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中日關系逆境中推進對日公共外交
——以日本立命館孔子學院為案例

2017-11-21 21:47:38范強張云
現代國際關系 2017年7期
關鍵詞:孔子大學

范強 張云

中日關系逆境中推進對日公共外交
——以日本立命館孔子學院為案例

范強 張云

緊張的政治關系被認為是中國對日公共外交不暢的癥結。作為中國公共外交的代表,孔子學院在日本也曾遭遇阻力,但最終成功存續。本文以立命館孔子學院為例研究中日政治關系逆境中如何開展公共外交,得出以下初步結論:第一,中日關系逆境并不必然導致公共外交失敗,通過與日方伙伴構筑穩固的合作關系,公共外交可以克服中日關系逆境成功存續;第二,推進對日公共外交應當注重對日方合作伙伴的篩選,避免由政府強力推進;第三,區別對待不同類型的孔子學院,采取支持或退出機制并用的舉措激發日方合作伙伴的積極性。

政治關系逆境 公共外交 立命館孔子學院 中日關系

[作者介紹] 范強,日本國立新潟大學博士研究生,主要從事公共外交、國家形象和東亞國際關系研究;張云,日本國立新潟大學副教授,主要從事東亞國際關系、中美日三邊關系和國際關系理論研究。

近年來中日政治關系持續低迷,中日之間多個公共外交項目都曾受到波及甚至被中止,緊張的政治關系被認為是造成中國對日公共外交不暢的“癥結”。*沈海濤、李永強:“中國對日公共外交探析”,《日本研究》,2011年第3期,第67~71頁。作為中國公共外交的代表,孔子學院在日本的發展也遭遇一定阻力。由于日本官方對孔子學院的較大疑慮,日本國立、公立大學拒絕開辦孔院,中方只能尋求與私立大學合作。日本孔子學院的發展呈現分化態勢,部分孔院一直被所在大學“邊緣化”處理,處于沉寂狀態,如早稻田大學孔院和愛知大學孔院;也有個別孔院,如立命館孔院憑借出色的業績三次榮獲“全球先進孔子學院”稱號。為什么同處中日關系逆境中,同樣由中國頂級大學參與創辦的孔院*早稻田大學孔院、立命館孔院均由北京大學參與設立,愛知大學孔院由南開大學參與設立。卻呈現截然不同的運營結果?本文以立命館孔院為例,研究如何在政治關系逆境中推進對日公共外交。

一、中日政治關系逆境與中國對日公共外交

近年來,由于歷史認識、海洋領土爭端等問題,中日關系一直持續波動,兩國國力對比的變化又在客觀上加劇了戰略競爭態勢,使得中日政治關系長期處于逆境,并導致國民感情惡化。具體而言,2001年至2006年,由于小泉首相連續6次參拜靖國神社,導致中日高層互訪中斷,兩國關系陷入持續的“政冷經熱”狀態,兩國國民感情也大幅惡化。據中日聯合民調,2005年中國民眾對日本有好感的比例為11.6%,2006年為14.5%,而2005年對日本沒有好感的比例高達62.9%,2006年這一比例為56.9%。2005年日本民眾中對中國有好感的比例僅占15.1%,2006年進一步下降至14.5%;而沒有好感的比例在2005年高達37.9%,2006年稍降至36.4%。*言論NPO、「第 12 回日中共同世論調査」http://www.genron-npo.net/pdf/160923.pdf.(上網時間:2016年12月1日)。兩國國民感情的惡化引發廣泛擔憂,兩國學者開始呼吁通過加強交流增進相互了解、改善中日關系。*中西寛、「必要な靖國問題の理性的分析」、「東亜」No.457、2005年7月、第2―3頁。添谷芳秀、「戦後コンセンサス」と近隣外交、「東亜」No.461、2005年11月、第2―3頁。岡部達味、「日中関係の打開へ向けて」、「東亜」No.461、2005年11月、第50―63頁。田島高志、「日中友好協力パートナーシップ如何に進展させるか」、「東亜」No.461、2005年11月、第10―14頁。張聲海:“公共外交與中日關系”,《當代亞太》,2005年第4期,第43~47頁;劉國華、李陣:“公共外交:實現中日關系和諧發展的根本出路”,《東北亞論壇》,2007年第2期,第90~94頁。在兩國國民感情亟待改善之際,公共外交再次受到重視,中國政府將其視為鞏固中日政治關系基礎的重要手段。

