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帆+趙華
摘 要:物料衡算是白酒生產中必不可少的過程,也是工藝優化改進以及設備采購的基礎。以年產量1000t白酒為例,對白酒生產過程中的原料和出酒率等進行物料衡算。在生產過程中,糧醅比1:4,糧曲比50:7,高粱每年用量893.46t,大米每年用量1340.1t,出酒率41.99%,蒸餾效率97%。
關鍵詞:物料衡算;固態生產;白酒
為確定原材料與目標產物之間定量轉化關系,需要在原料和產品之間進行物料衡算。通過計算原材料的消耗量,確定各種主要物料的采購、運輸、和消耗,并對生產過程中所需要的生產設備和勞動力定員提供依據。并通過計算各種中間產品、副產品以及目標產物的產生量,確定各階段物料的消耗與產生量,方便最終進行生產效益的計算。
1.白酒生產物耗計算
一、產品產量計算
(一)白酒原酒量計算
在報告期最后一班交班之前,經檢驗合格,辦理入庫手續的原酒產量稱為白酒原酒量。以混合量和折合量分別統計。折合量的酒精濃度均以體積分數65%進行計算,超過或低于65%的需要折算成65%。
經鑒定合格或雖未鑒定,但已達到預定技術及質量要求的新產品,均應計算在產量之內。
(二)白酒的商品量
白酒的商品量是指在報告期內最終出廠的成品酒。若企業利用自產白酒再加工另一種飲料酒,則只計算加工后的成品酒數量,不應該包括被加工的酒量。酒量的計算也以混合量和折合成濃度為65%的量分別計算。本設計商品量為1000t。
參考龍川酒廠實際生產工藝,蒸餾效率為95%,儲酒年損取1%,則有原酒產量在生產揮發、儲存、勾兌等過程中損失為100%-95%+1%=6%,故該廠每年生產65%(v/v)白酒的質量修正為1000÷(1-6%)=1063.83t。
即該廠每年應生產65%(v/v)的原酒1063.83t,才可滿足設計需要。
2 釀造用物料衡
2.1 高粱和大米
根據工廠實際操作經驗,每生產一噸65%(v/v)的白酒,需要用糧2.089t,則年耗糧食量為1063.83×2.089=2222.34t。
考慮到糧食粉碎磨耗、儲糧和除雜造成的糧損,損失按3%計,則修正耗糧量為2222.34÷(1-3%)=2291.1t。
故每年需采購糧食至少2291.1t才能滿足全年生產需求。
由生產工藝確定高粱和大米的比例為2:3,故其中所需高粱質量為
2291.1×2/5=916.4t,大米質量為2291.1×3/5=1374.7t
則每年需采購高粱至少916.4t,大米采購量至少1374.7t才能滿足全年生產需求,生產所耗高粱量888.9t,大米所耗量1333.5t。
2.2 大曲
本設計中,糧曲比為50:7,故全年大曲用量至少為:2222.34÷50×7=311.2t。
2.3 稻殼
稻殼用量大約糧食用量10%~15%,本設計稻殼添加量為13.5%,故稻殼年耗量為2222.34×13.5%=300t。
2.4 母糟用量
鑒于生產工藝的基礎,母糟用量大,且部分母糟循環利用,年平均糧糟比取為1:4,故每年母糟用量為2222.34×4=8889.36t。
3 出酒率
3.1 淀粉出酒率
即實際淀粉出酒率。該指標是考核原料中主要成分利用率的重要技術經濟指標。淀粉出酒率表示每100kg淀粉所產酒精體積分數65%標準白酒的質量(kg)。該值與淀粉利用率相等。
高粱淀粉含量:68.4%;大米淀粉含量:78.75%;母糟淀粉含量:9.9%;曲淀粉含量:54.36%
淀粉總耗用量=Σ(原料耗用量×原料淀粉含量)=高粱量×淀粉含量(%)+大米量×淀粉含量(%)+母曲量×淀粉含量(%)+母糟量×淀粉含量(%)
試中的淀粉總耗用量為原料、酒母料、曲料的實際耗用量,分別乘以各自含淀粉兩之積的總和。即含淀粉量在5%以內(包括5%)的原料的淀粉均計算在內,但不包括稻殼、高粱殼等輔料及酒糟。
3.2 原料出酒率
原料出酒率是計算淀粉出酒率的參考指標,故在填報淀粉出酒率時,應注明原料出酒率。其表示100kg原料所生產65%(v/v)的合格原酒的質量。
式中的原料總耗用量包括主原料、酒母料和大曲料。
4 每噸白酒的耗曲量及糧曲比
4.1 每噸酒耗曲量
即每噸65%(V/V)的白酒耗標曲量(kg)。
標準水分曲量,簡稱標曲量。通常大曲的含水量在15%以下,麩曲含水量在15%左右,各種成曲量應折合成標準水分為12%的曲量進行計算。
曲的標準水分以12%計,所用大曲水分11.4%。
4.2 糧曲比
或稱為糧曲比率或原料用曲率,指每100kg原料耗用的曲量(kg)。這里的原料量是指包括制酒主原料和酒母用料的原料總用量。
5 制酒原料用填充料率及噸酒耗填充料量
5.1 原料用填充料率
原料用填充料率(%)=用填充料量/投料量×100% =300/13645.3×100% =2.20%
式中投料量不包括酒母及制曲的耗糧量。
故生產每噸65%(v/v)白酒消耗填充料282.00kg。
第六節 發酵效率
6 蒸餾效率
酒醅或酒尾在蒸餾時,由于蒸餾設備和工藝的局限,以及在蒸餾后期酒精與水的共沸影響,不可能將酒精完全蒸出。除此之外,蒸餾出的酒在蒸餾過程中會出現酒精揮發現象,因此應計算蒸餾效率。在酒精生產中,蒸餾效率大約為98%。但白酒的蒸餾損失比酒精蒸餾略大。另外在測定酒精含量過程中所采集樣品時的代表性也較差,故酒醅的蒸餾效率存在一定誤差。
作者簡介
楊帆(1993-),男,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發酵工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