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劉建新
精準發力 實現鎮遠減貧摘帽
文_劉建新
鎮遠縣堅持以群眾為中心,以堅定的責任擔當和釘釘子精神,以強有力的措施,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2017年脫貧7000多戶26000余人,農村貧困人口發生率降到3%以下,全縣按國標實現減貧摘帽。
根據貴州省、 東南州的安排部署,鎮遠縣將在今年實現脫貧出列。為確保決戰決勝、如期脫貧,不讓一個貧困地區、一個貧困群眾掉隊,鎮遠認真貫徹中央和省委領導的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貫徹落實省、州脫貧攻堅戰略部署,堅持以群眾為中心,以堅定的責任擔當和釘釘子精神,以強有力的措施,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2017年脫貧7000多戶26000余人,農村貧困人口發生率降到3%以下,全縣按國標實現減貧摘帽。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精準是首要條件。脫貧攻堅,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之舉在于精準。鎮遠把精準要求全面貫徹到脫貧攻堅的各環節、各領域和全過程,通過建檔立卡、編制“口袋書”“明白卡”等措施,從地區的產業優勢、發展方向,到扶貧對象一家一戶的家庭情況、貧困原因、脫貧條件等都做到了心中有數、精確掌握。
始終做到扶持對象、項目安排、資金使用、措施到戶、因村派人、脫貧成效“六個精準”,通過統籌推進“五個一批”和專項扶貧行動,切實改善貧困人口生產生活條件,使扶貧工作扶到點上、扶到根上、扶到群眾心坎上。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增強內生動力是突破口。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是促進一個地方發展的重要抓手,也是激發群眾脫貧致富內生動力的關鍵。
近幾年,鎮遠將精力集中在高鐵、高速、城際快速通道等主要交通干道建設上,發展的動脈血管已經全部拉通。同時,針對農村基礎設施薄弱的情況,今年全縣將投入資金10.4億元,建設通組通寨公路1636.3公里,實現所有建制村村村通硬化路。再用一到兩年的時間,實現硬化路組組通、寨寨通,打通農村發展的毛細血管,激發農村發展內生動力。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易地扶貧搬遷是著力點。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是“一把手”工程,是脫貧攻堅的“第一炮”,是阻斷代際貧困的有效手段。
對此,鎮遠上下高度統一認識,2017年全縣搬遷4000人,2018年將搬遷3400多人,基本完成易地扶貧搬遷任務。為解決好“搬出來后怎么辦”的問題,鎮遠采取了強有力的舉措:
一是加強土地流轉,搬遷對象依法自愿有償將原有耕地、林地等生產資源向專業種養大戶、農民合作社流轉,增加財產性收入。
二是通過技能培訓勞務輸出、鼓勵能人帶動務工和獎勵支持等措施,對優先招聘和使用易地扶貧搬遷移民群眾的企業(個體工商戶),實施獎勵政策。
三是建立安置點固定資產經營機制,利用商業門面、停車場等優良資源,扶持搬遷群眾就業。
四是對有創業意愿并具備一定創業條件的搬遷對象,給予免費創業培訓等政策扶持,符合條件的給予5至10萬元的縣財政扶貧資金3年貼息貸款扶持。
同時在安置點組建搬遷群眾服務中心,達到“六有”標準,即有機構管事、有人員干事、有場所議事、有經費辦事、有設施做事、有制度理事。
通過以上措施,切實解決搬遷群眾長遠生計問題, 讓搬遷群眾一步住上新房子、逐步過上好日子。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加快產業發展是核心。脫貧攻堅的最終目標是農民增收致富,發展持續穩定產業是關鍵。對此,鎮遠面向在冊貧困戶大力實施產業發展支持政策,主要抓好“兩種兩養”,即種烤煙和蔬菜,養殖土雞、蛋雞和畜牧養殖等短、平、快產業扶貧項目,讓貧困群眾在最快的時限內實現增收。
同時,動員全縣所有民營企業、專業合作社積極申報脫貧攻堅基金項目,帶動貧困戶就業實現增收脫貧。
通過以上系列措施,確保貧困戶都能得到幫扶和項目扶持,實現穩定脫貧目標。
(作者系鎮遠縣委書記責任編輯/哈文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