以人文、教育交流為主要內容的公共外交成為中國領導人訪日的重要活動內容。2007年溫家寶總理訪日行程中包含多項公共外交活動,例如會見日本普通民眾、訪問立命館大學并與青年學生進行互動等。*唐家璇:《勁雨煦風》,世界知識出版社,2009年,第51頁。2008年胡錦濤主席“暖春之旅”中同樣安排了多場公共外交活動,例如會見日本民間友好人士、訪問早稻田大學并與中日乒乓球選手進行互動等。*同上,第65~67頁。2008年5月,中日簽署聯合聲明,提到要“促進人文交流,增進國民友好感情”,“不斷增進兩國人民特別是青少年之間的相互了解和友好感情,有利于鞏固中日世代友好與合作的基礎”,為此雙方決定,廣泛開展兩國媒體、友城、體育、民間團體之間的交流,開展豐富多采的文化交流及知識界交流;持之以恒地開展青少年交流”。*“中日關于全面推進戰略互惠關系的聯合聲明”,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8-05/07/content_8123814.htm.(上網時間:2016年11月15日)。雙方也簽署了加強交流與合作的聯合公報,提出70項合作事項,特別強調要增進青少年交流、增加人文交流。此后,中日之間的人文、教育以及青少年交流活動蓬勃開展。以交流活動最頻繁的2008年為例,為落實“中日青少年友好交流年”,中國共組織100多個交流活動,其中不乏上千人的大型訪問交流活動。中日雙方還計劃自2008年起連續4年都實現超過4000人規模的青少年互訪。*“‘中日青少年友好交流年’日方閉幕式在東京舉行”,http://www.china-embassy.or.jp/chn//xnyfgk/t522105.htm.(上網時間:2016年11月15日)。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公共外交活動均由兩國政府直接發起,側重人文交流,尤其強調青少年之間的交流活動。兩國政府在推動上述人文交流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但是由于這些活動系由政府直接發起,使得公共外交難以避免遭受政治關系波動的影響,缺乏連續性。

2010年以來,中日政治關系再度陷入逆境。當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二,中日國力對比的逆轉導致兩國對彼此定位的微妙變化,這種戰略競爭態勢的加劇也讓學術界產生了“一山是否能容二虎”的爭論。*Michael Yahuda, Sino-Japanese Relations After the Cold War: Two Tigers Sharing a Mountain, London: Routledge, 2013.當年9月的釣魚島“撞船”事件和2012年日本將釣魚島“國有化”事件使得中日關系陷入谷底,兩國官方交流全面中斷,國民感情也急劇下降。根據“言論NPO”數據,2010年至2012年期間,日本民眾對中國有好感的比例從27.3%下降至15.6%,而不抱有好感的比例則從72%上升至84.3%。*言論NPO、「第 12 回日中共同世論調査」http://www.genron-npo.net/pdf/160923.pdf.(上網時間:2016年12月1日)

受到不利的政治關系、社會輿論環境的影響,中國對日公共外交活動也被波及,中日地方政府間以及民間的交流活動相繼被取消。據媒體不完全報道,僅2012年9月11~12日就先后有6項交流活動被相繼取消,涵蓋兩國青年黨政干部、商業、地方政府以及民間文化交流,甚至由中日友好協會舉辦的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紀念活動也因故取消。*“修復日中關系的機會遠去”,http://asahichinese.com/article/news/AJ201209240067.(上網時間:2016年12月1日);“日媒稱中國中止與日本官方交流 民間交流亦受挫”,《環球時報》,2012年9月12日。直到2015年,兩國間政府、政黨和議會交流才有所恢復,民間交流則出現“中熱日冷”的局面。雖然中國民眾掀起赴日旅游熱潮,但日本民眾對中國仍然缺乏興趣。例如,2015年日本公民入境中國人數250萬,較2008年大幅下降100萬。*“中日民間交流不應剃頭擔子一頭熱”,http://www.jnocnews.jp/news/show.aspx?id=85498.(上網時間:2016年5月1日)另外,與2008年相比,最能反映兩國交流熱度的大規模訪問團等交流活動一直中斷,直到2015年5月日本自民黨干事長二階俊博率領3000人訪華才得以恢復,但是這一交流團以旅游界商業人士為主,并非真正的日本民眾,而且這一活動在未來似乎難以常態化。政治關系的急劇變化使得由政府主導的中國對日公共外交遭受挫折。值得注意的是,雖然面臨上述政治關系逆境,但孔子學院在日本的發展似乎沒有受到明顯影響。

