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靜
攻堅克難不斷深化放管服改革努力開創全省政務服務工作新局面
文|王靜
2013年以來,海南省針對解決信息共享、審批不規范、標準不一致、自由裁量權大、審批環節多、審批系統多、基層技術力量薄弱等問題,積極探索“互聯網+政務服務”,以推行行政審批標準化和打造全省“一張審批網”作為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突破口,依托海南省電子政務外網平臺,著力推進建設覆蓋省、市縣、鄉鎮和村四級聯動的全省“一張審批網”,實現了網上審批和審批信息高度共享,為企業和辦事群眾提供公開便捷高效服務,確保了行政審批運行的標準化、程序化、規范化、制度化。特別是圍繞落實“最大限度減少行政審批、最大限度便民服務”要求,2016年省級出臺了32個改革文件。其中,省級重點園區極簡審批、減少審批申報材料、推行“承諾審批制”、“五證合一”登記改革、“審批一張網”四級聯動陽光審批、交易平臺大整合、政府采購全流程電子化等改革走在全國前列,特別是在重點園區推行“極簡審批”試點的經驗做法在國務院第三次大督查中受到通報表揚。
當前,如何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有關放管服改革工作部署要求,大力推行“互聯網+政務服務”,打造政務服務“一張網”,實現部門間數據共享,把實體政務大廳、網上政務平臺、移動客戶端、自助終端、服務熱線結合起來,實行線上線下一體化運行,讓政府服務更加親民,讓居民和企業少跑腿、好辦事、不添堵。省政務中心要以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和省委六屆十一次全會精神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重大決策部署,堅持問題導向,進一步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繼續深入推進放管服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抓好四個方面工作。
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工作是把“放管服”改革推向縱深的關鍵環節,是政務服務發展的創新升級,是解決群眾辦事難問題的重要舉措。要根據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的指導意見》和《海南省加快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工作方案》,依托海南省電子政務外網平臺和全省“一張審批網”,加強政務信息資源整合和互認共享,實現互聯網與政務服務深度融合,建成與國家平臺互聯、省級統籌聯動、部門協同的“互聯網+政務服務”體系。
一是升級全省“一張審批網”并擴大覆蓋率。加快升級全省“一張審批網”的功能,實現統一平臺、統一門戶、統一服務。積極與中央政府門戶網站、國家部委相關業務系統對接。省內實現與工商、人社、衛計、民政、藥監、測繪等部門業務系統對接聯動,統一身份認證,按需共享數據,爭取做到“單點登陸、全網通辦”;推廣微信、微博、移動APP、服務熱線等應用渠道,建立“微政務”服務平臺。繼續擴大“一張審批網”的覆蓋率,在省、市縣、鄉鎮全覆蓋的基礎上,繼續推進村(居)委會政務服務建設,力爭99%的村(居)委會建成便民服務站,并實現網絡寬帶化,90%以上已建成的便民服務站使用“一張審批網”,探索將“一張審批網”向產業園區延伸。
