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慧玲
摘 要 本文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對多數基層工會工作中存在的實際問題進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增強基層工會活力的應對措施。
關鍵詞 基層工會 活力 問題 對策
隨著電力體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國家電網公司作為國有大型骨干企業,也將面臨嚴峻的競爭壓力和巨大挑戰。同時,國家電網公司推進“兩個轉變”,建設“一強三優”現代公司的步伐全面加快,對構建和諧健康的勞動關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這種社會背景下,基層工會工作面臨著更多的新問題、新情況、新挑戰。那么,如何立足自身實際、有效激發工會活力,是基層工會一項需要深入、細致研究和解決的課題。
一、基層工會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對工會工作的作用和意義認識不足
一是存在民主管理“過時論”和“多余論”的思想。部分企業領導干部認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依靠職工思想已過時,讓職工參與監督企業改制會影響決策效率。二是存在工會工作“無用論”思想。持這種觀點的干部員工往往看到的是工會工作的表象和外在,狹隘地認為工會工作只是搞搞娛樂活動,看到的是個別員工為了參加活動耽誤了正常工作或業務學習,沒有洞察到活動背后帶來的團隊凝聚力的全面提升、專業協同能力的有效增強和員工精神風貌潛移默化的轉變。三是存在工會干部身份重疊問題。在企業改制過程中,為了壓縮編制,絕大部分工會干部是兼職,既是決策參與者,又是職工利益的表達和維護者;既是勞動關系的協調者,又是勞資矛盾的當事人。多重身份使之成為矛盾的“交點”。
(二)部分基層工會工作方法不能適應新形勢的需要
一是未能有效融入中心工作,出現“兩張皮”現象。存在我行我素、閉門造車的現象,嚴重偏離了黨政中心開展工作,未能有效踐行工會“開放、包容、服務、和諧”的工作理念,占用了干部員工的大量精力和時間,卻未能發揮融入中心、服務大局,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積極作用。二是出現了“唱高調”的形式主義做法。有的基層工會看到大家都在大張旗鼓地搞工會活動,覺得自己不能落后,在沒有考慮自身人員配置、整體素質、工作節奏的情況下,就盲目地、接二連三地開展“多種多樣”的活動,導致干部員工被動應付、疲于應付的不良局面,沒有達到預期的工作成效。三是服務職工水平不高。在宣傳發動上,群體性、針對性和層次性工作不到位,存在重視面上宣傳,忽視重點引導,重視整體動員,忽視個體關系等問題;在調查研究上,溝通協調不到位,缺乏對職工思想動態的深入分析,面對職工提出的多層次需求,對新形勢下如何發揮工會組織的作用思路不寬,對一些難點熱點問題研究力度不夠,職工喜聞樂見的組織形式跟不上。
(三)對工會工作開展過程及成效缺乏有效管控
一是思路雖好卻沒有落實到位。很多基層工會學習借鑒了先進的經驗和做法,也確實提出了符合自身實際的好創意、好思路,但由于過程管控不到位,落實執行過程中層層衰減,無法實現預期效果。二是工會工作過程中缺乏有效調整。有的基層工會不重視學習創新,與時俱進,不能準確研判發展形勢和工作重點的變化與轉移,在工作推進過程中缺乏靈活性和適應性。三是未能及時總結經驗做法。有的基層工會工作策劃不錯,成效不錯,但是不注意總結提煉,未能形成促進工作深化開展的典型經驗,難以深入推廣,產生更大的影響力。
二、應對基層工會工作問題的策略
(一)圍繞中心工作,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
