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國民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公共圖書館為了適應社會發展的新潮流,紛紛開展了一系列改革和創新工作。在大數據背景下,互聯網和無線設備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產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公共圖書館的發展更離不開這兩者的支持。無疑,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給我們帶來了很多便利,在公共圖書館的應用當中也會增加很多新的特點。其發展運營的理念也必然會隨著時代的變化而改變,在公共圖書館之后的發展過程當中,我們需要做的工作還有很多。接下來筆者將和大家一起進行具體的探討與分析,也希望這篇文章可以給相關工作人員一些借鑒作用。
關鍵詞:互聯背景;公共圖書館;新業態
市場環境的變化使得我國信息技術和以前相比更加先進,從之前的量變逐漸轉變為質變,也就是說,它對我國經濟社會的影響將會越來越大。互聯網的出現將會使各種數據的傳輸不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傳播速度也會得到很大的提高,除此以外,在各種數據信息的存儲方面,安全性能也能得到很大的提高。在各種信息的獲取方式方面,,將會比之前更加便捷。
1 互聯背景下我國公共圖書館新業態發展的理念提升
第一,在進行規劃設計時,要綜合考慮多個因素,注重設計的整體性。也就是說,在圖書館的構建方面,一定要站在各個角度,全局考慮。對于全國各地的圖書館來說,他們之間都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并不是獨立存在的,各個圖書館都是一個組成部分,需要發揮整體合力。眾所周知,用戶的要求和興趣都是隨時隨地發生變化的,這也對我們提出了一個新的要求,定期對圖書館的業務進行更新與擴充,定期地開展市場調查,掌握廣大用戶的需求,提前對下一個圖書館業務進行預測。通過全局規劃,使這些圖書館是重都能保持自己獨特的優勢。而不是像以前一樣,只是一味地開展各種重復性運動。
第二,在對圖書館進行革新的同時,也要注重之前良好圖書館文化的繼承。對之前的圖書館業務進行分析和比較,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將比較好的發展理念與文化傳承下去,繼承和發展是相輔相成的。一直以來,圖書館事業的發展與壯大是我們有目共睹的,在整個環節當中,我們也積累了特別豐富的經驗。要想讓其擁有一個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還是不能忘記其發展的根本,不僅要做好文明的傳承工作,信息的存儲工作,更要做好社會的服務工作,這三者是必不可少、缺一不可的。在新的環境背景下,圖書館可能會在之前的數字化基礎上主不是現智能互聯,給人們提供更多的服務。與此同時,支持社會新形態的出現,也會使一些信息技術在圖書館的發展過程當中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在此時,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將會真正得到落實。
最后,多種產業的混合發展將會時我們提前達到共贏的目標。文化事業的進步將會使我國很多資源得到充分的開發,并且以此為契機形成一個新的消費增長點。消費能力和消費水平的提高必然也會在無形之中促進文化產業的進步,由此也可以看出,對圖書館發展理念進行革新的重要性了。圖書館新業態的創建,除了對發展理念進行改變以外,還需要有與之相適應的生態環境。換句話說,僅僅依靠圖書館與圖書館之間的聯系與合作是遠遠不夠的,他還是要深入到更多的領域與行業當中,與其他企業開展更多的合作。當然,也離不開政府的支持與引導,政府應該根據圖書館的發展情況,制定相應的政策,不斷地對其進行鼓勵,吸引更多企業行業的眼球,使各領域的合作更加科學合理。在這個大的環境當中,我們需要從宏觀,微觀多個角度進行考慮,了解整個產業的構成、分工情況,對于產業當中的一些核心技術,投入更多的資金,不斷加大保護的力度。
2 互聯背景下我國公共圖書館新業態發展的模式轉變
一直以來,圖書館存在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對各種人類文明進行傳承與發揚,并且,它收集了大量的古今文獻,可以說是一個巨大的資源庫。而在互聯網這個大的背景下,圖書館的發展模式很有可能會發生改變,逐漸與國際接軌。
首先,圖書館在之后的數字資源建設中,其擴展的方式主要有兩種,自建和外購。在此環節,我們仍然會將一些傳統的紙質文獻保存下來,而對于一些互聯網信息資源,我們也會通過整理分類,將其納入圖書館資源當中。一般地,對于圖書館已有的各種資源,我們需要加大保護力度,使其完好無損。對于各個行業的信息數字資源,我們也需要分門別類,以不同行業不同單位為標簽,做好各種信息資源的整理工作。除了已有的資源以外,我們仍然需要不斷地進行拓展與分析,在已有的基礎上不斷地進行延伸。找到各個信息數據之間的關聯,最終形成一個整體的知識庫。針對共享資源來說,我們也需要構建一個統一的平臺,使這些資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
另外,在資源的建設過程當中,我們還是需要對用戶的需求進行分析,將科學發展觀貫徹到具體的實踐當中,做到以人為本。通過對用戶行為的分析來掌握他們下一階段的需求,然后以此為導向,對圖書館的各項資源進行調整。在做決策之前,我們需要對讀者的借閱習慣、瀏覽痕跡等進行研究,而并不是根據之前的經驗草草了事。
3 互聯背景下我國公共圖書館新業態發展的服務創新
我們都知道,圖書館的發展與壯大將會使我們享受到越來越多的服務,讓我們在尋求知識的道路上越來越暢通,而圖書館新業態最大的特點就是各行各業之間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并且能夠隨時感受到其他行業的微妙變化,真正起到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效果。通過長期發展,必然會推動圖書館服務模式發生轉變,智能型服務必然會慢慢的取代之前的人為服務,并且從此以后,圖書館的服務不再單一,它會慢慢的形成一個生態圈,實現資源的共享。當我國經濟不斷進步的時候,我國圖書館事業也希望在之前的基礎上不斷地進行創新,希望進一步的進行轉型,為了達到這個目標 ,也做出了很多努力。傳統的圖書館服務已經不能很好地滿足廣大用戶的需要,為了使廣大用戶的學習需求得到保障,僅僅依靠紙本資源已經遠遠不夠了,由于網絡資源,方便快捷,它已經得到了越來越多用戶的青睞。對于一些科研人員來說,他們通過對網絡資源和紙本資源的比較,也更傾向于使用網絡資源。然而,在如此多的網絡資源當中,找到最理想的最實用的信息數據仍然具備很大的難度,如何解決這個問題,也是廣大科研人員需要研究和探討的。并且在未來很有可能會形成一站式信息搜索的智能化服務。眼前遇到的最大的難題就是:如何讓用戶在海量的網絡資源當中找到最具科學價值的資源,如何滿足廣大用戶的個性化需求。
4 結語
總得來說,數字圖書館的發展是勢不可擋的,通過現代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必然會是圖書館為人們提供更加多樣化的服務。而在文化的建設與傳播方面,也能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將各地的資源整合起來,形成一個大的數字資源文化圈,并將用戶的需求放在首位,構建一套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讓其為我國今后的發展做出越來越大的貢獻,不斷縮小我國與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
參考文獻
[1]吳迎春.探索“十三五”期間公共圖書館供給側改革——以服務為導向[J].河南圖書館學刊,2016,36(10):19-20+23
[2]尤勝.新媒體背景下我國公共圖書館新業態發展思考[J].采寫編,2016,(01):342.
[3]魏大威,李春明,溫泉,薛堯予.萬物互聯背景下我國公共圖書館新業態發展思考[J].中國圖書館學報,2014,40(06):22-32
作者簡介
陳麗麗(1976-),女,中共營口市委黨校,圖書館專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