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在全國的逐步建立和鋪開,醫院的人力資源管理也面臨越來越多的沖擊和挑戰,具體產生了哪些影響,醫院人力資源管理應怎樣應對及可能在哪些方面做出改變?本文針對以上問題展開思考并進行了簡要分析。
關鍵詞: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醫院;人力資源;影響
1 引言
人才培養工作是醫院人力資源工作的核心。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是培養合格臨床醫師的必經途徑,是加強和提高臨床醫師服務質量的重要環節,是提高臨床醫療水平的重要保障。通過對素質、能力等方面改善,能真正培養出社會所需要的高質量醫學人才全面提高醫療衛生服務水平。2015年我國各省(區、市)全面啟動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工作,預計到2020年基本建立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所有新進醫療崗位的本科及以上學歷臨床醫師均接受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人力資源管理體系是保證醫師制度建立和順利實施的重要支撐體系,涉及到培養對象的人事關系、管理機構和制度、經費保障、薪酬設計和管理、考核獎懲等方面內容,應采取積極的措施構建科學、完善、高效的管理體系[1]。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的建立對醫院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
2 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對醫院人力資源管理的影響
(一)增加了醫院人力資源規劃的難度
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使得培訓基地和派出單位雙方都不得不重新審視現有的人力資源規劃。培訓對象是培訓基地住院醫師隊伍的一部分,意味著培訓基地可支配初級勞動力的增加及工作量或多或少的分擔,另一方面要耗費部分中高級職稱帶教職工的時間和精力用于培訓學員,導致可支配中高級勞動力減少。因此,培訓基地在進行人力資源規劃時可能要側重中高級人才的培養和引進。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主要涉及派出單位的初級崗位人員。對于沒有培訓資質的醫院,尤其是專科醫院,外派醫師參加培訓無疑會造成醫務人員緊缺、人才梯隊不健全的假象,臨床科室人手不足叫苦不迭,人事部門招聘壓力大。一般醫師培訓期限為2-3年,而后才能轉化為用人單位真正的勞動力,培養期間的醫師是醫院衛生人力資源的后備力量。這就要求用人單位人力資源規劃要立足長遠。如何科學精準把握當前人員假性短缺與長遠冗余的平衡點是個新課題。
(二)人事檔案管理與學員脫節
受訓醫師為與派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的正式職工,人事關系受派出單位管理和使用,培訓基地完全不掌握學員個人業務檔案。培訓期間,人員管理同檔案管理分離,可能出現檔案信息更新維護不及時,材料歸檔不便利,入檔材料不完整,甚至派出單位與培訓基地資料交叉混亂等一系列問題,給學員個人檔案管理增加難度。
(三)人事管理更加復雜
首先,培訓基地與派出單位人事管理制度的差異性可能使對受訓學員的日常管理出現沖突點及對接不力。例如,學員考勤為雙重管理。根據規定,派出單位負擔學員基本工資及保險、公積金繳納等費用,入職所在科室及科教部門協同負責報送學員每個月考勤情況,人事、財務部門根據學員出勤情況兌現基本待遇。而實際上,學員出勤情況并不為派出單位相關科室準確實時掌握。其次,考驗培訓基地人事統籌管理能力,即統籌正常工作秩序與培訓目標的完成齊頭并進,統籌住院醫師培訓辦公室、科教部門、培訓執行科室等部門間的協調能力。第三,管理群體的復雜性要求管理方式多樣化。住院醫師群體來自不同的醫療單位具有分散性、專業性、流動性等特點,培訓管理辦公室同住院醫師進行信息溝通往往效率低,因此,開發利用好各種有效信息溝通渠道是完善學員管理的重要一環。
(四)派出單位存在人才流失風險
對于派出單位而言,長時間人員外流不利于管理,同時培訓效果也難于保證,且造成臨床一線住院醫師不足,影響醫院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2]。尤其是專科醫院,臨床和輔診科室的設置種類單一多從專科患者收治要求出發進行學科設置,自身學科種類少限制了通科技能的培訓,因此使住院醫師的通科輪轉受到制約,只能將住院醫師送到綜合醫院去接受相應培訓。受訓學員入職伊始便被外派,尚未接受系統的醫院文化熏陶,歸屬感不強,難免出現學員在培訓期間或者培訓結束后離職現象。這將給派出單位造成經濟和人才的雙重損失。
3 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對加強人力資源管理的啟示
(一)科學進行人力資源規劃
把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與單位內部管理制度相結合,把受訓學員管理作為醫院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重要方面,科學進行人力資源規劃,統籌評估醫院人力資源狀況,合理進行人力資源需求預測。
(二)爭創協同培訓機制,加強院院合作
一方面綜合醫院的派出科室要加強自身學科建設,明確培訓需求;專科醫院要加快由專科醫院向專科特色的綜合醫院轉型步伐。另一方面派出醫院或科室要積極加強與培訓基地的合作,爭創住院醫師協同培養模式,在提高培訓質量、滿足培訓需求的同時,緩解醫院用工緊張的局面。派出單位與培訓基地之間要積極謀求人事管理的溝通交流,確立定期、不定期溝通機制,互通學員日常管理、出勤情況,專人專責統計,培訓基地要設立住院醫師培訓專職管理部門。
(三)完善醫院規章制度,強化人才風險管理
醫院通過完善細化規章制度,在不違反有關法律法規的前提下明確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期間的責任和義務,要求學員自覺遵守院規院紀、圓滿完成培訓任務,設立違紀獎懲制度。同時,醫院要強化人才風險管理意識,制定并與學員簽訂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協議,要求學員培訓期滿后必須向派出單位履行一定的服務期限,否則退還培訓經費等。這樣,在一定范圍內盡可能約束受訓員工潛在離職意向,降低離職風險。對于培訓結業考核不合格造成的延長培訓成本,醫院可在培訓協議中事先聲明由本人負擔,實行考核積分制,以規避消極怠訓行為。落實政策要求,將參加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并考核合格作為臨床醫學專業中級技術崗位聘用的條件之一。
(四)加強信息化建設,實現信息共享
培訓基地可以采用電子化培訓考核方式,以節約人力、物力、財力。通過醫院辦公自動化(OA)管理系統和短信平臺發布信息,通過微博微信、各類會議、座談訪談等傳達培訓相關政策、通知通告。建立區域性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一體化內部信息交流系統,培訓基地登錄唯一帳號通過平臺發布和維護學員日常管理信息,派出單位也可以通過唯一帳號查詢反饋所屬學員情況,實現同步管理。
(五)注重醫院文化建設,形成價值認同
醫院在加強學科建設、人才引進、硬件更新的同時,要重視醫院文化軟實力的提升,塑造醫院核心價值觀,使參培人員形成歸屬感、認同感和幸福感。實行人本管理,在受訓職工最關心的薪酬待遇、自身成長、學科發展、自我價值實現等問題上下功夫。
4 小結
衛生事業承載著保障人民健康的重任,建設好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把好醫療人才準入關,是衛生行業人力資源建設的重要切入點,對衛生事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參考文獻
[1]李文慶. 專科醫師培訓人力資源管理體系研究[D].天津:天津醫科大學,2010.
[2]張珂,穆毅,等.傳染病專科醫院外科工作特性對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影響[J].中華實驗和臨床感染病雜志(電子版),2012,6 (5): 485.
作者簡介
劉春娣(1986-),女,漢,山東青島,碩士研究生,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專業,助理經濟師,主要從事人力資源管理、醫院管理工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