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愛平,周禮進,吳建華
(東臺市時堰鎮后港衛生院外科,江蘇 東臺 224213)
一期根治術治療低位肛周膿腫的效果分析
韓愛平,周禮進,吳建華
(東臺市時堰鎮后港衛生院外科,江蘇 東臺 224213)
目的 觀察評價一期肛周膿腫根治術的治療效果。方法 分析研究本院收治的90例低位肛門直腸周圍膿腫患者的臨床資料,隨機劃分為兩組,對照組40例患者接受單純切開引流術以及術后再次瘺管手術治療,觀察組50例患者接受一期根治術治療,比較分析兩組患者的手術治療效果。結果 比較兩組患者的愈合時間、一期愈合率、復發或肛瘺發生情況,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低位肛周膿腫患者采用一期根治術治療,安全可靠,效果滿意。
低位肛周膿腫;一期根治術;切開引流術
低位肛周膿腫為一種常見的肛管直腸疾病,是肛管周圍軟組織急性感染化膿的結果,主要癥狀先感到肛門周圍出現了一個小硬結或腫塊,繼而表現為肛門劇烈疼痛、紅腫發熱,墜脹不適、肛門流膿等。臨床治療低位肛周膿腫的方法主要為切開引流,間隔一段時間后再行肛瘺手術,這不僅會增加患者的痛苦,延長病程,康復緩慢,且不利徹底根治[1]。為研究更有效根治的方法,本院給予低位肛周膿腫患者一期根治術治療,療效滿意,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擇本院從2012年9月~2017年2月收治的90例急性肛周膿腫患者,隨機性劃分為兩組,對照組40例,男26例,女14例,年齡19~61歲,平均年齡(40.0±1.2)歲,病程3~17 d,平均病程(12.0±0.2)d,觀察組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齡20~62歲,平均年齡(41.0±1.3)歲,病程5~17 d,平均病程(11.0±0.1)d,本研究病歷均經醫師遵照低位肛周膿腫權威診治標準展開病癥鑒別[2]并已確診,排除外傷、腫瘤、結核、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糖尿病、白血病等疾患導致或并發的膿腫,統計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基礎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可進行比較研究。
1.2 方法 兩組患者入院后進行常規手術前準備,完善相關檢查,術前禁食,清潔灌腸排便,所有病例采取骶管麻醉或者腰麻。
對照組手術方法為單純切開引流術以及二期肛瘺手術:麻醉后取患側臥位,術野予0.5%碘伏進行消毒處理,鋪無菌巾。在膿腫明顯波動處,做出一個放射狀的切口,之后將皮膚切開引流。以一指對膿腔進行探查,刮除壞腐組織,清理膿液以及壞死組織,最后用雙氧水及碘伏進行創面消毒。待患者局部感染情況得到有效控制后,3~6個月后再次給予患者實施局部瘺管手術治療。
觀察組接受一期切開術。在麻醉實施后,取患側臥位,術野及肛管直腸下端碘伏消毒,鋪無菌巾,置入肛門鏡,膿腔加壓,見內口處膨起突出,時有膿液外溢,確定內口,于膿腔上方作放射狀切口,切開皮膚排盡膿液,探針從膿腔探出至內口并引出,切開探針下方組織,結扎內口兩側的肛腺組織,擴大創面呈倒三角形,外寬內窄,修剪創緣,若膿腔較大,則作主灶切開加多切口皮條對口引流,采用雙氧水及碘伏進行徹底沖洗。
術后抗生素治療5~7 d,術畢6小時后進流質,次日軟食,術后24 h在大便后,硝礬洗劑熏蒸坐浴后換藥,采用沖洗換藥法,50mL注射器抽取溫生理鹽水對創面進行沖洗,并用鑷子清除壞死腐爛組織,干紗布吸干創面沖洗液及滲液,于創口基底部墊置京萬紅燙傷膏紗布條,加強換藥尤其后期換藥,注意防范創口假性愈合,術后7~10 d去除橡皮引流條。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愈合時間、一期愈合率,隨訪至今,統計肛瘺發生和復發率。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實驗所研究的資料均采用SPSS 16.5軟件包分析研究,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愈合時間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愈合時間為(22.2±2.6)d,對照組愈合時間為(26.6±3.1)d,觀察組明顯優于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12.01,P<0.05)。
