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王琪鈞 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 / 秦濤
金融聚力 扶貧“開門紅”
——羅甸信用聯社為脫貧攻堅注入強勁動力
文_王琪鈞 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 / 秦濤
羅甸信用聯社通過主動走入基層、服務窗口前移,加大流動服務、定時組織回訪,扎實深入調研、創新金融產品、強化結對幫扶、精準解決困難等多種手段,取得金融扶貧“開門紅”。
2017年是羅甸脫貧攻堅承上啟下、全面突破的關鍵一年,全縣6.8萬未脫貧人口亟待奮力“攻關”,新近脫貧的近1.5萬貧困人口亦需有效“夯實”。
羅甸信用聯社作為全縣金融扶貧的主力軍,在“脫貧攻堅·春季攻勢”中聚力迎戰、全力備考,通過主動走入基層、服務窗口前移,加大流動服務、定時組織回訪,扎實深入調研、創新金融產品、強化結對幫扶、精準解決困難等多種手段,取得金融扶貧“開門紅”。
“信用社為了給村民們辦理金融業務,把柜臺搬到半山腰上,現在開卡、轉賬不用跑那么遠的路了。”在距羅甸縣鳳亭鄉交吾村幾公里的半山腰上,群眾圍著農信社的助農脫貧流動服務站辦理金融業務,村民何香妹順利辦理完業務后,向正在排隊的鄰居們夸贊起來。
為什么要把流動服務站建到半山腰上?原因是鳳亭鄉交吾村地處偏遠,無法連接4G網絡,信用社工作人員帶著流動服務站輾轉多處,終于在半山腰上找到了有4G網絡的地方。“特殊條件特殊處理,怎么也得想辦法讓群眾及時辦理金融業務。”羅甸聯社茂井信用社主任王朝林說。
“脫貧攻堅·春季攻勢”期間,綜合考慮各基層社轄內行政村數量、交通便捷程度、人員聚居、網絡覆蓋等因素,羅甸信用聯社合理設定服務地點、時間和次數,要求各基層社每周進村開展助農脫貧流動服務不得低于2次,實現流動服務貧困村覆蓋率100%。
今年上半年,羅甸信用聯社流動服務站累計進村服務513次,辦理各項業務10348筆,交易金額2512萬元。
“流動服務站”作為貴州農信強化普惠金融的新載體,形成了集營業網點、貴州農信自助銀行、信合村村通和流動服務站“四位一體”的全方位、多功能農村金融大服務格局。同時,為了更好地為群眾服務,羅甸信用聯社借助“金融夜校+流動服務站”“信合村村通+流動服務站”模式,進學校、進企業、進商圈、進社區、進村組,著力解決轄區內群眾不方便或抽不出時間到營業網點辦理業務的問題,使流動服務站與柜面服務優勢互補、相得益彰。
不做“幕后掌柜”,主動走出“前臺”,羅甸信用聯社通過流動服務站深入鄉鎮村社、田間地頭……一方面著力延伸網點柜面服務觸角,積極填補“最后一公里”服務空白,將農村金融服務送到群眾身邊;另一方面根據羅甸縣建檔立卡貧困戶數據及時開展信用工程數據庫建設。
截至目前,羅甸信用聯社信用工程數據庫建設已全面完成轄內農戶建檔、評級、年審工作,評定信用農戶68203戶,授信金額37億元,戶均授信5.43萬元,農戶建檔評級面以及信貸管理系統錄入率達100%。
為確保基層的金融問題都能得到有效解決,羅甸信用聯社進一步組織了百名員工進行“大回訪”。今年一季度,聯社100名員工走訪轄內農戶16024人,其中貧困戶8653人;重點查擺“特惠貸”需求及已發放“特惠貸”資金使用和經營情況,結合村情民情,幫助解決“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讓貧困戶“貸得到、用得好、還得上、能增收”。
在“脫貧攻堅·春季攻勢”期間,羅甸縣信用聯社領導班子成員每月到掛幫網點所服務的貧困村進行蹲點調研,并通過精準回訪和干群院壩座談會等方式面對面了解基層情況。半年來,羅甸縣信用聯社堅持少聽成績、多找問題、不聽空話、多納實謀,及時掌握貧困村的金融服務需求和金融支持的可行程度。
今年上半年,羅甸信用聯社全面激活“信合村村通”,將“信合村村通”打造成為集基礎金融服務、業務產品推廣、農村市場拓展等于一體的綜合金融服務平臺,通過優化網點布局,開展金融業務及產品培訓,完善業務激勵機制,優先確保貧困村“村村通”活躍率達100%。目前全縣已建立“信合村村通”182個,實現轄內177個行政村全覆蓋,共辦理筆數131371筆,交易金額19308.23萬元。
“脫貧攻堅·春季攻勢”期間,羅甸信用聯社根據農戶種植需求,優先滿足購買種子、化肥、農藥等生產資料資金需求等,前6月各項貸款新增3.4億元,大力保障了春播春耕的順利進行。
為進一步做好脫貧攻堅工作,羅甸信用聯社積極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重點探索在“公司+農戶、專業合作社+農戶、村集體經濟+農戶”等模式中運用“特惠貸”政策,鼓勵和引導貧困戶參與縣內大旅游大健康和特色果蔬產業建設。同時及時協調縣扶貧開發局對“特惠貸”進行貼息,對貼息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時進行反饋并協調處理。截至目前,已累計協調兌現2017年第一、二季度“特惠貸”貼息560.18萬元,貼息面達83%。
為了讓好政策走進家家戶戶,羅甸信用聯社在基層做足“金融夜校”文章。截至今年6月,羅甸信用聯社共開展“金融夜校”1124場,受眾人數達22480人。
此外,羅甸縣信用聯社還扎實做好“結對幫扶”工作,通過走訪慰問,解決貧困和特困群眾的實際困難,為他們送去經濟援助、金融扶持業務和產品,結合金融角度算好產業賬和經濟賬。針對貧困戶子女,啟動“1+1”愛心育才工程,發動全體在職在崗尤其是中層以上管理人員結對幫扶50余戶貧困戶子女,其中縣聯社班子成員每人至少結對幫扶2名以上。
圍繞羅甸縣“5595”比武活動和“311”目標,以及省聯社、 南州審計中心大力推進金融扶貧的戰略部署,羅甸信用聯社組織實施了脫貧攻堅“5565”大比武活動,制定了2017年投放各類信貸資金23億元以上,其中“特惠貸”2.4億元以上,助推7個貧困鄉“摘帽”、35個貧困村出列、1.5萬貧困人口脫貧、群眾滿意率達到100%的目標。
為高標準完成目標,羅甸信用聯社制定了“比責任擔當,看是否做到主動作為;比路徑方法,看是否能做到事在人為;比工作作風,看是否做到傾力而為;比精神狀態,看是否做到奮發有為;比群眾獲得感,看是否做到大有作為”的“五比五看”比武內容,既講責任、精神、態度,又講業務、考核、創新,切實覆蓋了群眾生產生活過程中對金融服務需求的方方面面。
脫貧攻堅已經到了“啃硬骨頭”的關鍵時期,羅甸信用聯社始終牢記使命、突出優勢、銳意創新,始終將群眾的根本利益放在心頭,力爭在金融扶貧取得“開門紅”之后,再掀金融精準扶貧新高潮,為羅甸決勝脫貧攻堅、同步全面小康注入更強勁動力。
(責任編輯 / 哈文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