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輝,周實華,孔智慧
(京山縣人民醫院檢驗科,湖北 荊門 431800)
點時間尿蛋白與尿肌酐比值在糖尿病腦卒中復發的價值分析
劉輝,周實華,孔智慧
(京山縣人民醫院檢驗科,湖北 荊門 431800)
目的 探究點時間尿蛋白與尿肌酐比值(Pro/Cr)在糖尿病(DM)腦卒中復發的價值。方法 選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24例DM首發缺血性腦卒中患者臨床資料進行分析,均行Pro/Cr檢查,并按照其水平分成微量尿蛋白組(MAU)與正常尿蛋白組(NUP),各62例,比較兩組檢驗結果、復發情況及復發與非復發患者Pro/Cr值。結果 MAU組與NUP組Hcy水平分別為(13.22±3.28)μmol/L、(13.53±6..77)μmol/L,二者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MAU組HbAlc(6.92±1.28)%、Pro/Cr(45.69±5.47)mg/g及24 h尿蛋白定量(4.88±1.24)g/24 h均高于NUP組(P<0.05);MAU組與NUP組6個月時復發率未顯示高度差,1年時與2年時復發率分別為38.70%、50.00%,均較NUP組高(P<0.05);復發腦卒中者Pro/Cr值為(72.71±81.69)mg/g,與非復發患者(33.94±47.06)mg/g相比顯著高(P<0.05)。結論 DM腦卒中復發情況可通過檢測點時間Pro/Cr值進行判定,具臨床應用價值。
Pro/Cr;DM;腦卒中復發
隨著臨床研究的不斷深入,相關學者指出[1],糖尿病(DM)與缺血性腦卒中具有密切關聯,且與其復發具一定聯系。經大量研究證實[2-3],DM腦卒中患者因腎臟血管出現病變,導致其尿蛋白排泄增加,因而在早期將出現微量尿蛋白(MAU),通過對其檢測,不但可評估患者腎臟損傷程度,而且還可對動脈粥樣硬化風險予以評估,屬于心腦血管病早期發現的重要標志之一。隨著科技進步、醫療水平發展,臨床尿蛋白定量指標以點時間尿蛋白與尿肌酐比值(Pro/Cr)應用逐漸增多,其可較為準確代替24 h尿蛋白定量。該指標可用以監測患者尿蛋白的排出情況,此外還可避免水花影響,臨床接受度較高。為明確Pro/Cr檢測在DM腦卒中復發評估中的價值,本院針對性選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24例患者資料予以分析,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24例DM首發缺血性腦卒中患者臨床資料進行分析,均行Pro/Cr檢查,并按照其水平分成微量尿蛋白組(MAU)與正常尿蛋白組(NUP),各62例。前者男女比例42∶20,年齡51~82歲,平均(69.74±8.42)歲;文化程度:小學及以下10例,中學及以下30例,大專及以上22例。后者男女比例41∶21,年齡52~83歲,平均(69.89±8.54)歲;文化程度:小學及以下11例,中學及以下28例,大專及以上23例。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本次研究的方案經醫學倫理委員會的批準,兩組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可比性。本研究均得到患者知情同意,并通過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意。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發病至入院時間在1w以內,臨床資料完整,自愿參與研究;排除標準:腦出血及蛛網膜下腔出血者,近期嚴重感染者,近期外科手術史或外傷史者。
1.3 方法 所有入組患者均對Pro/Cr進行檢測,儀器設備為TBA-12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患者于入院后次日清晨7點取中段尿3~5mL予以檢驗Pro/Cr值,并抽取3mL肘靜脈血進行血標本檢驗;第2天清晨7點前予以膀胱排空,該部分尿液棄置,此后連續24 h收集尿液,測定24 h尿蛋白定量。尿微量蛋白(mALB)指的是一次性Pro/Cr達20~300mg/g,或尿白蛋白排泄率為30~300mg/d。尿蛋白正常為低于最小閾值,大量蛋白尿為大于最大閾值。之后于6個月、1年、2年時間點對患者進行隨訪,對是否出現缺血性腦卒中復發進行調查,其復發判定以頭部CT、MRI檢查予以證實。
1.4 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數據均以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檢驗結果比較 兩組Hcy水平差異務統計學意義,MAU組HbAlc、Pro/Cr及24 h尿蛋白定量含量均高于NUP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復發情況比較 MAU組與NUP組6個月時復發率未顯示高度差,1年時與2年時復發率均較NUP組高(P<0.05),見表2。
2.3 復發與非復發患者Pro/Cr值比較 復發腦卒中者Pro/Cr值為(72.71±81.69)mg/g,與非復發患者(33.94±47.06)mg/g相比顯著高(P<0.05)。
表1 兩組檢驗結果

表1 兩組檢驗結果
臨床癥狀HbAl c(%)Hcy(μmol/L)Pro/Cr(mg/g)24 h尿蛋白定量(g/24 h)MAU組(n=62)6.92±1.28 13.22±3.28 45.69±5.47 4.88±1.24 NUP組(n=62)6.41±1.19 13.53±6.77 18.23±0.94 3.16±1.21 t值2.297 7 0.324 5 38.957 3 7.817 0 P值<0.05>0.05<0.05<0.05

表2 兩組復發情況
隨著人口老齡化社會因素,居民生活方式、飲食習慣等變化,DM以及腦卒中(尤其是缺血性腦卒中)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且有研究表示[4],DM為腦卒中發生與復發獨立危險因素。DM患者由于長期處在高血糖狀態,易引發顱內外的微血管病變以及大中血管病變,當腦血管出現病變后,其腎臟血管受到影響將引發腎小球、腎動脈硬化,從而造成尿mALB排泄增多、腎小球濾過膜損傷,最終導致MAU[5]。
