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國家層面和整個社會越來越重視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各高校的大學生創新創業工作也正在如火如荼的開展。高職院校圖書館作為培養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重要陣地,更應該主動作為,積極發揮其優勢條件,主動為學生提供創新創業服務,促進創新創業教育的質量提升。
關鍵詞:圖書館;創新創業;服務
1 前言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最早是李克強總理在2014年9月提出的,并寫入了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同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全面深化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構建全社會大力支持創新創業教育和鼓勵大學生創新創業的良好生態環境。不管是基于教師的科研創新、教學創新,還是基于學生的學習創新、個人成長創新,不管是大創新環境下的小創新,還是組織創新環境下的個人創新,這些都需要高校圖書館依托資源、設備、人才、技術等優勢,主動轉變服務模式,突出為大學生創新創業服務的職能和自覺。
2 高職院校圖書館服務創新創業存在的不足之處
2.1 高職院校圖書館自身對于創新創業的認識不足
很多高職院校圖書館以及工作人員對創新創業缺乏正確的認識,普遍認為創新創業應該是學院招生就業處的事情,應該是學院學工系統的事情,與圖書館無關,圖書館只需要每天正常開放就萬事大吉了。他們沒有充分認識到創新創業活動涉及學院各個部門,各個層級,需要全院參與、全員參與以及全程參與。高職院校圖書館作為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要陣地,必須依靠自身的資源和技術優勢,發揮應有的作用。高職院校圖書館應該加強與學院、企業、政府等相關部門的合作,收集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政策信息和相關資訊,整理給相關部門,并實時向學生推送。然而很多高職院校圖書館還局限于為學生提供文獻資源借閱服務,“一對一”的院系服務都流于表面,更別說主動與校內外其他相關部門聯系了。
2.2 高職院校圖書館藏書量不足,專業匹配度較低
按照2004年教育部頒布的《普通高等學校辦學水平評估方案》中規定,高職院校圖書館合格標準分別為60-80冊,但就目前高職院校圖書館的實際藏書量來看,普遍低于或接近合格標準,通過對官網公布數字進行計算,發現很多高職院校圖書館人均藏書量都在60冊左右。在館藏量不是很充足的情況下,在充斥著許多休閑娛樂、習題手冊、心靈雞湯等圖書的情況下,更談不上擁有很高的圖書專業匹配度了。再加上很多高職院校都是中專、技校、大專等合并升格起來的,本身的辦學條件和辦學經費有限,為了達到辦學水平,在追求館藏數量的同時其實就已經默許犧牲了藏書質量,以至于造成圖書結構不匹配、圖書利用率不高、圖書館吸引力不足。
2.3 高職院校圖書館缺乏良好的創新創業服務平臺
由于長期以來的觀念導致高職院校圖書館在創新創業教育中缺乏主人翁意識和責任意識,沒有積極思考如何利用圖書館現有的條件和資源為學生提供創新創業平臺,特別是在大數據的環境下,圖書館本來具備這樣的優勢,如優美的學習環境、良好的讀書氛圍、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寬裕的館舍結構,圖書館完全有條件為學生創新創業提供各種場所和培育基地,為學生搭建創新創業平臺。
3 高職院校圖書館服務創新創業的有力舉措
圖書館是大學生獲取知識和信息的主要場所,是培養優秀人才的搖籃,開展雙創教育不僅能激發大學生的創業熱情,樹立創業理想,培養創新精神,提高創業技能,還可以促進大學生自覺完善自身知識結構和技術技能,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圖書館只有正確認識到自己的地位和作用,把服務創新創業作為圖書館工作的一部分,作為每一個圖書館人工作的一部分,才能轉變觀念,主動服務于創新創業的全過程。同時,圖書館員因為擁有專業的文獻咨詢知識,可以主動為雙創教育提供專業服務,主動參與到學生的雙創教育項目,利用圖書館的資源和網絡信息,為雙創教育提供信息技術服務,多層次、全方位的培養大學生的知識轉化與應用能力。
3.1 提供創新創業文獻資源服務
高職院校圖書館在文獻資源建設中,要結合大學生創新創業的需求,不斷豐富圖書館的文獻資源結構,除了增加傳統的紙質文獻資源,還應特別注重電子資源和多媒體資源的開發和建設,充分利用數字圖書館和多媒體平臺,如移動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等,為大學生創新創業提供文獻信息資源保障。為了更好地服務于創新創業,還可以根據學生的需求,彈性補充文獻資源,豐富館藏結構;還應該開設文獻檢索課,讓學生掌握利用信息資源的本領,圍繞學生的創新創業項目,注重對大學生創業文化、創業意識、創業思維、創業精神、創業能力的培養,引導他們獲取知識和信息,引導他們主動參與技能大賽,參與創業實踐活動等等。
3.2 提供創新創業閱讀推廣服務
高職院校圖書館創新創業的氛圍直接影響著大學生創新創業活動的成效,應該把創新創業環境與校園文化建設融為一體,潛移默化地影響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行為。圖書館可以以閱讀活動為載體,把大一新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培育,大二學生的創新創業嘗試,大三畢業生的創新創業實踐三部分結合起來,貫穿始終,把創新創業的因子植根于學生血液。通過創新創業讀書活動,可以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創業意識;通過邀請創業成功的學生回校分享,這些身邊人的成功經驗,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和創業熱情;通過開展創新創業主題沙龍活動,思想碰撞出的火花,可以激發學生的創業靈感,提高溝通交流能力;通過開展創新創業教育講座,可以彌補學生理論知識的不足,鼓勵他們敢于嘗試和勇敢實踐。在這個過程中,可以有效的吸引學生走進圖書館,主動拿起書本,主動為自己的創新創業時間做好知識儲備。
3.3 提供創新創業平臺服務
高職院校圖書館在大數據環境下,一是要打造創新創業資源服務平臺,利用自身的技術優勢,把創新創業的政策咨詢、市場行情、精品項目、圖書資源、視頻資源、管理信息等整合起來,并針對學生的個性化需求,開展定制服務,總之,讓學生通過這個資源平臺,可以很簡潔快速的獲取自己需要的創新創業的相關信息。二是打造創新創業信息交流平臺,通過多媒體、自媒體,如QQ、郵箱、微信、微博、移動圖書館、BBS、LED等載體,主動把信息傳送給學生,學生們也可以在這個平臺交流自己對于創新創業的認識、創新創業項目的探討、創新創業實踐的體會等。三是打造創新創業空間,提供創新創業實踐基地,協同相關部門一起開展創新創業活動。創客空間的打造也體現了圖書館服務模式的創新和服務內容的拓展,滿足學生需求的同時,也是對圖書館服務質量提升的促進。
參考文獻
[1]張慶偉.高校圖書館為大學生創新創業服務的實踐探索.黑龍江畜牧獸醫,2017(01下) : 285-286.
[2]鄧騰彬,曹學艷,李雪梅,鄒潔,何堅. 高校圖書館在大學生創新創業中的角色與作用. 圖書情報工作,2016(6) : 19-22.
[3]肖艷梅.高職院校圖書館在大學生雙創教育中的作用.東方教育,2016(11下) : 47.
[4]陳麗娟.高職院校圖書館對接創新創業教育探索.職業技術教育,2012(5) : 57-59.
[5]曹君,丁思思.萬眾創新背景下高校圖書館與大學創新創業教育.繼續教育研究,2015(12) : 33-34.
作者簡介
肖艷梅,女,碩士,館員,主要研究方向為圖書情報學,主要從事文獻資源建設和全民閱讀推廣工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