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元祿
摘 要:古人說:“一言知賢愚”,意思是說,一個人只要開口說話,人家就知道你這個人有沒有智慧,有沒有本事了,也就是說,說話水準反映你頭腦的水準。有專家斷言,共產黨作為執政黨,目前遇到的兩大危機及執政的難坎,一道是自身嚴重的腐敗,一道就是如何應對網絡。可以說當前很少有什么東西能像媒體這樣讓各級領導感到棘手和麻煩。這是一個繞不開、躲不過、拖不得的話題。所以領導干部要積極探索與媒體溝通的有效方法。
關鍵詞:領導干部;媒體;溝通
近年來,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發展,我們的領導干部所遇到的挑戰,是如何在信息網絡高度發達,信息傳播極為迅速的新媒體時代,面對新聞媒體,要會說話,說好話。黨的十八大強調“堅持正確導向,提高引導能力,壯大主流思想輿論”。時代對領導干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增強新時期對新媒體的掌握和運用能力,亟需進行能力的更新和提高。
1 領導干部媒體溝通能力存在的主要問題
古人說:“一言知賢愚”,意思是說,一個人只要開口說話,人家就知道你這個人有沒有智慧,有沒有本事了,也就是說,說話水準反映你頭腦的水準。面對媒體領導干部怎樣溝通才能達到良好的狀態和目的。
1、態度不端正,思想認識不到位
在媒體十分發達的今天,仍然有相當大一部分領導干部與媒體打交道時,認為與媒體發布信息是上級領導的事情,不去考慮他,正所謂“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有一部分領導主觀地認為,媒體是政府管理的部門,要求一律正面報道,不允許對報道持任何批評監督意見,把輿情監督視為負面報道,這部分領導思想還停留過去僅僅是黨報黨刊、電臺、電視臺。現在互聯網、手機等成為人們獲取信息、傳播文化的主要渠道,新興媒體上人人都可以發布消息、人人都有話語權。很多領導也在學習,但重視不夠。他們認為網絡上與手機上傳播的信息不真實,不可靠,缺乏公信力,影響力自然比較弱,所以在輿論潛伏期他們不理睬、不處理,最后爆發了造成重大事件,釀成惡劣影響再來收拾為時已晚。當然還有一部分領導對消息媒體存在偏見,懷舊思想嚴重。不關注新興媒體,更是很少主動參與。
2、自信心不足,不適應媒體時代
領導干部在遇到蜂擁而來的媒體訪問時,會出現緊張、慌張或回避的心理,也就是面對媒體,面對記者,到底哪些話該說,哪些話不該說?我們的大部分領導干部不知道。所以時常發生領導干部面對媒體提問語無倫次,不知所云,甚至出現失態的動作和語言。
3、媒商修煉差,公共形象嚴受損
狹義的媒商是以媒介素養為核心的能力,特指人們與媒體打交道的能力。我們常常看到記者采訪某某領導時,無端拒絕和躲避,這屬于“行政不作為”,采訪人可以進行投訴和舉報。一些領導干部面對媒體態度強硬,毫不示弱,語言偏激,甚至刺傷記者,激怒記者。一些領導干部出事了隱瞞不報、不說、不公開,或者說假話,說謊話。一些領導干部就“拖”,拖到后面實在沒有辦法了就“推”。面對媒體記者,或推給上級,或推給下級,或推給左鄰右舍或其他部門,或責怪百姓素質低,表現出一副無辜的神態。
2 分析領導干部面對媒體“本領恐慌”的深層原因
自信源于你的付出,對某一事物表現了恐慌和力不從心其實就是沒有用心去了解和深入的分析。領導干部面對媒體感到棘手,就是主觀上沒有認識到媒體的影響力,更沒有主動提高自身的媒體素養和能力,當然面對媒體時就會出現心理準備不足。輕者會說錯話,重者會有損黨的形象。
1、沒有意識到不“善待”媒體的危害
隨著信息的全球化趨勢,互聯網等新媒體在當今信息化的社會中日益發揮著獨特的作用,在這個人人都有話語權的新媒體時代,社會管理和行政管理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不“善待”媒體,就會降低政府公信力,增加政治成本。媒體是把雙刃劍,既有積極正面效應,也有消極的反面效應。“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網絡媒體對于負面新聞具有很強的匯聚效應、放大效應和擴展效應,很容易使分散問題匯集成焦點問題,局部問題放大為全局問題等。不“善待”媒體,就會危及社會穩定,增加維穩成本。在社會轉型的背景下,維護社會穩定的任務十分艱巨,維穩成本不斷上漲,超過了對教育的投資。而其中很大部分成本要歸咎于一些地方政府、官員不能很好地與媒體溝通引起的,現在的危機事件,很大程度上就是媒體網絡危機事件。