二、日本孔子學院面臨的阻力及發展概況

自2004年第一家孔子學院在韓國落成后,中國就積極推動在日本設立孔子學院,推廣孔子學院也成為當時中國駐日本使館的重要工作,這一重視態度體現了中國對改善中日關系的期待。*彭凡:《中國孔子學院在日本:文化說服戰略的推動》,臺灣東吳大學碩士論文,2015年,第4頁。由于政治關系長期處于逆境,作為中國對日公共外交重要組成部分的孔子學院面臨一定阻力。

首先,日本政界始終對孔子學院保持戒備心理,孔子學院難以獲得來自各級政府的支持。事實上,自2004年下半年以來中國駐日本大使館的工作人員就接觸日本文部科學省,希望與日本國立、公立大學合作建立孔子學院。但文部省以日本法律規定國立和公立教育機構不能接受外國政府資助為由,婉拒中方的合作請求。*匿名采訪,2016年10月。這一態度使得至今仍未有國立、公立大學接受孔子學院,中方只能轉而尋求與私立大學進行合作。

其次,日本媒體對孔子學院的官方背景始終懷有疑慮,孔子學院始終面臨不利的社會輿論。日本媒體對孔子學院一直持懷疑、批評態度,認為它是中國宣傳工具,*大高未貴、「中國の「工作機関」で活動するあの元老の曾孫」、「正論」、2012年12月號、第110-115頁。個別媒體甚至稱孔子學院為間諜機構、院長是中方間諜。*森茂詩音、『中國的公共外交與孔子學院研究——以日本的孔子學院為視角』、「アジア文化」(32),2015年12月,第119-127頁。

再次,私立大學對孔子學院的官方背景也持有普遍疑慮。中方最初的合作意向對象為慶應大學、早稻田大學和日本大學。這些大學的共同特征是學生人數眾多,位于首都圈,而且影響力大。中方希望未來的合作伙伴具有一定的社會影響力,將其打造為日本孔子學院的“招牌”,從而擴大孔子學院在日本的影響力。但是,這些大學以“我們有能力辦中文教育,而且希望按照自己的步驟來辦”為由婉拒合作。*匿名采訪,2016年10月。另外,設立孔院的私立大學也存在疑慮,個別大學內曾出現工作人員公開將孔子學院稱為“間諜機構”的事件。*「孔子學院「文化スバイ機関」発言 事務局長辭職求める 大産大」、「朝日新聞」、2010年6月8日。雖然事件以當事大學道歉、當事人被解職結束,但充分反映了日本大學內部對孔子學院的不信任感。

截至目前,日本共建立了14家孔子學院,由于遭遇政治關系逆境,這些孔子學院呈現出以下發展態勢:第一,發展進程明顯受到中日政治關系波動的影響。2005年下半年中日兩國出現改善關系的呼聲,2006年10月安倍開啟“破冰之旅”后兩國關系恢復,直至2010年9月中日關系再度惡化,這一時期共有12所孔子學院設立。而在2012年9月中日關系急劇惡化后僅有2家孔子學院設立。絕大部分建立在中國希望改善或鞏固兩國關系時期,而當中日關系再次惡化后孔子學院設立進程顯然受到了影響。