二是試點推行“一號、一窗、一網”服務。“一號”申請,就是充分發揮居民身份證號碼的代碼作用,作為唯一標識建成電子證照庫,實現群眾辦事“一號”申請;“一窗”受理,就是整合構建綜合政務服務窗口,建立統一的數據共享交換平臺和政務服務信息系統,實現服務事項“一窗”受理,就近能辦、同城通辦、異地可辦;“一網”通辦,就是建成網上統一身份認證體系,推進群眾網上辦事“一次認證,多點互聯”,實現多渠道服務的“一網”通辦,提高政務服務的便捷性。要按照“一窗統一接件、信息統一錄入、一窗統一發證”的“三統一”模式,探索在政務大廳設立統一窗口對外,所有事項均在統一窗口收、取件并錄入系統。政務大廳與審批辦,審批辦與單位業務處室,不同的審批辦之間實行辦件信息“內循環”,事項辦結后,由統一窗口送達,讓“數據跑路代替群眾跑路”。
三是推進電子證照庫建設,完善全省統一的電子認證服務平臺。加快推進電子證照庫三期建設,完成與海口市等電子證照庫系統互聯互通,分批向市縣推廣應用,實現全省覆蓋。發揮“全省統一的電子認證服務平臺”功能,實現行政審批、公共資源交易、工商、稅務、社保等電子政務中的“一證多用”,加大數字證書與電子證照、電子簽章的融合,提供完整的線上線下政務身份認證的服務模式,切實提高政府網上服務的效率和質量。
建設完善交易、主體、專家、信用、監管五大信息資源庫,實現全省共享互認;實現與海口、三亞平臺的互聯互通和數據共享;推廣儋州試點成功經驗,2017年底前完成瓊海、陵水、保亭、澄邁等有條件市縣的聯網子平臺建設。開發《海南省公共資源交易監管系統》,推行公共資源交易全流程在線監管。將相關法律法規要求融入監管系統各環節,利用信息網絡技術,采用全流程操作留痕管理,實現對交易主體違規違紀行為的預警和在線監管。推動公共資源交易全域電子化進程。實現土地使用權和礦業權出讓、海域使用權轉讓、國有產權交易電子化、網絡化。完成排污權電子交易系統開發,技術交易平臺上線運行。全面推廣政府采購網上商城,海南省政府采購網上商城試點任務完成后,向省級各預算單位推廣實施,并鼓勵各市、縣(區)積極應用,逐步實現全省覆蓋。
省審改領導小組已印發《2017年審改工作計劃》,各級政務服務中心要牽頭進一步細化工作任務,制定具體措施,確保各項改革工作有序推進、落實到位。一是推廣三個試點園區極簡審批改革經驗。向省人大報告試點園區暫時變通實施部分法律法規規定的18項行政審批試行情況,根據省人大決定,有條件、分步驟推廣到其他園區,促進投資建設項目加快落地,服務全省經濟社會發展。二是砍掉市縣、鄉鎮、村無法律法規依據的各種證明。堅決砍掉市縣、鄉鎮、村無法律法規依據的各種證明或蓋章環節。辦事部門可通過與其他部門信息共享獲取相關信息的,不得要求申請人提供證明材料。三是積極探索成立市縣行政審批機構。總結和推廣海口市高新區推行行政審批局的經驗和做法,發揮政務服務集合效應,創新審批方式,支持和推動海口、三亞、瓊海市和陵水縣成立行政審批機構。四是探索推進“九證合一”。在工商登記“五證合一、一照一碼”基礎上,推進“九證合一”。將新設立的涉外企業登記時依次申請,按照“一窗受理、內部流轉、同步審核、信息互認、多證合一”的模式改為一次申請。在工商部門統一核發的《營業執照》上,增加省公安廳、海口海關、海南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省商務廳等部門核發的《刻章許可證》《海關報關單位注冊登記證書》《出入境檢驗檢疫報檢企業備案表》《對外貿易經營者備案登記表》。五是推行個體工商戶“兩證整合”登記和簡易注銷。個體工商戶注冊時,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核發一個加載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的營業執照,稅務部門不再發放稅務登記證。做好個體工商戶簡易注銷試點。
繼續按照“三集中”的要求,加強四級政務服務體系建設,推動政務服務事項和審批服務職能全部進駐政務中心,切實完善功能、提升能力。要加快網上虛擬大廳建設,將實體政務大廳與網上虛擬大廳有機融合為全省“一張審批網”,形成線上線下功能互補、相輔相成、審批全流程公開的審批模式。省政務服務中心將繼續結合開展服務基層、服務企業、服務發展的“三服務”活動,加大巡查力度,加強指導工作,推進各級政務服務中心全面建設。
(作者系省政府副秘書長、省政務中心主任)
本文責編/鐘瑜 郵箱/zy200928@qq.com