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趙小菲
聚是一團火 散是滿天星
——遵義市匯川區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參與全國文明城市創建
文_趙小菲
遵義市開展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以來,匯川區充分發揚志愿者“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的精神,廣泛動員社會各界力量參與到志愿服務活動中,人人參與、人人奉獻、人人共享,久久為功,共創遵義美好未來。
遵義市開展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以來,在匯川區隨處可見穿著紅馬甲、戴著紅帽子、拿著小紅旗的志愿者,街道上、巷道內、網吧間、超市里、門衛室……一抹抹“遵義紅”格外搶眼。
“你好,這是創文宣傳單,請收下。”
“你好,這是市民文明公約,希望你支持創文。”
由匯川區委組織部牽頭,全區千余名機關干部堅持“每周一天義工行”活動,每周五下午3點至6點,在城區59個有統一標示標牌的志愿服務站點,對市民開展文明勸導、環境清掃等志愿服務。
目前,全區平均每天有68個文明勸導崗、255名干部職工同時在崗開展勸導;每周五有127個文明勸導崗、1500余人同時在崗開展勸導。“遵義紅”覆蓋了匯川的大街小巷。
為加大文明勸導力度,匯川區針對行人亂穿馬路現象比較嚴重的28個點位,招募了78名市民群眾志愿者,從上午8點到晚上8點,三班倒輪流開展文明勸導志愿服務。志愿者成員中,有兩城區市民,也有正在放暑假的大學生,目前后備力量已達150人。
“剛開始勸導時,確實遇到很多困難,但通過培訓,我們學到了不少勸導的方法技巧。”市民志愿者羅永婕介紹,“通過在勸導時學會換位思考,被勸者開始表現出對自愿者的尊重,自愿者做的事情讓他們感動,他們的轉變和尊重也讓自愿者感動。”
截至目前,78名市民志愿者已接受培訓4次,開展文明勸導1300余人次。
洗馬路街道仁和苑社區在文明創建過程中,1089名轄區“黨員義工”在11類黨員志愿服務崗位上參與社區服務,102名居民黨員作為樓棟信息員參與社區管理,20名社區“智囊團”成員成為社區志愿者隊伍中的“明星義工”,14位退休老黨員、老干部、老工人組成的志愿服務巡邏隊堅持義務巡邏10多年……
目前,匯川區各鎮(街道)、村(社區)及行業協會成立了180支志愿服務隊,建立社區志愿服務站60個,雁書·歸來、微笑小屋、春暖童心、七彩課堂、文明勸導、紅色義務宣講員等一批為群眾“量身定制”的社區志愿服務項目頗受群眾稱贊。
2015年,“匯川區義工協會”成立,不到3年時間,成員已發展至2000余人,其中有匯川區的市民群眾,也有其他縣市區的市民群眾,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紅城義工。
兩年多來,紅城義工用于項目運作和關愛幫扶的籌募資金已達30萬元,僅2017年以來受幫助人數就達400余人。
在遵義市全國文明城市創建進入攻堅之際,“匯川區義工協會”在申請的大連路、火車站等4個值守點位,每日均安排16人分上、下午時段進行輪流值守,參與人數達30余人。
同時,匯川區各中小學成立了“小小義務宣講員”隊伍,小小宣講員們深入“學生課堂”“家庭廳堂”“百姓禮堂”“道德講堂”開展文明宣講,號召大家講文明、樹新風。2016年至今,“小小義務宣講員”共開展義務宣講1260余場次。
此外,各中小學以“文明校園”在內的“五好校園”創建為抓手,紛紛成立文明勸導、環保衛士、少年交警等志愿服務隊伍,20000余人參與其中,開展文明創建活動共計1000余次。
“下一步,我們還將充分發揚志愿者‘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的精神,更加廣泛地動員社會各界力量參與到志愿服務活動中來,人人參與、人人奉獻、人人共享,久久為功,共創遵義美好未來。”匯川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趙薇說。
(作者單位:遵義市匯川區委宣傳部責任編輯 / 哈文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