第二,部分日方大學對孔子學院運營態度消極。在當時的政治氛圍下,孔子學院在日本的發展速度在一定程度上成為衡量對日公共外交是否得力的標準之一。在中方機構力推下,一些日方大學“勉強”接受孔子學院。但是,由于日方大學缺乏積極性,大部分孔子學院在逆境中只能低調沉默,處于沉寂狀態。孔子學院通常位于校園內較為偏僻的位置或遠離校園,與教學單位保持一定距離;孔子學院的功能主要面向社會人士,并未融入所在大學教學體系。*彭凡:《中國孔子學院在日本:文化說服戰略的推動》,臺灣東吳大學碩士論文,2015年,第126~135頁。以早稻田大學孔院為例,早大最初拒絕開辦孔子學院。據早稻田大學教授天兒慧所言,由于“中國領導層的強烈要求”,早大才勉強接受孔子學院。但是孔子學院由行政機構主導,與學術部門聯系薄弱,又缺乏長期發展規劃,只是“專門研究知識的機構”。*同上,第133~134頁。在早稻田大學看來,這種“邊緣化處理”既可以向外界撇清孔子學院與早稻田大學的關系,也不會得罪中國政府,而早稻田大學孔子學院只是一個“無所謂的存在”。*童倩:“特寫:北美孔子學院風波可能蕩滌日本”, http://www.bbc.com/zhongwen/simp/world/2014/12/141206_japan_chinese_confucious-institute(上網時間:2015年10月12日)愛知大學孔院亦如此。2005年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負責人訪日期間向愛知大學提出設立孔子學院的建議。由于擁有雄厚的中國研究師資,校方并沒有充足的動力去創辦孔子學院,但是校方為了不得罪中國而勉強同意開設。*匿名采訪,2015年7月、2016年10月。愛知大學未將孔子學院納入校內教育體系,只是將其作為本已存在的成人語言教育項目的補充。在運營中,愛知大學孔子學院也刻意與漢辦保持距離,長時間沒有向漢辦申請資金,僅憑借語言教學的學費收入維持運營。*陸平舟:《孔子學院的漢語教學模式探索——以日本愛知大學孔子學院為例》,《南開語言學刊》,2007年第2期,第135~142頁。劉平、『從日本的現狀看孔子學院的發展』、「國研紀要」、2014年3月,第119頁-133頁。愛知大學教授馬場毅將其稱為“一個中國官方公認的中文補習班”,除了孔子學院的品牌以外,沒有得到任何中國官方的資源。*彭凡:《中國孔子學院在日本:文化說服戰略的推動》,第130頁。

第三,孔子學院呈現分化態勢,個別孔子學院發展良好。2007年,漢辦啟動了“全球先進孔子學院”評選,根據活躍度和業績對孔子學院發展狀況進行綜合評估,每年有20~30家孔院獲得這一稱號。截至目前,日本僅有5家孔子學院8次獲得這一榮譽,*獲獎孔子學院分別為:立命館孔院(2007、2008、2011),北陸大學孔院(2009),櫻美林大學孔院(2010、2014)、札幌大學孔院(2012)、工學院大學孔院(2013)。筆者根據2007-2016年度《孔子學院年度工作報告》匯總而成。其中僅立命館孔院就3次獲得。一方面,這說明日本孔院之間發展態勢不平衡的現實,個別孔院有較高的社會影響力,而其他大部分孔院運營效果不彰;另一方面這也凸顯立命館孔院在逆境中運營的成功之處。

三、立命館孔子學院的設立與發展

外方大學參與公共外交項目的決定性因素是對其自身利益的綜合考慮。具體而言,外方大學建立孔子學院的基本出發點是希望得到來自漢辦的資金,與中國機構建立聯系渠道。*李炅澤、『孔子學院のコントロール 強化のために用いられる內部メカニズム分析 : ブランド設定と 語學検定テストの役割を中心に』、「國際日本研究」 (3)、2011-03,第35-50頁;馬場 毅、『 中國の対外教育―孔子學院を中心に』、ICCS Journal of Modern Chinese Studies Vol.2 (1) 2010、第212-220頁;Amy Stambach, Confucius and Crisis in American Universities: Culture, Capital and Diplomacy in US Public Higher Education, New York: Routledge, 2014, p. 73; 李開盛、戴長征:“孔子學院在美國的輿論環境評估”,《世界經濟與政治》,2011年第7期,第76~93頁。但是,外方大學也對孔子學院的官方背景有疑慮,既擔心孔子學院會干預學術自由,也擔心被本國社會認為其以犧牲學術自由為代價獲得中國資金,影響社會聲譽。*Amy Stambach, Confucius and Crisis in American Universities: Culture, Capital, and Diplomacy in U.S. Public Higher Education, New York: Routledge, 2014, p.70.如果疑慮過大而利益訴求較小,外方大學可能拒絕設立孔子學院,中方很難促成合作。即使外方大學勉強接受,孔子學院也可能處于沉寂狀態。盡管也有外方大學由于利益訴求較大而表現出積極的合作態度,但他們同樣懷有疑慮,這就要求中方通過靈活的應對減少外方大學的疑慮。立命館孔子學院的設立過程就反映了這種邏輯。我們可以從立命館大學和中國駐日使館兩個角度考察這一設立過程。