2.2 兩組患者1年內肛瘺、疾病復發及一期治愈情況比較觀察組患者的一期愈合率、復發或瘺管形成率與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術后1年內肛瘺以及疾病復發、一期治愈情況
肛管、直腸周圍的軟組織內或周圍間隙內出現急性化膿性感染,并形成膿腫,稱為肛周膿腫。該疾病具有自行破潰特點或經切開引流術后會形成肛瘺,為一種臨床常見的肛管直腸疾病[3]。位置在肛提肌以下的膿腫為低位膿腫,包括坐骨直腸窩膿腫、皮下膿腫等,低位肛周膿腫的診斷并不復雜,肛門周圍發現腫塊并紅腫熱痛,結合超聲波檢查基本可以診斷,穿刺抽出膿液更能明確診斷。胡伯虎等[4]提出低位肛周膿腫的治療原則:膿腫一旦形成,及時切開排膿,減輕膿腔壓力,防范膿腫向深部或者周圍組織蔓延波散,術中需要找到原發病灶(內口),一期手術處理徹底,以免形成肛瘺,二期手術。王明星[5]研究亦認為:與傳統切開引流相比,一期根治可取得理想根治效果,減少復發,利于機體康復。本研究部分病例病程較長,均與患者發病初期在外院或自行予保守治療,畏懼手術,“包膿養瘡”,貽誤治療,肛周膿腫一旦形成,應用抗菌素無效,本研究治療組采用一期根治術,效果滿意。
低位肛腸膿腫一期根治術成功實施關鍵在于切除受到感染的肛腺(內口)。確定內口的方法主要有:①直腸指診:指診齒狀線部位有硬結節處,或拇指按壓肛外的膿腫處,在肛內食指可感明顯的波動感,黏膜以及皮膚的最薄弱地方。②置入肛門鏡,觀察膿腔對應部位肛竇,紅腫明顯處,膿腔加壓后局部膨出,有時有膿液溢出的。③探針查看疑似為內口的肛隱窩處,探針可刺入或有膿液流出。④將亞甲藍溶液注入到膿腫中直至內口著色,膿腔內注入雙氧水,提高膿腔壓力,釋放的氣體經過內口有氣泡,而確定為內口,且不會出現組織感染情況[6]。⑤根據Goodsal ls法則確定內口位置,這主要應用于復雜性肛周膿腫,例如蹄鐵型膿腫,內口多數在截石位后位6點,時有前位12點的。
一期根治術治療肛周膿腫,術中切口要大,膿腔充分打開,膿腫累及范圍大的可以主灶切開、支管多切口對口皮條引流,確保引流通暢。為了保證治療效果良好,術后換藥也是一個相當重要的步驟,我們采用溫鹽水沖洗換藥法,換藥過程中不接觸創面,患者沒有疼痛,舒適度佳,結合京萬紅燙傷膏紗條,去腐生肌,促進傷口愈合,又避免橋形愈合致復發,全程換藥概念患者出院時需要強化,防范出院后不遵醫囑來院復診自行換藥,造成假性愈合。
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治愈時間、一期愈合率均明顯優于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肛瘺以及復發率則明顯少于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顯示采用一期根治術治療肛周膿腫效果肯定。本研究治療組仍有2例并發肛瘺,分析原因或有術中誤定內口位置、術后引流不暢、換藥不規范、常規坐浴影響創面愈合[7]、未針對性治療原發疾病及營養不良等,2例病例均于3個月后來院二期行肛瘺切除術后康復,本組病例未發生肛門失禁情況。
綜上所述,一期根治術治療低位肛周膿腫療效滿意,安全可靠,可廣泛應用;術中應注意準確判斷內口位置,加強創面引流,術后要及時、規范、全程換藥,從而更有效治療肛周膿腫疾病,預防膿腫復發和肛瘺的形成。
[1] 尤忠孝,曹茜,張俊平,等.肛周膿腫患者感染大腸埃希菌耐藥性分析[J].中國現代普通外科進展,2014,17(6):489-491.
[2] 王建芳,楊國山,牟東成,等.一次性肛周膿腫根治術與傳統分期治療106例肛周膿腫效果對比[J].中國醫藥導報,2013,10(27):51-53.
[3] 陳阿娟.肛周膿腫手術后的護理[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2,25(14):1773-1774.
[4] 胡伯虎,李寧漢.實用痔瘺學[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0(1):322.
[5] 王明星.120例一期根治術治療肛周膿腫臨床療效分析[J].當代醫學,2015,21(2):79.
[6] 唐興信.128例肛周膿腫患者予中藥配合手術治療的臨床分析研究[J].中國醫藥指南,2014,12(18):280-281.
[7] 喬海元.中藥坐浴方聯合一次根治術治療肛周膿腫的臨床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4,7(18):168-169.
10.3969/j.issn.1009-4393.2017.32.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