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躍君+劉國霞
【摘要】目的 評價替羅非班對伴缺血性J波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心電圖的影響。方法 將60例12 h內發生的伴缺血性J波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并進行急診PCI的患者分為替羅非班治療組和非替羅非班對照組,療程24~48 h,視察缺血性J波、ST-T的變化、MACE和心律失常是否在圍手術期心電圖發生情況。結果 治療組∑ST手術后24 h內下移增加明顯大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手術后2 h內回落較為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手術后2 h內治療組J波全面消散,與對照組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心電圖上的缺血性J波可利用替羅非班來改善,預防惡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發生,減低圍手術期的死亡率。
【關鍵詞】心電圖;替羅非班;J波;ST段
【中圖分類號】R54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7.21..02
心電圖檢查不僅能確定有無心肌梗塞,而且還可確定梗塞的病變部位、范圍以及演變過程,診斷具有很高的準確性。心肌嚴重缺血致使復極異常指標出現的原因是缺血性J波,然而缺血性J波與惡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發生有著很重要的關系。血小板聚集的原因為,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體拮抗劑替羅非班效力于血小板聚集的最后共同通路,導致血小板與凝血因子結合而形成。臨床上表明,早期應用GPⅡb/Ⅲa受體拮抗劑可改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療效果和預示,目前對圍手術期缺血性J波是否被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診介入的影響新聞報道很少。本次試驗的目的在于評價替羅非班對伴缺血性J波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診是否介入治療圍心電圖的影響以及對近段時間的預示進行有效評估[1]。
1 資料與方法
1.1 入選標準
采用2015年收治伴有缺鐵性J波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并對皮冠狀動脈中介入治療(PCI)成功的住院患者進性對比研究。
(1)伴有缺鐵性J波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診斷標準12 h以內出現急性胸痛,心肌標志物CK-MB≥2倍以上,肌鈣蛋白T>0.1 μg/mL以上,并具有J波形成ST段抬高的特征出現。判斷J波的標準必須具備一下4點:(1)J點升高,J波的產生;(2)J波和提升的ST段顯著且容易辨認或者T波升高后相結合,還需呈現出弓背向下升高;(3)2個級以上的導聯存在著J波;(4)QT期間正常(≥360 ms且≥450 ms),可有T波高尖。
(2)檢測標準
用TP段作為ST測量等電位線,在J點后20 ms至等電位線的間隔作為ST段值,以mm為單位。ST段其實之間的交點和QRS波群的終點判決為J點。
(3)排除標準
如以下任意一項符合即可排除掉:溶栓藥在PCI手術前使用治療;心電圖伴有完全或不完全性束支傳導阻滯;糖尿病患者及電解質紊亂[2]。
1.2 分組及處理
選用60名患者為例,很據患者替羅非班是否用藥,將60例患者分為替羅非班藥物治療組30例,非替羅非班藥物對照組30例。
1.3 手術方法
兩組在進行手術前服用阿司匹林和玻立維各300 mg,經過股動脈穿刺插入6F動脈鞘管,經過動脈鞘管注入肝素3000 U,選用常規體位冠脈造影,來鑒定靶病變血管之后進行PCI治療。手術過后給予患者低分子肝素鈉5000 U,5天的皮下注射每隔12 h/次;口服阿司匹林100 mg/天、每天
75 mg的氯吡格雷。除了推注常規的肝素之外,在冠脈造影及支架置入之前,治療組要按照藥品說明書規定的藥物劑量來給予替羅非班(10 μg/kg)3 min內進行靜脈注射,手術中以0.15 μg/(kg/min)及手術之后的靜脈注射維持24~48 h之間。梗死相關的血管由PCI處理;對照兩組的年齡、梗死的部位、性別、手術前∑J波及∑ST升高范圍、胸口疼痛發作至皮冠脈介入治療(PCI)時間以及心肌酶之間的水平都無明顯差異(P>0.05)。
1.4 觀察指標
(1)每位患者分別在急診皮冠脈介入治療(PCI)手術前記錄好12導聯心電圖的標準,檢測Ⅰ、zvL、Ⅱ、Ⅲ、zvF、V1~V6導聯J點及ST段升高的結果(∑J和∑ST).(2)急診皮冠脈介入治療(PCI)手術后心電圖檢測在2、6、12、24、48 h內ST段的幅度降低,∑ST回落等于手術前∑ST減去手術后∑ST。(3)急診皮冠脈介入治療(PCI)手術后2 h內觀察患者心電圖缺血性J波的消散的情景及J點的幅度降低,∑J回落等于手術前∑J減去手術后∑J。(4)觀察在手術過程中及手術之后的24小時之內患者室性心律失常所發生的情況。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對文中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數(%),例(n)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替羅非班對伴缺血性J波及J點和ST段下移增加的影響
治療組∑ST手術后24 h內下移增加明顯大于對照組(P<0.05),在手術后2 h內回落較為顯著(P<0.05)。手術后2 h內治療組J波全面消散,與對照組比擬具有統計學上有差異(P<0.05)[4]。見表1。
2.2 兩組MACE發生情況
治療組在住院期間無MACE發生,而對照組有1例再次發生心肌梗死,相比無明顯差異(P<0.05),擴大進一步研究統計例數,手術后的隨訪對統計例數有影響。
3 討 論
心肌嚴重缺血導致腹肌異常是缺血性J波的象征,急性心肌缺血與惡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產生有著緊要的關系,J波經常在急性心臟缺血事件中單獨出現,或者與ST段抬高同時出現都是心臟猝死的高危預警標識。替羅非班顯著升高介入治療成功率,圍手術期死亡率降低。目前治療伴缺血性貧血性J波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最可靠的藥物為替羅非班,替羅非班不僅能降低心肌缺血的損傷程度,還能夠增加術后∑J及∑ST的回落和幅度,使在早期缺血性J波就已消失,惡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發生概率在術中及術后明顯降低,改善微循環的狀況,使心肌梗死的范圍得到縮小,減少心肌損傷,試圖逆轉缺血性J波及ST段提升的離子流機制,預防惡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發生,減低圍手術期的死亡率。
參考文獻
[1] 唐 亮,屈 晨,張 曼。雙倍負荷劑量替羅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PCI在手術中的應用研究[J].使用藥物與臨床,2014,17(1):41-44.
[2] 蔣慶淵,陸 銘.替羅非班對畸形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伴心律失常患者心電圖的影響及近期預后評價[J].中國急救醫學,2015,35(s2):248-249.
[3] 劉 強,楊小梅,韓乾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電圖特征臨床分析[J].醫學與哲學,2015,36(16):32-34.
[4] 夏 敏,施亞明,吳春陽,等.急性冠脈綜合征缺血性J波與心律失常關系及替羅非班治療的遠期預后[J].海南醫學,2016,27(13):2099-21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