從立命館大學角度而言,他們表現出較高的合作積極性,為孔子學院成功設立奠定了基礎。2005年初,該校華人教授周瑋生*立命館孔院設立后周瑋生于2006至2010年期間擔任院長職務。得知中方尋求設立孔子學院而未果的消息后,寫信建議校方抓住機會申請設立日本第一家孔子學院。*童斐:“孔子學院可持續發展——日本立命館孔子學院名譽院長周瑋生訪談”,《國際人才交流》,2013年第4期,第33~35頁。立命館大學看到了中方成立日本第一家孔子學院的迫切希望,也看到了作為“日本第一家孔子學院”可能帶來的益處,希望借助孔院招牌擴大在中國、日本的社會影響力。但是立命館大學內部也存在一定疑慮,部分人認為大學應當與設立后的孔子學院保持一定距離,避免被社會公眾認為該校成為中國的宣傳工具。根據筆者采訪,立命大的疑慮可概括為兩方面:其一,擔心直接設立由其他國家資助的機構可能影響立命館大學的辦學自主性。而且,當時孔子學院屬于新生事物,在日本也沒有運作經驗。*筆者對立命館孔子學院宇野木洋院長和武田龍馬事務局長的采訪,2016年10月5日,日本京都。其二,擔心中國政府不尊重當地伙伴。部分人認為中國政府對外政策的實施手法與對內政策實施手法差異不大,中國政府、漢辦在推進孔子學院的過程中可能過于自我中心,不替外方考慮。*同上。中方機構在部分孔院設立過程中的“強勢邀請”也在客觀上強化了他們這種印象。

從中國駐日使館角度而言,他們積極化解疑慮最終促成了立命館孔子學院的設立。由于連續遭遇拒絕,中國設立第一家孔子學院的努力一時陷入僵局。當立命館大學表現出合作意愿時,中方較為重視。在中國駐日使館工作人員看來,立命館大學具備一定的社會知名度,有成為孔子學院的資質,而且在懷有疑慮的情況下仍然表現出合作積極性,這就使得設立日本第一家孔子學院具備一定的可行性。因此,希望盡快促成合作的中國駐日使館工作人員采取靈活應對措施,并與立命館大學達成了獨立法人方案和命名方式共識。所謂獨立法人方案,即以“非盈利特定活動法人”(Non Profit Organization, NPO)方式設立孔子學院。依照這一方案,孔子學院作為獨立法人機構存在,這樣既可以在日本設立第一家孔子學院;又可以巧妙地回避立命館大學與孔子學院的關系,向社會表明孔子學院與立命館大學本身并不存在關系。因此,孔子學院的名稱沒有“大學”二字,僅以“立命館孔子學院”為名稱。2005年10月,立命館孔子學院最終成立。

立命館孔院設立后,漢辦主要通過以下三種方式鞏固了與立命大的合作關系:一是對立命館孔院給予積極鼓勵。2006年5月,漢辦對立命館學院進行實地考察并給予高度評價,認為其是“世界最好的孔子學院之一,是其他孔子學院的榜樣”。*王占峰:“愿成為中日交流的窗口和橋梁——記日本立命館大學教授周瑋生校友”,http://zuaa.zju.edu.cn/people/newsView?id=362.(上網時間:2016年3月20日)漢辦之所以做出上述評價,一方面是立命館孔子學院擁有良好的場館設施,位于立命館國際和平博物館內,硬件設施優異;另一方面,漢辦也希望將其樹立為日本孔子學院的“招牌”。這種積極評價體現了漢辦希望加深合作的態度。

