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喜喜,苗卉,陳文慧
(撫州市第一人民院麻醉科,江西 撫州 344000)
地佐辛與舒芬太尼靜脈鎮痛對乳腺癌根治術后患者VAS評分及不良反應的影響比較
鄧喜喜,苗卉,陳文慧
(撫州市第一人民院麻醉科,江西 撫州 344000)
目的 分析比較地佐辛與舒芬太尼兩種靜脈鎮痛方法對乳腺癌根治術后患者VAS評分及不良反應的影響效果。方法 選取2015年1月~2016年9月前來撫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醫治乳腺癌的60例患者,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30例。觀察組患者采取靜脈注射地佐辛注射液鎮痛;對照組患者采取靜脈注射舒芬太尼注射液鎮痛。術后3 h、6 h、12 h、24 h觀察記錄兩組患者VAS鎮痛評分及術后不良反應發生率并比較分析。結果 觀察組VAS鎮痛評分術后3 h為(2.95±0.51)分、6 h為(2.87±0.82)分、12 h為(2.34±0.75)分、24 h為(1.92±0.85)分,較對照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觀察組患者術后發生惡心伴有頭暈為1例,不良發應發生率3.33%,與對照組的40.00%比較明顯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臨床上行乳腺癌根治術后靜脈注射地佐辛注射液鎮痛效果明顯且安全可靠,有推廣和應用價值。
地佐辛;舒芬太尼;鎮痛;VAS評分;不良反應
乳腺癌發病率高且幾年呈上升趨勢,對廣大女性的健康和生活造成嚴重損害,引起社會性關注。臨床上主要運用手術切除治療乳腺癌,術后患者主要注射阿片類受體激動藥舒芬太尼鎮痛,該藥物鎮痛效果較好,但其運用卻由于較高的不良反應發生率受到限制[1]。關于新型阿片肽藥物地佐辛的研究表明,其相較于傳統藥物鎮痛作用更好,且相安全性高、不良發應少,具有更好的推廣和運用價值[2]。本研究中,為了實現指導臨床運用的目的,將于本院確診乳腺癌并接受乳腺癌根治術的6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組后分別給予地佐辛和舒芬太尼進行術后鎮痛,觀察比較患者術后3 h、6 h、12 h、24 h VAS鎮痛評分及術后不良反應發生率,分析臨床上對乳腺癌根治術后患者采取靜脈鎮痛的最佳鎮痛方案。現將研究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5年1月~2016年9月前來撫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醫治乳腺癌的60例患者,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30例。觀察組患者中,ASA I級為12例,ASAⅡ級為18例,年齡51~75歲,平均年齡(57.14±6.56)歲,體質量42~69 kg,平均體質量(51.87±6.93)kg;對照組30例患者中,ASA I級15例,ASAⅡ級15例,年齡53~76歲,平均年齡為(56.21±7.13)歲,體質量41~76 kg,平均體質量(54.28±8.03)kg。所有患者均一般狀況良好,無心肝肺等器官嚴重疾病、無血液科疾病、無精神神經疾病史,無藥物過敏史等,所有患者的外科手術醫師均為同一組。比較兩組患者的年齡、體質量等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1.2 治療方法 負荷量于手術結束前10min行靜脈注射,取地佐辛注射液(揚子江藥業集團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20080329)0.1mg/kg于觀察組進行靜脈注射;取舒芬太尼注射液(宜昌人福藥業有限責任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42022076)1μg/kg于對照組行靜脈注射。于患者清醒后連接靜脈鎮痛泵,按2mL/h的速度靜脈注射。其中觀察組0.8 mg/kg地佐辛+0.9%氯化鈉注射液至100 mL;對照組16μg/kg+0.9%氯化鈉注射液至100mL。均于手術結束時將兩組患者送入恢復室,待完全清醒后將所有患者轉送回病房。觀察患者一般情況,若出現并發癥狀如惡心、嘔吐等,對其進行對癥治療。
1.3 觀察指標 ①兩組患者術后3 h、6 h、12 h、24 h的VAS鎮痛評分[3];②兩組患者術后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術后3 h、6 h、12 h、24 h的VAS鎮痛評分的對比 兩組患者術后3 h、6 h、12 h、24 h的VAS鎮痛評分進行對比,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術后各觀察時間點VAS鎮痛評分的對比(x±s,分)