充分發揮工會在促進企業穩定及和諧發展中的推動作用。融入中心工作,深入開展調研,針對不同性質、不同時期的重點工作,制定配套調研計劃,及時研究解決新情況、新問題。真正了解掌握干部員工對企業發展的期望與訴求,搞清楚“員工想要建設一個什么樣的企業”“員工現在最需要什么”等實際問題。通過建立職工訴求中心等措施,積極有效地協調解決職工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努力使工會成為職工群眾信賴的“娘家人”。發揮工會在企業文化建設和職工文化建設方面的引領作用。科學判斷自身的發展現狀,深刻領會中央、國家電網公司以及上級黨組的指導精神和方法步驟,并將這些大政方針與職工所思所想緊密結合,確定為職工文化建設的總體思路。幫助發掘、培養職工特長,組織興趣愛好協會,廣泛開展小型化、多樣化的文體活動,吸引和組織更多的職工群眾參與到文化活動中來,充分調動職工參與集體活動的熱情,切實改變職工對工會活動疲于應付的“包袱論”思想。充分發揮工會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引導廣大職工創先爭優。通過加大創新工作室建設力度,以創新工作室引領帶動群眾性經濟技術創新工作,努力把創新工作室建設成為“傳、幫、帶”的平臺。深度發掘職工先進事跡,建立多領域標兵模范評定機制,利用新聞媒體、光榮墻、員工風采錄等形式,大力宣傳先進典型事跡,營造良好的創先爭優氛圍。
(二)不斷完善工作體系,有效激發基層工會工作活力
第一,完善制度,規范管理。一是管理制度化。著力將工會組織建設、民主管理、生產生活等日常管理內容納入制度軌道,以行得通、指導力強、實用管用的制度將管理成果和成功經驗固化下來,使各項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同時,通過全局規劃、科學設定,以國網公司通用制度為準繩,結合實際,需要制定實施細則的予以配套完善,各項制度規定相互銜接、相互照應,科學、管用、有效。二是制度流程化。按照“簡潔實用化”原則,以制度規定為基礎,建立目標明確,簡單高效、環環相扣、過程清晰的流程體系。三是流程標準化。按照“職責到崗、明確時限、明確依據、模板統一”的原則,明確流程發布要求,細化文字書寫標準,統一流程圖繪制模板,確保流程標準實用。
第二,強化責任落實,嚴格執行。一是凡事有人負責。牢固樹立權責匹配理念,注重建立職責明確、責任清晰的工作機制。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必須堅決克服權力在手,想用就用、想不用就不用、想怎么用就怎么用的錯誤觀念和做法。二是凡事有人監督。在落實“八項規定”實施細則、工會經費管理等重點工作方面,健全監督工作機制,加強重點領域、關鍵環節和重要崗位的監督檢查,堵塞管理漏洞。通過不斷深化協同監督工作機制和審計管理,進一步明確職能部門縱向監督職責,細化標準、強化考核,形成自上而下、系統嚴密、管控有力的監督格局。三是凡事有人考核。進一步健全民主評價體系,把工作內容的具體標準、工作要求、方法步驟、運行過程等指標化、具體化、體系化,讓抽象概念變成具體的行為準則,突出定量考評,避免人為定性。
(三)堅持開拓創新,促進工會工作在新的環境中煥發新的生機
一是結合實際,統籌規劃。根據企業自身的實際情況,科學擬訂建工會近期和遠期工作規劃并定期滾動調整,確保工會工作開展與公司行政、黨委中心工作及時聯動、相互促進,做到忙時不添亂、閑時聚人心,努力使組織活動方式為企業的事業發展所需要、為職工所歡迎、為企業管理者所支持。二是創新載體,與時俱進。創新組織活動手段,充分利用網絡等新興技術載體,通過建立工會管理網站、網頁等,打破時間、地域、專業等的限制,組織職工通過網絡渠道學習、討論工會工作經驗方法,將制度學習內容融入業務知識、科技文化知識的學習中,實現會員之間的便捷交流。三是注重創新成果轉化。要注重工會工作成果的總結提煉,與管理創新、QC成果管理、各類文體活動緊密結合,經過不斷的探索與實踐,打造特色品牌,并通過網絡、電視、報紙、雜志等各類媒體加以宣傳,在打造亮點、樹立標桿上下功夫。
(作者單位為國網內蒙古東部電力有限公司物資分公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