二是對立命館孔院的運營提供實質性支持。漢辦對立命館孔院的發展提供實質性保障,激發了立命館大學的合作積極性。在設立之初,立命館孔子學院就曾經邀請時任中國外長李肇星、駐日大使王毅進行演講,并與東京大學、京都大學等主流學術機構進行合作,積極融入當地主流社會。對于上述活動,漢辦給予高度評價。同時,立命館大學也得到了更多與北京大學的交流機會。北京大學源源不斷地派出教員和專家學者,定期舉辦“北京大學講座”和中國文化講座,已在各地孔子學院形成了品牌。*張東偉:“北大的孔子學院為什么好?”,《人民日報海外版》,2008年1月18日。

三是不干涉孔子學院的運營。漢辦不僅沒有干預立命館孔子學院的運營,還鼓勵其根據自身特點開展活動。對于立命館孔子學院提出的各項活動申請和預算報告,漢辦都予以批準。雖然漢辦出席日本各個孔子學院之間舉辦的聯席會,但未對會議施加過度影響力,一直強調由聯席會議的成員發揮主動性。宇野木洋院長和武田龍馬事務局長將這種尊重當地合作伙伴的做法稱為“民主”*筆者對立命館孔子學院宇野木洋院長和武田龍馬事務局長的采訪,2016年10月5日,日本京都。。

穩定的合作關系為立命館孔子學院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立命館孔子學院在中日政治關系持續低迷的情況下仍然取得了優秀的業績。具體而言: 第一,運營機制發生轉變。立命館大學從刻意與孔子學院保持距離轉向將其并入校內機構,并承擔運營財務成本的較大份額(立命館大學承擔運營費用的60%,而漢辦承擔40%)*森茂詩音、『中國的公共外交與孔子學院研究——以日本的孔子學院為視角』。。立命館大學通過孔子學院加強與中國有關大學的交流,無形之中提高了在中國的知名度,“在中國獲得了更多資源”。*同上。但是,校方在合作過程中日益認識到孔子學院沒有大學的名字,使得大學獲得的收益有限,如果孔子學院成為大學的一部分對于大學來講更為有利。*筆者對立命館孔子學院宇野木洋院長和武田龍馬事務局長的采訪,2016年10月5日,日本京都。因此,從運營效益最大化角度出發,2011年立命館大學決定撤銷孔院獨立法人資格,將其作為校內機構并入大學國際課管轄。運營機制的轉變既有利于立命館孔院加強與立命館大學內其他教學單位的聯系,又拓寬了其與中國有關機構的合作空間。

第二,社會文化影響日益提升。立命館孔子學院先后開設東京課堂、大阪課堂,拓寬了學生來源,提高了社會影響力,并形成穩定生源。雖然2012、2013年期間由于政治關系的波動,學生人數曾有一定的幅度的下降,但是很快就穩定至每年700人左右。*同上。以2015年10月至2016年9月為例,共有729人次參加了82門不同的中文課程。*日本孔子學院協議會:“2016年度日本孔子學院協議會交流資料”,2016年10月22日,第1頁。另外,立命館孔子學院所舉辦的文化活動也已經常態化。以2015年10月至2016年9月為例,立命館孔子學院共舉辦“中國理解講座”10次,“中國古典文化講座”4次,“讀書會”5次等。*日本孔子學院協議會:“2016年度日本孔子學院協議會交流資料”,2016年10月22日,第1~3頁。這表明,即使中日政治關系不佳,只要中方能夠與日方的合作院校建立穩定的社會關系平臺,公共外交項目也可以避免來自政治關系波動的影響。

憑借上述出色的業績,立命館孔子學院也先后在2007、2008和2011年三次獲得“全球先進孔子學院”稱號,2014年立命館孔子學院還曾獲得“孔子學院開創者”稱號。而早稻田大學孔院和愛知大學孔院則始終處于沉寂的狀態,并未獲得上述榮譽稱號。