2、媒體素養和能力比較薄弱
習近平同志在中央黨校講話時強調,各級領導干部要努力提高同媒體打交道的能力,并將其作為當前領導干部要努力提高的六個方面的能力之一。當今時代,輿論形勢、輿論格局已發生了深刻變化,而我們的領導干部對網絡輿論沖擊缺乏應有的基本素養,容易滋生輿論失控的結果。一部分領導干部缺乏基本的媒介素養,他們要么是剛剛走向工作崗位的年輕公務員,在學校很少有機會與媒體溝通,又沒有參加正規的與媒體溝通的技能培訓。要么是基層年齡偏大的干部,學歷不高對新聞缺乏基本的認識;另一部分領導干部政治素養不強,在與媒體打交道中,領導干部必須具備一定的政治素養,因為在交流和溝通中代表的是組織和機構根本觀點和立場。作為領導干部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政治敏銳性,不要被媒體牽著鼻子走,陷入被動應付的局面;還有一部分領導干部人文素養不夠,很多干部在與媒體接觸過程中,一開始都知道哪些該說,哪些不該說,結果面對媒體的提問,準備不充分,很多該讓老百姓知道的沒有說,居高臨下的態度和失當的言語,傷害了媒體和大眾的感情,造成極壞的影響,無法展現出領導干部的文化素養,政府的公信力也得不到有效的體現。
3、對新媒體時代心理準備不足
新媒體時代,信息傳播速度的加快,領導干部還沒有從心理準備好怎樣接納和傳遞。也就是說心理層面還沒有做到,知己知彼。比如,把握好說話的分寸和尺度。應對媒體是領導干部政務公開應盡的職責。但當領導干部面對媒體時,注定代表的不是個人,而是政府與政策。面對的“記者”也不是個人,而是公眾與社會。一些領導干部就把應對媒體想象成說話滴水不漏、巧舌如簧,唯恐避之而無不及。相反一些領導干部應對媒體,嬉笑怒罵、調侃諷刺隨性發揮。endprint
3 領導干部媒體溝通能力建設的主要對策
有專家斷言,共產黨作為執政黨,目前遇到的兩大危機及執政的難坎,一道是自身嚴重的腐敗,一道就是如何應對網絡。可以說當前很少有什么東西能像媒體這樣讓各級領導感到棘手和麻煩。這是一個繞不開、躲不過、拖不得的話題。所以領導干部要積極探索與媒體溝通的有效方法。
1、充分認識與媒體溝通的重要性
在媒介發達的今天,忽視媒體就等于自我否定,學會和媒體打交道是每一個領導干部必須面對的新課題。領導干部要從過去的應對媒體、應付媒體轉向面對媒體、善待媒體,從過去被動式溝通轉向主動同媒體打交道,只有這樣才符合時代發展的需求。隨著政府職能的轉型,領導干部與媒體溝通是政府政務公開的必然選擇。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面對社會中各種突發危機事件的發生,領導干部與媒體的溝通顯得更加重要了。千萬不能使用媒體和公眾反感的語言,比如“無可奉告”、“明令禁止”。一旦出了問題不要企圖掩蓋事實真相,在一些地方不但防火、防盜、防記者,甚至把“防記者”上升到事關影響地方形象的“政治高度”看待。這一系列的問題都是領導干部沒有意識到與媒體溝通的重要性。
2、提高與媒體溝通的綜合素質
作為領導干部在新媒體時代,要想展示個人魅力,首先就要提高自己與媒體溝通的各項素質。第一,具有良好的媒介素養。就是要求領導干部充分認識新聞的基本知識和價值所在。培養自己面對新聞事件要有一定的敏感性,有一個基本的分析和正確的判斷。也可以通過參加特定的機構比如黨校的一些必要的實戰演練培養自己的媒介素養。第二,具備較高的政治素養。也就是要求領導干部面對一些政治現象要有一個正確的定位,要有政治立場、戰略眼光,在與媒體交流過程中展現出領導干部的政治敏銳性,提高發布信息的權威性,達到正確引導社會輿論的目的。第三,具備較厚的人文素養。領導干部在與媒體交往的過程中,要清楚面對的是廣大的人民群眾,一言一行都受到公眾的關注,要有親和力,不要居高臨下,官腔十足。
3、掌握面對媒體的一些基本技巧
抓好新聞工作這是新時期群眾路線的一種嘗試。領導干部與新聞媒體打交道,既不能拉關系、走后門,也不能敬而遠之、避而遠之,更不能不理不睬、無可奉告。應該把握住其中的規律,因勢利導,起到四輛撥千斤的效果。首先做到的是要真誠,不要激怒媒體,也不要被記者激怒,要沉著冷靜。其次掌握兩個規律。一是首聲效應。一是合聲效應。最后要學會回避答記者提問的技巧和變被動為主動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張迪 《增強青年領導干部與媒體溝通能力的思考》
[2]張振興 《基層領導干部的溝通能力提升方法探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