol/L,觀察組的Hcy水平為(11.5±8.5)μmol/L,觀察組Hcy水平的改善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組間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Hcy水平對比

表2 兩組患者Hcy水平對比
P值>0.05<0.05時間治療前治療后對照組(n=40)24.3±6.0 16.2±3.7觀察組(n=40)25.7±7.6 11.5±8.5 t值0.914 3.206
2.3 HH例數 兩組患者在接受治療前,對照組患者的HH例數為36例,觀察組患者的HH例數為37例,組間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在接受治療后,對照組患者的HH例數為17例,對照組患者的HH例數為6例,觀察組患者的改善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組間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HH例數對比
近年來,隨著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人們的生活壓力也隨之增大,進而導致精神分裂癥的發生率呈現出逐年升高的趨勢,大部分患者發病后,都會出現精神活動以及不同程度的社會功能缺損等臨床癥狀表表現,為患者及其家屬都帶來了較大的不利影響。奧氮平作為精神分裂癥治療和干預過程中常用的典型性藥物,主要適用于精神分裂癥、嚴重的陽性或陰性癥狀的精神性疾病以及其他的繼發性情感癥狀的急性期和維持期的治療和維持過程中。而利培酮主要用于急慢性精神分裂性疾病及其精神分裂癥中的明顯陽性癥狀(例如妄想、思維紊亂、懷疑、幻覺)和陰性癥狀(例如情緒淡漠、社交淡漠、寡言少語以及反應遲鈍)[5]的臨床治療中,同時,也可以在較大程度上對與精神分裂癥狀有關的情感癥狀起到減輕的作用。
據可靠調查研究結果顯示,血清Hcy水平與患者的精神分裂癥之間具有密切的關聯,通過對患有精神性疾病患者的血清Hcy進行檢測后,發現,患有精神性疾病患者的血清Hcy水平明顯高于健康的正常人群。
目前,在醫學研究中關于血清Hcy與精神分裂癥的發病機制尚不明確。但是,抗精神病藥物對血清Hcy產生影響的主要原因或為血清Hcy通過甲基化可以對去甲腎上腺素以及多巴胺的形成過程進行干預和參與,而抗精神病的常用藥物奧氮平與去甲腎上腺素以及多巴胺具有親和性作用,因此,奧氮平可以通過膽堿以及拮抗多巴胺等降低患者體內的血清Hcy的形成。利培酮作為獨具特色的選擇性單胺能拮抗劑,他與多巴胺受體間具有較好的親和性效果,同時也可以與多巴胺受體腎上腺素進行較好的結合,并且以最低的親和力與腎上腺素能受體結合,在對于患者精神分裂癥狀中陽性癥狀的改善上具有極強的促進作用,同時,也可以進一步的與奧氮平聯合降低患者體內血清Hcy的形成[6]。
而在此次試驗研究中,通過實驗研究所得數據結果可知,在接受治療前,對照組患者的PANSS評分為(80.3±11.1)分,觀察組患者的PANSS評分為(80.7±10.6)分,組間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在接受治療后,對照組患者的PANSS評分為(55.1±7.4)分,觀察組患者的PANSS評分為(45.5±8.5)分,觀察組的改善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組間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接受治療前,對照組的Hcy為(24.3±6.0)μmol/L,觀察組為(25.7±7.6)μmol/L,組間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在接受治療后,對照組的Hcy為(16.2±3.7)μmol/L,觀察組為(11.5±8.5)μmol/L,觀察組改善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組間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接受治療前,對照組患者的HH例數為36例,觀察組患者的HH例數為37例,組間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在接受治療后,對照組患者的HH例數為17例,對照組患者的HH例數為6例,觀察組患者的改善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組間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將奧氮平和利培酮聯合,應用于精神分裂癥患者的臨床治療中,可有效的降低患者的Hcy水平以及HH例數,因此,值得在臨床實踐中進行大范圍的推廣和使用。
[1] 杜志廣,譚新國,劉存強.奧氮平聯合利培酮對精神分裂癥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響[J].中國基層醫藥,2013,20(17):2574-2576.
[2] 杜兆洪,陳家強,羅慶新,等.抗精神病藥奧氮平和利培酮對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響[J].醫學檢驗與臨床,2012,23(2):67.
[3] 胡乃啟,張朋,宋寧,等.利培酮聯合奧氮平對首發精神分裂癥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和認知功能及臨床療效的影響[J].河北醫學,2016,22(11):1837-1839.
[4] 徐朋波,韓振,于娜,等.非典型抗精神病藥對精神分裂癥患者血清甲狀腺激素水平的影響[J].四川精神衛生,2014(6):507-509.
[5] 梁靜,董玉霞,孟祥軍.奧氮平對首次發病精神分裂癥患者血清葉酸、同型半胱氨酸和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水平的影響[J].臨床精神醫學雜志,2016,26(4):266-267.
[6] 李寶琴,秦青,王立芹,等.利培酮治療首發精神分裂癥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脂蛋白a、甲狀腺激素水平的研究[J].中華生物醫學工程雜志,2013,19(3):224-226.
10.3969/j.issn.1009-4393.2017.32.035
何勇,E-mai l:4183910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