四、結論

經過上述案例研究,本文得出以下初步結論: 第一,由政治關系、社會氛圍所主導的“大環境”不佳,并不一定導致“小環境”也同樣惡化。本文案例中,雖然中日關系經歷低迷、改善、再次惡化的過程,但是依托中方與立命大建立的穩定的社會關系平臺,立命館孔院成功地規避了來自政治關系變動的風險,取得了優異的業績。因此,推行對日公共外交應當注重與外方機構的合作關系。

第二,推進對日公共外交應當注重對外方合作伙伴的篩選,避免將對日公共外交視為政治任務,由政府機構出面“強求”日方機構參與合作。運動式推進雖然進展快速,但是日方大學的勉強態度會限制未來公共外交活動提升的空間。本文案例中,立命大內部雖然有反對,但表現出積極的合作態度。在立命館學院籌備階段,中方認識到立命大的疑慮,認可了以“獨立法人”形式設立孔子學院,使得立命館孔子學院能夠成功建立。與此相反,缺少合作動力的早大和愛知大由于不愿損害與中國政府的關系而勉強接受孔院,但對孔院進行“邊緣化”處理,使孔院成為可有可無的存在。因此,在推動對日外交過程中,政府的助力是必要的,但過多的政府介入也會成為外方合作機構的負擔,因此應當保持有限度的政府介入。

第三,對待不同類型的孔子學院要區別對待,提升日方合作機構的積極性。對于有合作積極性的外方合作,中方需要通過溝通不斷增進外方的利益認同、降低他們的疑慮,從而鞏固合作關系;對于態度消極的孔院應當考慮建立、健全退出機制。○

(責任編輯:孫茹)

猜你喜歡
孔子大學
孔子請你加入群聊
“留白”是個大學問
你好,孔子
中國漫畫(2022年3期)2022-04-19 12:59:10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大學》征稿簡則
大學(2021年2期)2021-06-11 01:13:48
《大學》
大學(2021年2期)2021-06-11 01:13:12
48歲的她,跨越千里再讀大學
海峽姐妹(2020年12期)2021-01-18 05:53:08
大學求學的遺憾
午睡里也有大學問
華人時刊(2017年13期)2017-11-09 05:39:29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免费毛片| 日韩精品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日韩视频欧美一区| 自拍欧美亚洲| 国产欧美精品专区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分类视频分类一区| 国产极品美女在线| 在线观看免费人成视频色快速|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秋霞影院| 亚洲视频免费播放| 99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一级不卡毛片| 亚洲人成影院午夜网站| 婷婷伊人五月| 亚洲不卡影院| 亚洲无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视频免费一区二区在线看|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8| 网久久综合| 国产丝袜91| 看你懂的巨臀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波多野结衣第一页| 欧美日韩免费在线视频| 99青青青精品视频在线| 婷婷六月激情综合一区| 亚洲福利视频网址|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深田咏美| 日韩视频福利| 国产精品尤物铁牛tv| 99精品视频九九精品| 精品少妇人妻无码久久| 天堂成人av| 国产福利在线免费观看| 午夜国产小视频| 国产精品福利在线观看无码卡| 狠狠躁天天躁夜夜躁婷婷| 国产精品99r8在线观看| 国产特级毛片| 成人字幕网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v| 国产精品综合久久久| 日韩第九页| 制服无码网站| 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精| 91精品视频网站| 青草视频久久| 亚洲视频在线网|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97| 久热中文字幕在线| 欧美v在线| 国产精品粉嫩| 国产成年女人特黄特色毛片免 | 性做久久久久久久免费看| 日韩AV无码免费一二三区| 91在线激情在线观看| 日本午夜三级|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av| 伊人激情综合网| 波多野结衣一二三| 国产情精品嫩草影院88av| 成人免费视频一区| 欧美激情,国产精品| 国产在线一二三区| 亚洲日韩精品综合在线一区二区| 欧美影院久久| 99久久精品国产自免费| 欧美啪啪精品|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无码| 动漫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国产精品电影| 色天天综合| 国产成a人片在线播放| 一本大道香蕉中文日本不卡高清二区| 无码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观看 | 精品国产成人高清在线| 嫩草影院在线观看精品视频| 日韩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最新国语自产精品视频在| 国产最新无码专区在线| 欧美h在线观看| 美女国内精品自产拍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