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德智
摘 要:21世紀,全球迎來了信息時代。信息可能帶來的巨大價值正漸漸被人們認可,它通過技術的創新與發展,以及信息的全面感知、收集、分析、共享,為人們提供了一種全新的看待世界的方法。在信息時代的背景下,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競爭加劇。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成為企業的重要目標。因此,隨著相對成熟的計算機技術的出現,很多繁重的體力勞動和簡單的腦力勞動將被取代。這意味大量的傳統的財會職位將會衰落,新的財會崗位將會誕生。會計人員的工作重點,工作模式和一些方法理念也將發生很大的改變。新時代的會計人員需要更先進的知識以及更優秀的自身素質。為此,就信息時代下財會的發展方向進行研究。
關鍵詞:
信息時代;財會發展方向;新財會職位;傳統財會職位;職能需求
1信息時代的特征
過去的用紙記錄信息,通過書本傳遞知識時代一去不復返,有了手機、電視、計算機、傳播速度加快,信息量增大,知識爆炸。世界走上了信息高速公路。
由傳統的工業導向經濟轉變為服務業導向經濟。隨著科技發展,工業生產效率不斷提高。然而人們對產品的需求卻沒有大幅度增加。相反,隨著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服務市場的發展潛力是巨大的。
更加強調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通過互聯網等,消費者的選擇更加多樣化,使得企業的競爭加劇。只有不斷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才能生存。
信息技術的發展要求人們有更強的學習知識、掌握知識、運用知識的能力。從數字處理時代到微機時代,到現在的網絡化時代,對學習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如果不能迅速、全面地掌握知識,將會在競爭中落敗。
虛擬組織的出現。所謂的虛擬組織的出現,導致項目大量增加。因此需要一些創新的組織手段和管理手段,特別需要加強技術、知識、溝通的管理。
全球經濟將成為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全球經濟將會成為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國際交流溝通和業務往來將變得越來越高效、便捷、便宜。國際文化交流,貿易往來,人才流動的范圍將進一步擴大。地球將真正地成為地球村。這意味著國際分工更加明確,競爭開始國際化。
出現柔性化,多樣化生產的趨勢。隨著科技的發展,生產能力的增強,買方市場的局勢逐漸明顯。過去的批量生產已經不能滿足高要求的消費者。只有實現以消費者為導向的柔性化生產才能最大限度地搶占市場。
復雜的腦力勞動投入比例增加。危險繁重的體力勞動和一些簡單腦力勞動可以交給機械設備和計算機等完成,既降低了人工成本也提高了質量。一些以目前的技術水平無法完成的復雜腦力勞動才能免于被替代的命運。
組織機構趨于扁平。隨著競爭加劇,最大限度的節約成本,提高效率和迅速地對市場變化做出反應將成為企業的重要目標。相對成熟的信息技術,使管理效率大大提高,因而每個管理者的管理范圍大大增加。這意味著傳統的多層級組織結構將會減少,取而代之的是簡單,適應性強,高效,低成本的扁平式組織結構。中層管理者將大量減少,組織內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信息的準確度將提高。過去以功能分工為導向的組織方式逐漸變為以流程導向的組織方式。
2信息時代給會計帶來的影響
2.1職位需求
低級財務會計淘汰,取而代之的是高級財務會計師。簡單重復的工作可由計算機替代,而對于復雜多變的工作電腦往往沒有人腦來得靈活。因為進行一項決策往往需要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結合。計算機可以整合龐大的數據,并進行數據分析,這屬于定量分析。但是計算機不能代替高級財務會計師對數據進行經驗分析。在很多情況下,經驗分析不僅能檢驗計算機數據是否符合邏輯,符合實際情況,還更靈活。當計算機出現故障時也不至于過于依賴計算機而使企業運作癱瘓。
2.2工作模式
目前中國有2000萬會計人員,其中28%失業,72%在崗會計人員,人均年收入不到4萬元。與此同時,我國大約有7500家小微型企業需要會計服務。令人慶幸的是,互聯網提供了解決這種供給的結構性過剩和需求缺口的矛盾的機會――在互聯網上建設會計服務眾包模式。
互通互聯的互聯網讓資源能夠有機會流動起來,完善資源優化配置。“眾包”(Crowd-sourcing)的定義是:“一個公司或機構把過去由員工執行的工作任務,以自由自愿的形式外包給非特定的(而且通常是大型的)大眾網絡的做法。”眾包模式是信息時代的一種重要生產方式。它通過有效利用資源的閑置產能,促進資源的有效配置,形成一種分散而又共享的一種經濟形態。
現在,眾包的理念并不陌生,國內外已經有了很多嘗試者。比如國外的Uber和國內的滴滴專車。它們將社會閑散的資源利用起來,整合到出租車市場上。有了相對成熟的信息技術作為支撐,這種眾包模式不僅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而且更加靈活,能滿足需求迥異的消費者,提供更好的消費者體驗。
一些中國企業例如SOHO會計(居家辦公會計)也開始嘗試使用眾包模式。其做法是搭建互聯網在線平臺。在這平臺之上,會計人員進行注冊、認證、考試及接單。會計人員的工作場所,工作時間和工作對象可以有自己來選擇。他們可以通過互聯網在線平臺查閱用戶賬單憑據、在線做賬、在線交付成果。對于大企業來說將以前內部員工做的工作交給外部人員做可以精減人員,降低用工成本,不失為一個好選擇。對于小企業而言,可以不設會計機構,也不用跑代理記賬公司,直接通過互聯網平臺就可完成財會工作,極大地提高了效率,增強了競爭力。
在信息時代的大趨勢下,只有宏觀把控環境的變化,不斷學習,不斷創新,才能保持職業的核心競爭力,跟上時代的步伐!
參考文獻:
[1]趙鵬飛.信息化對財會職業及其教育的挑戰[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2,15(1):67-68.
[2]王蓉.中專財會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成才之路,2012,(4):18-19.
[3]蔣永根.會計信息化條件下提高會計人員素質途徑探討[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