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利芳
(江西省鷹潭市人民醫院鐵路分院急診科,江西 鷹潭 335000)
嚴重創傷失血性休克優質急診護理干預效果觀察
艾利芳
(江西省鷹潭市人民醫院鐵路分院急診科,江西 鷹潭 335000)
目的 探究嚴重創傷失血性休克優質急診護理干預效果。方法 納入本院2012年4月~2016年8月嚴重創傷失血性休克患者108例隨機分組。普通服務組進行常規急診護理干預;優質服務組進行優質急診護理干預。比較兩組患者搶救成功率;入院時、入院10分鐘、入院20分鐘體溫情況;并發癥發生率、急診救治實施時間。患者家屬對急診護理干預的滿意度。結果 優質服務組患者搶救成功率比普通服務組高(P<0.05);優質服務組入院時體溫和普通服務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入院10min、入院20min優質服務組體溫情況比普通服務組好(P<0.05);優質服務組并發癥發生率、急診救治實施時間比普通服務組低(P<0.05)。優質服務組患者家屬對急診護理干預的滿意度比普通服務組高(P<0.05)。結論 嚴重創傷失血性休克優質急診護理干預效果確切,可有效提高患者體溫,縮短急診救治時間,提高搶救成功率,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患者家屬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高,值得推廣。
嚴重創傷失血性休克;優質急診護理;干預效果
近年來,社會不斷發展,隨著工業化進程和交通事業的不斷發展,各種意外傷害逐年增多,其中嚴重創傷失血性休克發病率逐年升高,患者伴隨多臟器、多部位嚴重創傷,病情危重,可出現組織血液灌注異常,容易引發嚴重缺氧和代謝紊亂,早期進行及時有效的處理可直接影響患者安危。嚴重創傷失血性休克機體臟器功能出現嚴重障礙,且可出現多種并發癥,病情復雜,在積極搶救的同時需借助預見性護理思想,對患者并進行充分評估,并對急診護理方案進行優化,以確保患者安全,改善嚴重創傷失血性休克患者預后[1-3]。本研究納入本院2012年4月~2016年8月嚴重創傷失血性休克患者108例隨機分組,探討了嚴重創傷失血性休克優質急診護理干預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納入本院2012年4月~2016年8月嚴重創傷失血性休克患者108例隨機分組。所有患者處于不同程度休克期,所有家屬均知情同意本次研究,簽署知情同意書。普通服務組嚴重創傷失血性休克患者54例,男30例、女24例,年齡23~58歲,平均年齡(35.24±2.51)歲。交通事故所致嚴重創傷失血性休克30例,高空墜落所致嚴重創傷失血性休克15例,爆炸或刀刺傷等原因所致9例。輕度休克有26例,中度休克23例,重度休克5例。
優質服務組嚴重創傷失血性休克患者54例,男31例,女23例,年齡22~58歲,平均年齡(35.91±2.32)歲。交通事故所致嚴重創傷失血性休克29例,高空墜落所致嚴重創傷失血性休克15例,爆炸或刀刺傷等原因所致10例。輕度休克有26例,中度休克24例,重度休克4例。兩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普通服務組進行常規急診護理干預,常規保持呼吸道通暢,加強對瞳孔、意識、尿量、生命體征等的監測,并根據休克程度給予血容量補充和止血,快速建立靜脈通路,必要時切開靜脈,并給予中心靜脈置管。另外,在不影響患者呼吸的情況下給予止痛藥物減輕患者疼痛,并做好急診手術相關準備工作[2]。
優質服務組進行優質急診護理干預。①綜合評估。加強對患者病情的全面評估,并預測可能出現的風險,采取預見性護理方案。對清醒患者需評估其心理狀態和配合情況,并給予合理心理疏導,穩定其不良情緒,使其積極配合治療。②構建呼吸道。對患者頭部位置進行調整,使其頭部保持后仰狀態,將頭部偏向一側,加強對患者口腔、鼻腔等情況的觀察,觀察有無痰液或血凝塊等存在,若存在需及時清除,并給予有效吸氧,吸氧濃度40%左右,流量2~4 L/min,對于病情較為嚴重的患者可進行氣管插管或切開氣管。③靜脈通道建立和合理補液。對患者水電解質以及酸堿失衡進行糾正,構建兩條靜脈通道,其中一條給予擴容治療,給予輸血、輸注生理鹽水、補液等,而另一條用于補充急救藥物。④除外休克因素。休克的發生主要和失血過多相關,但劇烈疼痛也可引發,因此在補液和輸血的同時需注意給予患者杜冷丁等鎮靜止痛藥物進行治療,并合理給予加壓包扎和手術止血,給予及時補液和輸血。對合并骨折患者需給予合適制動,預防周圍神經或軟組織因移動而加重損傷。⑤并發癥觀察和預防。嚴重創傷失血性休克患者容易出現呼吸道阻塞和呼吸窘迫綜合征,加上腎小球濾過功能降低,血肌酐和血尿素水平可快速升高,導致酸堿和水電解質紊亂,可引起急性腎衰竭。失血過多還可引發多臟器功能障礙和彌漫性血管內凝血,需加強對患者呼吸、血壓、脈搏、心率和心音、皮膚黏膜、24 h尿量的監測,并及時進行異常癥狀處理[5-6]。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搶救成功率;入院時、入院10min、入院20min體溫情況;并發癥發生率、急診救治實施時間。
1.4 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均用SPSS 21.0統計軟件處理,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搶救成功率比較 優質服務組患者搶救成功率比普通服務組高,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6,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搶救成功率比較
2.2 入院時、入院10min、入院20min體溫情況比較 優質服務組入院時體溫和普通服務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入院10min、入院20min優質服務組體溫情況比普通服務組好(P<0.05),見表2。