2.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對比 觀察組發生惡心伴有頭暈為1例,無嘔吐、呼吸抑制、尿潴留發生,總不良反應發生率為3.33%;對照組發生惡心為6例,其中伴有頭暈為3例,伴有嘔吐為3例,另出現呼吸抑制2例和尿潴留4例,總不良反應發生率為40.00%。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11.882,P<0.05)。
在乳腺癌根治中因切口大,切除組織多,必然傷及多處皮神經,同時受損組織術后持續釋放化學物質引起強烈的繼發性疼痛,給患者帶來巨大痛苦[4]。靜脈鎮痛手段是臨床上為了減輕患者疼痛最常選用的鎮痛方法,其便于實施、迅速確切起效、適應癥廣泛,往往能實現較好的鎮痛效果。靜脈注射鎮痛有藥物和劑量差異實現不同組合,最強的阿片肽類藥物舒芬太尼運用最廣,可用于鎮痛要求較高的手術中,但其運用卻由于較高的中樞性呼吸抑制、惡心嘔吐及皮膚瘙癢等不良反應發生率,成為加重患者病情的隱患,使之在臨床上的應用受到限制[5]。近年來不斷開展的研究表明,新型混合型阿片受體激動-拮抗劑地佐辛由人工合成,其在拮抗μ受體的同時不會形成μ受體的依賴性,能夠取得顯著的鎮痛效果,并不會使患者成癮,還很大程度上降低呼吸抑制、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的發生率,彌補了舒芬太尼的不足,在臨床上有很高的運用和推廣價值[6]。此外,有研究發現,地佐辛用于女性患者時,其鎮痛效果優于男性患者,不良反應較嗎啡更少,提示地佐辛更加適合女性患者的術后鎮痛[7]。
本研究采取對照的研究方法,建立地佐辛注射液靜脈鎮痛的觀察組和舒芬太尼注射液靜脈鎮痛的對照組,控制年齡、體質量等無關因素,并且患者手術均由同一組外科手術醫師負責,使所有患者的一般情況均保持相對的一致性。觀察組VAS鎮痛評分術后3 h為(2.95±0.51)分、6 h為(2.87±0.82)分、12 h為(2.34±0.75)分、24 h為(1.92±0.85)分,與對照組相比略高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觀察組患者術后僅發生1例惡心伴有頭暈,不良發應發生率為3.33%,而對照組發生頭暈3例,嘔吐3例,呼吸抑制2例和尿潴留4例,總不良反應發生率為40.00%。在不良反應發生方面,觀察組明顯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該研究仍存在不足,表示結果的指標比如VAS鎮痛評分具有一定的主觀性,患者對疼痛的耐受程度因人而異,因此VAS鎮痛評分的評價在一定程度上受耐受程度的干擾,同時腫瘤的大小和位置不同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干擾患者的疼痛感覺,影響研究結果的準確性[8]。在今后的研究中,將不斷改善以上問題,使研究結果的精確性和結論的說服力進一步提高。
綜上所述,乳腺癌根治術后患者采取地佐辛注射液靜脈鎮痛能取得較好效果,且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明顯改善,安全性較高,隨著今后研究的開展,有良好的臨床發展前景。
[1] 廖生根.宮頸癌根治術后應用地佐辛鎮痛的效果及患者免疫功能改善分析[J].當代醫學,2016,22(22):43-44.
[2] 劉衛校,丁華,萬營.地佐辛用于乳腺癌根治術后靜脈自控鎮痛的臨床觀察[J].中國現代醫生,2012,50(14):93-94.
[3] 劉姝.地佐辛注射液在術后疼痛緩解中的臨床價值分析[J].當代醫學,2015,21(20):46-47.
[4] 田文華,高嵩,楊帆,等.氯諾昔康聯合地佐辛對乳腺癌改良根治術患者靜脈鎮痛效果的影響[J].山西醫科大學學報,2014,45(4):329-333.
[5] 卿朝輝,堯新華,肖珍科,等.地佐辛復合舒芬太尼在女性乳腺癌根治術術后皮下自控鎮痛的價值[J].現代醫院,2015,15(5):50-54.
[6] 鄒丹,吳縫波,劉勇.地佐辛與芬太尼比較用于術后靜脈自控鎮痛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統評價[J].中國循證醫學雜志,2014,14(1):65-71.
[7] 張同軍,孫學飛,王忠義,等.地佐辛復合舒芬太尼用于惡性腫瘤根治術后靜脈自控鎮痛的臨床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3,16(1):264-268.
[8] 鄧偉雄,鄭文忠,鐘文明.地佐辛注射液用于乳腺癌根治術后靜脈鎮痛的臨床觀察[J].醫學綜述,2012,18(14):2303-2307.
10.3969/j.issn.1009-4393.2017.32.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