本次研究中,MAU組與NUP組Hcy水平差異無統計學意義,MAU組HbAlc、Pro/Cr及24 h尿蛋白定量均高于NUP組;MAU組與NUP組6個月時復發率未顯示高度差,1年時與2年時復發率均較NUP組高;復發腦卒中者Pro/Cr值為,與非復發患者相比顯著高;此次研究結果與張國華、王玉凱等[6]相似,表示DM腦卒中患者復發與點時間Pro/Cr水平相關,其數值升高則腦卒中復發風險將加大,MAU屬于DM腦卒中的復發獨立危險因素。有研究指出[7],MAU為DM腎損傷一種早期征象,同時也屬于全身內皮細胞功能損傷的標志之一,容易引發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且同頸動脈出現粥樣硬化以及進展相關。DM及MAU互相作用下,將導致DM大血管并發癥的發生率增加,因而MAU于DM大動脈粥樣硬化(LAA)型腦卒中發病過程具有重要作用。在臨床醫學診斷腎臟病中,尿蛋白檢測為臨床常用且重要一種實驗室的檢測方法,對于腎臟病特別是慢性腎病診斷、評價、治療等具有重要指導意義及參考價值[8]。一般情況下,24 h尿蛋白定量為MAU診斷金標準,但因為檢測方法定時準確性較差、留取時間長,因而患者依從性較低,對于檢測結果具一定干擾性,從而影響檢測準確性[9]。
近年來,隨著醫療設備及技術進步,Pro/Cr檢測法逐漸應用于臨床,因其對脫水造成的尿液濃度變化進行校正,且對標本收集過程進行簡化,從而成為MAU診斷另一種可行方式。經臨床大量醫學研究證明[10-11],點時間Pro/Cr值檢測可有效替代24 h尿蛋白定量,對DM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復發腦卒中的危險性進行評估。經本次研究結果顯示,DM腦卒中患者復發多出現于首次腦卒中后的0.5~1年內,且出現MAU患者復發率顯著高于NUP患者,提示MAU與DM腦卒中復發具有密切聯系[12]。此外,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復發腦卒中患者Pro/Cr(72.71±81.69)mg/g,顯著高于未復發者,提示復發患者尿蛋白的排泄較未復發者多,且風險越大則比值越高,因此,腦卒中復發臨床可通過Pro/Cr值測定予以危險程度評定[13]。臨床對于DM腦卒中患者,除定期監測并控制HbAlc、血壓等指標外,需對其Pro/Cr值進行監測與控制,使其盡可能處在正常范圍內,從而可避免MAU患者出現全身血管病,增加腦卒中復發的風險,進而做好腦卒中的二級預防工作。研究受各種因素影響,未對患者預后情況作詳細分析,需再行進一步研究。
綜上所述,點時間Pro/Cr值對于評估DM腦卒中患者的復發情況具有重要價值,可指導臨床針對性治療方案的制定,具臨床推廣及應用價值。
[1] 劉揚,高旭光.ESSEN和SPI-Ⅱ量表預測腦卒中長期復發[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4,16(12):1304-1306.
[2] 岳偉,吳昊,石志鴻,等.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與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的卒中復發及死亡關系的研究[J].中華神經醫學雜志,2016,15(7):654-659.
[3] 趙燕,蘇建,付志新,等.復發性腦梗死患者的相關危險因素分析[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4,17(7):73-74,104.
[4] Liu Li juan,Du Yu,Huang Wei,et al.Ef fects of blood glucose excursion and homocysteine on urinary protein excretion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 l itus[J].Chinese Journal of cl inical medicine,2016,10(23):3521-3525.
[5] 葉桂云,池細弟,朱家瑞,等.高血壓患者同型半胱氨酸與載脂蛋白B/A1、葉酸、尿蛋白肌酐比的關系[J].中華高血壓雜志,2015,23(10):977-981.
[6] 張國華,王玉凱,曾桄倫,等.點時間尿蛋白與尿肌酐比值在糖尿病患者腦卒中復發中的價值[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34(7):1768-1769.
[7] 高超,陳星華,潘陽彬,等.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與尿蛋白水平的相關性研究[J].中華腎臟病雜志,2014,30(1):35-40.
[8] 簡輝,劉晶.缺血性腦卒中糖尿病患者的臨床特征分析[J].當代醫學,2014,20(26):90.
[9] 王燕,萬紅,劉春蘭.不同時段水平的尿蛋白對早期糖尿病腎病腎臟損傷診斷的價值[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4,11(11):1566-1567.
[10]程吉英,汪克麗.腦卒中患者早期康復療效的影響因素分析及干預對策[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4,17(21):6-8.
[11]那娜,江洪.尿白蛋白與尿肌酐比值在2型糖尿病治療中的研究進展[J].中華臨床醫師雜志,2015,9(21):3969-3972.
[12]劉黔云,燕飛,張云云.缺血性腦卒中病人Essen評分復發風險分層分析臨床特點及近期預后[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2016,14(13):1461-1465.
[13]高素玲,劉國榮,陳瑞英,等.影響糖尿病并發急性腦梗死近期預后的相關因素分析[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5,17(11):1206-1207.
10.3969/j.issn.1009-4393.2017.32.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