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超
《那就是我》是由我國著名作詞家陳曉光及著名曲作家谷建芬,作于1982年,由中國著名歌唱表演藝術家朱逢博演唱。這首歌曲,歌詞優美,像一幅淡雅而又略帶朦朧的山水畫。歌曲通過對故鄉的“小河”、“炊煙”、“漁火”、“明月”的綿綿思戀,對母親的傾訴情懷,把一個遠方游子的拳拳之心,表達了淋漓盡致。這首歌曲與其說是抒發了一種游子的鄉情,毋寧說是抒發了海外赤子思戀祖祖輩輩生息繁衍之地的深情,而歌中所呼喚的“媽媽”,也可以說是祖國母親的形象。下面先把歌詞展現出來
我思戀故鄉的小河
還有河邊吱吱歌唱的水磨
噢,媽媽 如果有一朵浪花向你微笑
那就是我 那就是我 那就是我
我思戀故鄉的炊煙
還有小路上趕集的牛車
噢,媽媽
如果有一支竹笛向你吹響
那就是我 那就是我 那就是我
我思念故鄉的漁火
還有沙灘上美麗的海螺
噢,媽媽
如果有一葉風帆向你駛來
那就是我 那就是我 那就是我 就是我
我思戀故鄉的明月
還有青山映在水中的倒影
噢,媽媽
如果你聽到遠方飄來的山歌
那就是我 那就是我 那就是我
1 歌曲分析
1.1 歌曲結構
這首歌的結構是三段體ABA。第一段,主題句“我思戀故鄉的小河”,旋律在中音區,悠揚自由的節奏,如泣如訴。這一句的句尾還有綿長的拖腔,它有一種感嘆的、思緒綿綿的語氣。這種如思如慕、如泣如訴的吟誦型旋律貫穿全曲,把歌詞的情景表現的十分充分。第二段,曲調是第一段的進一步發展。開始的地方:“我思戀故鄉的漁火……”,這一句八度的大跳,悠長的節奏和高音曲激蕩人心的旋律,表現了主人公對故鄉、對祖國母親的無限情思和動情的呼喚,這種激情在第二段尾部,隨著“那就是我,那就是我……”的歌聲,像不可遏止的江水,一瀉千里,奔涌而去……。高潮之后,又完整地再現了第一段。再現段感情更加深化,喃喃自語中略帶些凄楚,悠悠思緒里含幾分孤獨,這一切都使得主人公的眷戀之情更加真摯,感情更加深刻。最后的弱結束好像是主人公魂縈天外的綿綿情思,余音裊裊,讓人回味無窮。
1.2 主題輪廓化
在歌詞的結構布局中,最首要也是最重要的是歌詞的開頭,高潮、結尾等問題。但是,當代歌詞寫作理論認為:“在結構布局中,最首要也是最重要的不是開頭,高潮、結尾等問題,而是在一篇歌詞中,你用什么基本的事實材料來體現你的主題,這幾個方面的事實材料,就成為了你一篇歌詞的大體輪廓,也是歌詞的主要結構。”
這首歌詞分別用1、“水磨”、“浪花”、2、“牛車”、“竹笛”、3、“海螺”、“風帆”、4“倒影”、“山歌”等四組意象,從時間、空間一致的角度,渲染或重復“小河”、“炊煙”、“漁火”、“明月”等四個主題意象,不僅使歌詞的每個段落行文有了波瀾,而且使歌詞的思鄉主題變得異常豐滿。
1.3 主題層次化
在對歌詞的主題進行了第一次豐滿化及輪廓化以后,接下來就是第二次豐滿,即通過將輪廓化之后的主要材料層次化。什么是層次化呢?所謂層次,即內容的次序。而我們所說的層次化,就是歌詞的主題、主旨或中心具象化的那些材料或意象,進行有序化、結構化,從而達到歌詞主旨進一步豐滿化的目的。因此,如果說第一次豐滿——輪廓化的目的是達到“言之有物”,那么,第二次豐滿即層次化主要涉及的是主要材料或意象的安排形式,目的是達到“言之有序”。
當代歌詞寫作學理論研究表明:主題層次化的思維路徑,即典型材料層次化的思路大體有三個角度,一是按照時間順序層次化,二是按照空間順序層次化,三是按照邏輯順序層次化。有一些極特殊的材料即并列性材料,從理論上講似乎沒有層次化的必要,但在創作的實際過程中,仍有進行層次化的必要。
