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曉華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總書記為中心的黨中央緊緊圍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站在黨和國家全局高度,對意識形態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深刻闡明了意識形態工作“為什么”、“干什么”、“怎么干”的基本問題,為做好新形勢下意識形態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和科學指南。
1 關于意識形態工作重要性的理論創新
總書記指出:“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歷史和現實反復證明,能否做好意識形態工作,事關黨的前途命運,事關國家長治久安,事關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深入理解、準確把握“極端重要”這一戰略定位的內涵和實質,就要著眼于“三個事關”,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鞏固黨的群眾基礎和執政基礎的高度,來認識意識形態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一是歷史的經驗。我們黨歷來高度重視和善于做好意識形態工作,在革命戰爭年代,我們堅信“槍桿子里出政權”,同時用“筆桿子”精神力量激發了人民群眾的革命熱情,最終取得了巨大勝利。改革開放以來,始終強調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手抓、兩手都要硬”。我們黨不斷發展壯大,領導人民取得革命、建設和改革偉大成就的一條基本經驗,就是用好意識形態工作這一政治優勢。如今,我們要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取得勝利,就必須在集中精力進行經濟設的同時,一刻也不放松意識形態工作。
二是現實的需要。總書記指出:“我們正在進行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是前無古人的開創性事業,前進道路不可能一帆風順,我們必須準備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偉大事業、偉大斗爭需要偉大旗幟引領。在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不同制度模式和價值觀博弈日益激烈的時代背景下,解答“如何續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篇章”的課題,首先要做好意識形態工作,在舉什么旗、走什么路、朝著什么目標前進的根本問題上不出偏差,更不能犯顛覆性錯誤。總書記強調,“一個政權的瓦解往往是從思想領域開始的,政治動蕩、政權更迭可能在一夜之間發生,但思想演化是個長期過程。思想防線被攻破了,其他防線就很難守住”。形勢越復雜、任務越艱巨,就越需要加強意識形態工作,筑牢思想防線。
三是未來的保證。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總書記指出,“實現我們的發展目標,不僅要在物質上強大起來,而且要在精神上強大起來”,“一個沒有精神力量的民族難以自立自強,一項沒有文化支撐的事業難以持續長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只有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都搞好,國家物質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強,全國各族人民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才能順利向前推進。我們必須集中精力把經濟建設搞上去,同時一刻不放松地抓好意識形態工作,增強國家的物質力量和精神力量,更好地滿足群眾的物質需要和精神文化需求,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2 關于意識形態工作的根本任務的理論創新
總書記指出:“現在,宣傳思想工作的環境、對象、范圍、方式發生了很大變化,但宣傳思想工作的根本任務沒有變,也不能變。宣傳思想工作就是要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兩個鞏固”進一步明確了意識形態工作“干什么”的問題,我們必須胸懷大局、把握大勢、著眼大事,找準工作切入點和著力點。
一是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總書記指出,“對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來說,最持久、最深層的力量是全社會共同認可的核心價值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同我們的歷史文化相契合,同正在進行的奮斗相結合,同需要解決的時代問題相適應,是全社會價值認同的“最大公約數”。要把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基礎工程,作為意識形態工作的戰略任務,切實抓緊抓好。要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豐富營養,延續中華民族基因和精神命脈,構建中國人的獨特精神世界。要通過教育引導、輿論宣傳、文化熏陶、實踐養成、制度保障等,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社會生活,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成為全體人民的共同價值追求。
二是服務“四個全面”工作大局。總書記強調,“意識形態工作一定要把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作為基本職責”。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總書記的黨中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布局,這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總方略,也是黨和國家工作的大局。意識形態工作要緊緊圍繞“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來開展,做到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要深化理論研究闡釋,講清楚“四個全面”的戰略布局是反映我國發展現實需要、符合人民群眾熱切期待的重大戰略思想,也是解決我們面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的科學理論指南,使廣大干部群眾切實理解和把握其深刻內涵和重大意義。要圍繞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既講“怎么看”,又講“怎么辦”,引導社會情緒,增進社會共識,凝聚社會智慧。要創作更好更多積極健康向上的文藝作品,增強全社會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精神力量,唱響時代發展的主旋律。
三是抓好重中之重。當今世界,互聯網是我們面臨的“最大變量”,直接關系我國意識形態安全和政權安全。要把網上輿論工作作為意識形態工作的重中之重,堅持正能量是總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完善互聯網管理體系,一手抓建設,一手抓管理,推推動外在“管網”向內在“治網”轉變,把互聯網建設成為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重要陣地。要加強網上信息研判,及時掌握網上輿論動態,在注重培養網絡寫作隊伍,創作更多網絡文化作品的同時,有效抑制網上攻擊滲透,使網絡空間清朗起來。
3 關于怎樣做好意識形態工作的理論創新
一是樹立意識形態工作的目標和原則。總書記明確指出,要把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和話語權牢牢掌握在手中,做好意識形態工作,必須堅持黨性和人民性的統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堅持團結穩定、正面宣傳為主。
二是明確意識形態工作的重點任務。總書記指出,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在哲學社會科學領域的指導地位,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魂聚力,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提供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和道德滋養;要尊重新聞傳播規律,創新方法手段,提高黨的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創作更多無愧于時代的優秀作品;要充分運用新技術新應用創新媒體傳播方式,占領信息傳播制高點;傳承和弘揚傳統文化的思想精華,對傳統文化進行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要增強對外話語的創造力、感召力、公信力,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闡釋好中國特色。
三是做好意識形態工作的根本保障。總書記強調,做好意識形態工作,必須堅持全黨動手,各級黨委要嚴格落實意識形態工作主體責任,黨委主要負責同志要站在第一線;要樹立大宣傳的工作理念,把宣傳思想工作同各個領域的行政管理、行業管理、社會管理更加緊密地結合起來,形成強大合力。
十八大以來關于意識形態工作的重要論述,是黨的意識形態工作理論的重大創新和突破,是適應國際國內復雜局面和艱巨挑戰、做好意識形態工作的科學指南,為做好新形勢下黨的意識形態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們必須堅定不移地以講話精神為指引,深入學習領會,努力做到學深悟透,融會貫通,不斷增強運用講話指導實際工作的自覺性、堅定性,使其成為指導我們做好意識形態工作的強大思想武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