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水菊
作為我國現代大學制度建設的重要內容,“教授治學”是對歐洲現代大學發展歷史上形成的“教授治校”管理模式的延續和重建。對“教授治校”及“教授治學”的溯源和梳理是正確認識教授參與大學學術事務治理的重要前提,有助于立足國情推進高校治理結構的現代化建設。
1 “教授治校”溯源
在現代西方大學從歐洲中世紀大學、英國大學、德國大學而到美國大學的逐漸演化中,教授治校的理念逐漸形成并確立,因此在研究教授治校緣起時,學界不約而同指向了大學最早誕生的歐洲。
作為歐洲大學之母的巴黎大學,在“行會”盛行的中世紀, 通過與神權和王權的斗爭,建立了教師主導的“教師行會”,取得行會式特許權成為自治機構并走上了獨立自主的發展之路。教師行會可自行決定課程設置、教學方法、制定內部規則作為特許狀的補充條款,由此形成了最初的教師主導型大學,“教授治校”的傳統由此產生。
1254年,牛津大學成立87年后,獲得了教皇頒發的特許狀。其中規定了政府如何介入大學治理,社會如何參與大學治理,大學如何在適應社會發展要求并在保持大學自治、學術自由中取得平衡等事項。
1809年威廉·馮·洪堡在創建柏林大學時,將新人文主義的理想實踐在了柏林大學的教育改革中,成立了以講座教授為主的校務委員會,將教授作為學校管理者,并賦予其決定大學內部事務的權利,使“教授治校”理念不斷推進。柏林大學推崇“學術自由”和“教學與研究的統一”,在大學職能上與傳授已有知識的中世紀大學有了明顯的區隔,被視為現代大學誕生的標志。在《柏林洪堡大學章程》中,明確了學院制、教師等級制、教授會制、講座制、利益商談制,學術自由和大學自治由此成為現代大學制度的兩個基石。
1636年哈佛大學創辦時除了借鑒歐洲教授治校理念,還進行了本土化,創立董事會作為大學的設立者、辦學者、監督者。歷經300多年的發展,美國高等教育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與其堅持學術自由,實行”教授治校”密不可分。
2 我國高校從“教授治校”到“教授治學”歷史的演化
在我國現代高等教育發展中,最早倡導并踐行“教授治校”的是蔡元培先生。蔡元培先生在留德期間深受德國大學之啟發,回國后力推“教授治校、民主管理”理念。1912年,時任中華民國教育總長的蔡元培主持并頒布《大學令》,規定大學要設立評議會和教授會,實行教授治校。在出任北京大學校長時,蔡元培先生主持制定了《北京大學評議會規則》,成立大學評議會,讓更多的教授參與到了學校最高立法和權力機關;依據《北京大學各科教授會組織法》,設立教授會,讓更多的教授參與學校事務;依據《國立北京大學內部組織試行章程》,形成了由行政會議、教務會議、總務處構成的北大的內部權力機構,并將教授作為其主要成員。一系列建章立制工作使得教授治校理念在北京大學得以落地。
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從制度上進一步強化了教授在“評議會”、“教授會”連同“校務會議”在內的治理權,將教授治校發揚光大,開創了早期清華辦學史上的黃金時期。
1930年蔣夢麟出任北京大學校長時提出了“校長治校、教授治學、學生求學、職員治事”辦學方針,這是“教授治學”的最早提法。這一方針拋棄了蔡元培“教授治校”的理念,將學術事務和行政事務分開,使教授治校在中國高等教育史上成為了曇花一現。
3 發揮“教授治學”在我國現代大學制度建設中的關鍵作用
縱觀教授治學之緣起和演化進程,可以看出,教授治學發源于教授治校,二者既有聯系又有區別。“教授治校”其意指通過大學憲章或規程以及一定的組織形式,有教授執掌大學內部的全部或主要事務,尤其是學術事務的決策權,并對外維護學校的自主與自治[1]。教授治學作為一種基于“大學組織的學術性特征”而提出來的治理理念,其著眼點在于實現教授在一定程度上掌管學術事務,使教授成為規劃學術發展方向、配備學術資源、協調學術關系、評價學術成就的重要力量[2]。
2010年,我國《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首次以文件形式提出“教授治學”概念,并明確了要建立“黨委領導、校長負責、教授治學、民主管理”的現代大學制度。這表明,在現代大學制度建設中,教授治學是關鍵要素之一。筆者認為:在中世紀大學誕生之時,由于學科、師生數量少,學校規模較小,學校行政管理沒有完全從學術管理事務中獨立出來,教授治校有其產生的必然性。但高等教育發展到如今,大學事務管理、服務管理紛繁復雜,正如克拉克.克爾所描述的“多元巨型大學”一樣,純學術管理的特征已經不再,在這樣的背景下“教授治學”無疑是更符合現代大學特征的高校學術事務的治理模式。無論是教授治校還是教授治學,都強調了大學治理模式中最基本的要素——教授作用的發揮。因此,在我國現代大學制度建設中,“教授治學”不應當僅僅是對“教授治校”的照搬和歷史延續,更應該結合我國國情進行創新和本土化,真正推動以教授為代表的教師團體參與學術事務的決策和管理,與黨委領導、校長治校構成大學內部治理結構的一個有機整體,共同推進大學的現代化制度建設。
參考文獻
[1]馬曉春.西方大學“教授治校”理念理念及啟示[J].全球教育展望.2009,38(4):67-75
[2]別敦榮. 論教授治學的理念與實現路徑[J].教育研究.2013.(1):91-9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