如何進行層次化呢?對一篇歌詞作品主題、立意的豐滿,其思維模型就是“渲染”與“反襯”,或“重復”與“對比”。這種“重復”與“對比”只有兩種形式:一種是空間化的重復與對比——即吸附、凝聚,另一種是邏輯化的重復與對比——即因果思維中的原因、背景、影響的分析、生成。所謂原因分析,就是對某種社會現象產生的原因的不斷追問、追溯;所謂背景分析就是對某種生活和社會現象所依存的社會背景、氣候進行分析;所謂影響分析就是對某種社會現象將會產生的功能、作用、影響、意義的連鎖反應的推斷。
歌詞《那就是我》為了突出游子思鄉的主題,詞作家將精心選取的四個意象進行了層次化:1.(我思戀故鄉的)小河;2.(我思戀故鄉的)炊煙;3.(我思戀故鄉的)漁火;4.(我思戀故鄉的)明月。顯然,這里層次化的主要依據表面看是空間,但實際上潛藏著的是時間的因素——從早到晚。
2 聲樂特點
在歌曲《那就是我》的音樂表達中美是以實在的“形象”而實際存在的。然而實際存在的感情,隨音樂中美的變化而不斷發生變化,進而產生不一樣的美。
谷建芬老師以優美的音樂旋律,通過對炊煙、漁火、小河、明月這四種意向的描寫使我們陷入了深深地情思里面。盡管歌詞通俗,曲調簡單,卻給人留下了遐想的空間。感情在音樂中的地位是不容忽視的。我們在歌唱的時候通常都是用歌聲表達歌曲的思想內容,表達我們所看見所感受到的一切事與物,這樣才能表現出不一樣的感情狀態,這就是感情狀態的最高境界。巴金老人在一本書中曾寫到:“最近聽人唱了一首歌曲:《那就是我》。那優美的歌聲經過我的耳畔、掠過我的心上,我的心就仿佛隨著它回到了我的童年,回到了我的故鄉。
歌曲的情感表現是歌唱者的演唱靈魂,是演唱藝術的精髓,沒有真實的情感,就不可能真正打動觀眾的心靈,點燃觀眾情感的共鳴。在歌唱中,“情”是歌唱藝術最基本的要素,歌唱不僅要求聲音準確到位,更要求完美的情感藝術表現。聲音是情感的表現,情感是聲音的依據,兩者相輔相成
在這演唱這首歌的時候,要求聲音位置高、氣息深厚悠長、強弱變化細膩,對聲音要有極好的控制力。這首歌是ABA三段體,A段舒緩深沉,B段旋律呈八度大跳以后一直在高聲區進行,聲聲撼人,為全曲的高潮,隨之歌曲又回到舒緩深沉的氣氛中,轉為A段的再現,最后在輕柔的旋律中結束,給人以無限的遐想。
“動人之音,莫大于情。”情為歌之魂,我們中華民族的審美觀念始終把情感的表達放在首位,因此,歌唱者首先要進行歌曲內容的情感體驗,把自己從歌曲中感受到的東西真實地歌唱出來,才能給予歌曲生命的活力。
3 歌曲的歷史性
雖然歌曲《那就是我》創作時間到現在為止只有三十幾年,但是,開始的確困難重重,在80年代人們的階級觀念還是很強烈的,所以,這首歌當時被視為小資產階級,也接受了不同時間不同時代的考驗。從這首歌里我們不僅體會到詞作者在創作時所融入的感情,也體會到了兩位詞曲作者內心的真正情感。
《那就是我》在我國藝術歌里的地位較高,被視為20世紀華人經典之作。不僅被好多藝術家演繹,同時還被編進了教科書。作為一首男女高低聲部都可以唱的藝術歌曲,成為很多歌唱家演唱會的必唱曲目,深受人們的喜愛。但是在演唱這首歌的時候,光有聲音和情感是不夠的,我們更應該了解歌曲所要表達的內涵以及對意境的描寫,而且聲音的變化必須跟隨心境的變化而變化,這樣,演唱者在演唱的的時候,才能更好地表達歌曲,把思念的情緒引入到最深處。
歌曲的第一段和第二段的聲音雖然很低沉,但能讓聽眾感覺得到思念之情。第三段的高音出來就有一種讓人很揪心的感覺,這時如果演唱的時候表現不到位,不僅顯得沒有修養,還會破壞歌曲本身的意境,更會影響歌曲在聽眾心中的地位。只有不斷提高對藝術和文學的修養,才能把歌曲的內涵表現出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