2.3 并發癥發生率、急診救治實施時間比較 優質服務組并發癥發生率、急診救治實施時間比普通服務組低(P<0.05),見表3。
表2 入院時、入院10min、入院20min體溫情況比較

表2 入院時、入院10min、入院20min體溫情況比較
項目入院時體溫水平入院10分鐘體溫入院20分鐘體溫P值0.000 0.000 0.000優質服務組(n=54)32.54±1.32 33.11±1.36 35.25±1.13普通服務組(n=54)32.72±1.25 31.63±1.12 31.34±1.45 t值0.441 5.873 5.214

表3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急診救治實施時間比較
嚴重創傷失血性休克患者病情危重,隨時可有生命危險[7-8]。給予優質急診護理干預,可從病情綜合評估、靜脈通道建立、及時輸氧和補液補血等措施的實施,有效糾正休克和止血,穩定患者生命體征。通過強化生命體征監測,可及時發現不良現象并給予預見性處理,以規避不良現象的發生,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改善患者預后[9-11]。
本研究中,普通服務組進行常規急診護理干預;優質服務組進行優質急診護理干預。結果顯示,優質服務組患者搶救成功率比普通服務組高(P<0.05);優質服務組入院時體溫和普通服務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入院10min、入院20min優質服務組體溫情況比普通服務組好(P<0.05);優質服務組并發癥發生率、急診救治實施時間比普通服務組低(P<0.05)。優質服務組患者家屬對急診護理干預的滿意度比普通服務組高(P<0.05)。
綜上所述,嚴重創傷失血性休克優質急診護理干預效果確切,可有效提高患者體溫,縮短急診救治時間,提高搶救成功率,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患者家屬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高,值得推廣。
[1] 葉群英,藍惠蘭,黎春常,等.綜合護理干預對嚴重創傷性休克患者的急診護理效果[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3,32(10):2314-2316.
[2] 王瑋.嚴重創傷性休克患者的急診護理與并發癥預防措施[J].醫學信息,2011,24(6):3782-3783.
[3] 寧艷梅.嚴重創傷性休克患者的急診護理[J].基層醫學論壇,2016,20(18):2567-2568.
[4] NA Semenova,TA Akhadov,AV Petryaykin,et al.Metabol ic Dysfunction and Relationship in Human Frontoparietal Cortex in 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Single-Voxel 1H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Study[J].Biochemist ry,2012,77(4):388-394.
[5] 張瑾.嚴重創傷性休克患者急診護理風險分析及護理安全對策[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6,20(18):227-229.
[6] 張秀香,鄭玉秀.嚴重創傷性休克患者的急診護理與并發癥處理探討[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5,6(29):261-262.
[7] Al len BB,Chiu YL,Gerber LM,et al.Age-speci f ic cerebral per fusion pressure thresholds and survival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with severe t raumatic brain injury[J].Pediat ric critical care medicine:a journal of the Society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 and the Wor ld Federation of Pediatric Intensive and Critical Care Societies,2014,15(1):62-70.
[8] 王禮艷.嚴重創傷性休克患者的急診護理措施分析與臨床體會[J].心理醫生,2016,22(20):183-184.
[9] 王亞靜.探討嚴重創傷失血性休克患者的并發癥及急診護理[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16,16(47):319.
[10]Wang K,Xue Y,Chen X,et al.Uncor rected t raumatic coagulopathy is associated with severe brain swel ling during decompressive surgery to evacuate a supratentorial int radural mass lesion in patients with t raumatic brain injury[J]. Neurological Research: An Interdisciplinary Quarter ly Journal,2013,35(6):642-648.
[11]王宏.嚴重創傷失血性休克患者和并發癥應用急診護理的防范效果探討[J].醫學信息,2015,28(51):232.
10.3969/j.issn.1009-4393.2017.32.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