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琳
摘 要: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人類的信息化時代逐步演變為“微時代”。“微時代”的發展為傳統的教學模式注入了新的血液和活力。為了創新傳統課堂教學模式,充分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微課”一詞應運而生,滿足學生個性化需求,利用通訊設備自由選擇感興趣的知識,創設了便利快捷的學習環境。“微課”憑借其便利、精煉、資源豐富等優勢已經逐漸滲透在教學應用中。高中歷史作為知識點較繁瑣的學科,非常適用于微課教學。
引言
隨著信息技術的日新月移,多媒體在高中歷史課堂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而以多媒體為依托的微課教學,作為一種新型的教育方式,正在改變著我們傳統的教學模式。微課在高中教學中的應用,尤其是在高中歷史課堂中的運用,更能符合新課標要求,體現學生是課堂的“主體”的教育理念。
1關于“微課”的概述以及設計原則
1.1概述
所謂的“微課”,其實質就是依托網絡信息技術錄制的針對某一學科的具體知識點或是具體教學內容的情景化微型教學視頻,是-種新型的教學模式,教學活動能夠完整進行,并能夠重復觀看,在網絡上同步。但是由于教學活動以及教學對象的不同,“微課”也具有多樣的內容形式,大體上分為提示啟發、知識點分析以及深入探究等幾種類型。
1.2原則
1.2.1評價標準
“微課'的評價標準其實就是微課的實用性,其設計應該能夠更好地幫助教師進行教學任務,使學生學習得更加透徹,并符合教學大綱的規定,合理地考慮到學生的認知能力,注重語言簡練精確,錄制畫面明朗清晰。
1.2.2明確教學內容
在前文中我們提到過微課的實質,其目的就是針對某一知識點進行系統的講解,所以在設計微課的過程中,-定要保證教學內容的明確性,以單一知識點為主線,以課程的基本教學內容為中心,切忌天馬行空,本未倒置。
2微課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
2.1運用微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運用微課進行教學,給學生開辟了一個新穎的學習局面。教師制作的微課可以上傳于網絡,供學生隨時學習。教師要考慮到學生對于網絡的好奇心,使學生認識到網絡是一種獲取知識的重要渠道,知識的學習不一定拘泥于課本,網絡不僅可以玩游戲,更重要的還可以獲取知識。在微課模式下,那種教師講解、學生被動學習的教學模式被打破,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教師要根據學生促進的興趣來進行微課的制作,視頻內容不但要新穎,還要充實,具有較強的吸引力。首先,情境的創設要富有懸念,有效進入課題。引入內容可以密切聯系生活,如生活中的現象與問題、學生感興趣的小故事、有趣的實驗等,導入的內容要與課題緊密聯系,并且要考慮微課整體時間短的特點,快速進入正題,力求微課感染力強,吸引學生注意力。其次,要注重核心內容的體現,可以運用微課創設情境,教師切忌講解太多,去除與主主題無關的內容。最后,要對語言、展示圖片等環節進行精心設計,要能夠引人入勝。例如,在教學前,就可以將微課傳給學生,引導學生通過觀看微課進行知識的初步了解,要求學生在觀看時提出問題,這些問題自身解決不了的,可以帶到課堂在小組內進行探究性學習與討論。這樣,教師就不用按傳統教學模式按部就班地講解知識,而是根據學生的問題重點引導與點撥,提高了教學的針對性。
2.2利用“微課”突破重點難點
“微課”應用于高中歷史教學的實際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微課”實現教學中重點難點的突破。在高中歷史的學習過程中,重點難點較多,這些知識通常都是高考的高頻率考點,也是學生提分的關鍵之所在。所以,在攻克歷史重點難點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制作“微課”,將知識進行分析講解,并傳送到校園網站之中,讓學生隨時查看,隨時學習。例如筆者在進行高三復習的時候,就將分封制與宗法制這一教學難點單列出來,作了一節“微課”,學生可以根據個人的需要,進行點擊觀看,同時,筆者還在“微課”中制作了幾張能夠明確體現宗法制內涵的趣味圖片,讓學生們更加快樂有效地進行這一知識點的復習,從而更好地攻克教學重點難點。
2.3巧用微課設置歷史教學情境
芝加哥大學教育系教育學教授本杰明·布魯姆強調,學習的最大動力是對學習內容的興趣。因此,教師應利用微課的生動性、靈活性和整合性,構建生動活潑的教學情境,將歷史教材中的靜態知識在視頻上進行生動形象的再現,進而拉近學生與歷史事件的時空距離,使學生得以在熟悉的生活化教學情境中調動思維、激發興趣。例如,在進行“北美大陸上的新體制”教學時,可以在課堂上播放2016年美國總統競選的相關視頻,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歷史事件,激發學習興趣。
2.4利用微課開展個性化學習
由于高中歷史內容較多而課時卻少,這就使得高中歷史教學節奏較快,因此,在相對有限的課堂學習時間中,學生難以完全掌握和理解所有歷史知識。而每位學生存在較大的學習差異性,導致傳統教學模式難以兼顧到全部學生的學習需求。因此,我們可以利用微課教學組織學生進行個性化學習,結合教學內容設計出多元化、個性化、多層次的歷史微視頻,從而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歷史學習水平和需要自主選擇[3]。學習水平較差的學生可以選擇鞏固型微視頻,而那些學習水平較高的學生則可以選擇提升型微視頻進行知識拓展。微課具有精簡化、碎片化特征,通過精心設計的簡短視頻,能將跨模塊知識“化繁為簡”,針對性地解決知識遷移難題;也可通過對模塊知識的精簡整合,構建起宏觀的知識結構,培養學生思維的聚合與發散能力。不論是周末在家還是課前幾分鐘,有針對性的微課學習都能對學生課文預習或綜合復習及能力培養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結束語
在高中歷史中應用微課,需要教師和學生的共同配合。教師在制作視頻時要精心設計內容,用有限的時間盡可能將視頻制作得完整生動。學生在視頻的學習中要提升歷史素養,養成自主學習的好習慣。要將微課的運用最大涉及到歷史教學,讓學生在微課中發現歷史的魅力。
參考文獻:
[1]黃麗榮.芻議微課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7(S1):504.
[2]陸成建.微課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新課程導學,2017(34):27.
[3]何麗瑤.微課能“翻轉”高中歷史課堂[J].考試周刊,2017(97):151.
[4]袁彥雯.微課在中學歷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7.
[5]顏中華.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微課的使用策略及誤區[J].新課程研究(下旬刊),2017(11):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